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世家 《金秋科苑》2010,(20):138-138
地史学是研究地球演化的科学。要弄清地球演化的历史,就必须弄清地球历史中形成的一层层的岩层,而岩层中有大量的古生物化石,这些化石是地球演化的直接证据。所以,古生物学是研究地史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地史学是研究地球演化的科学。要弄清地球演化的历史,就必须弄清地球历史中形成的一层层的岩层,而岩层中有大量的古生物化石,这些化石是地球演化的直接证据。所以,古生物学是研究地史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有机地球化学是研究地质体中有机质分布、迁移、富集与转化的科学。生物死亡后的有机质演化及其地球化学过程均属其研究范畴。有机地球化学是当代地球科学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其发展壮大,与人类面临的能源、环境等问题紧密相关,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目前,有机地球化学已形成石油地球化学、环境有机地球化学和生物有机地球化学三个较稳定的研究方向。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9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研究的信息环境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藏高原研究涉及许多地球科学的前沿问题,目前开展的“青藏高原资源环境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具有多学科综合研究的特点。面对汹涌澎湃的信息化浪潮,研究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青藏高原的科学研究需要充分利用信息科学技术建立(青藏高原;信息环境;基础设施;资源;政策  相似文献   

5.
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地震、重力、形变、电磁等多种固体地球物理观测与研究,以及开展中高层大气和电离层多物理量的近地空间环境观测与研究。地球内部到外部空间的综合地球物理观测对认识地球本体和近地空间环境的结构、形成与演化,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规律及预警和预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不同尺度地球物理台阵观测资料,获得了郯庐—大别构造带多尺度结构、变形和孕震构造特征。基于近地空间环境观测数据,揭示了中高层大气与电离层的精细结构和变化机制。这些研究为区域地震监测和地震灾害研究、近地空间环境监测和空间灾害研究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地球是一个由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形成的地球圈层,这些层圈构成了地球巨系统。由于人类既是这些圈层长期演化的产物,又对这些圈层产生重要影响,人类社会已成为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圈。地球巨系统还与太阳系,甚至宇宙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转换,因而它是一个开放的巨系统。全球变化研究就是通过对地球巨系统各个要素变化的研究,对各要素相互关系的研究,以及对这个巨系统与其环境即太阳系、宇  相似文献   

7.
正有这样一个研究方向,它关注的对象是超大陆。虽然听起来离大众十分久远,但实际上它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开展超大陆研究相关工作,聚焦超大陆古地理位置重建与动力学机制及其与能源、环境、生命演化的互动反馈效应等前沿科学问题,不仅有助于人类认识地球演化过程中大陆地壳的周期性汇聚离散、发展板块构造理论、研究壳幔相互作用,也有助于理解地球演化过程中矿产和能源资源的形成机制与时空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8.
张闻  陈旭 《科学中国人》2023,(12):72-73
<正>浩瀚的宇宙中,各种元素都在不断地生成和消亡,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元素循环过程。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在起源时刻的高温和高能量环境下,仅有氢、氦等轻元素,它们为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基础。随着宇宙的演化,更多的元素通过恒星内部的核聚变反应而合成,从而丰富了宇宙中的元素谱系。而这些元素的同位素组成和分布对于理解宇宙和地球演化历史至关重要。那么,在浩瀚的宇宙中,  相似文献   

9.
余闻 《科学中国人》1997,(11):56-57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20世纪末,人类终于可以利用自己的手段来实验复制生物圈一号——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球。 根据科学推测,在生物出现之前,地球上只有岩石圈、水圈和气圈。经过漫长的演化,在太阳的作用下,地球上发生了化学和物理变化,开始形成生物,它能够在环境中聚集能量和生产更多的自身物。这一物质和  相似文献   

10.
安山岩的研究是目前火山岩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安山岩的研究结果,系统的描述了安山岩的分类、成因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安山岩的深入研究对了解大陆地壳的形成和生长演化及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岩浆岩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的关系及岩浆活动形成演化环境进行了研究,较详细阐述了区内侵入岩受后期构造应力作用,岩石发育次生节理、裂隙。节理以走向北西向及北东向两组为主,其中北西向节理为较早期形成,北东向节理为较晚期形成,且较北西向节理发育,并切割北西向节理。岩石中矿物颗粒分布均匀,无定向组构特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稳定支持,在以下5个前沿领域取得了突出进展:(1)地球生命史及地质时间框架研究,就“地球早期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及“鸟类起源”与“恐龙绝灭”领域的研究,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论文十多篇。(2)地球物质科学,在下地壳和上地幔流变学、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同位素与微量元素示踪和填图、地壳重熔与岩浆演化等方面取得了国际前沿水平的成果。(3)矿产资源与能源,成矿作用、成矿机制和成矿动力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找矿思维和找矿方法。(4)大陆动力学研究,建立了我国大陆岩石圈演化和动力学的整体认识,并形成了我国的优势。(5)地球表层系统演化及环境效应,黄土古气候研究位居世界前列。岩溶动力学与全球变化已取得世界瞩目的成果。地下水循环机制及人类对其影响,人类工程活动对环境影响,地质灾害机理及主要污染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等领域均取得创新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天文学和地球科学各自自成体系,已经发展了几千年。近二十年来,随着空间探索的巨大进展,形成了急速发展的新兴学科体系──空间科学。研究日地空间环境的性质,以及在空间环境中研究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并发展相应的技术,这就是空间科学涉及的领域。正是由于空间科学和技术的进展,不仅形成了在天文学和地球科学中都处于学科前沿的空间天文学和空间地球科学,而且把日地系统联系成一个整体,定量地研究各种事件的因果  相似文献   

14.
姚林林 《科技创业月刊》2012,(10):170-171,173
对埃塞俄比亚高原的地层演化历史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在该特殊演化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一套典型地层系统,同时结合Chemoga-Yeda水电工程分析了在该地层环境中水电工程的建坝条件。  相似文献   

15.
地球的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球及其大气圈的形成产生了生命,后者又影响了地球以后的演化,我们的未来在于解释它的地质历史。  相似文献   

16.
白杨 《百科知识》2009,(10):11-13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库尔特·康豪瑟尔研究小组最近发表研究结果称,在27亿年前地球上出现单细胞生物的时候,大气里的氧气突然增多。由此形成了地球环境中的“大氧化事件”,并促进了地表环境的改变和高级生命诞生。这是地球生命进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相似文献   

17.
侏罗纪/白垩纪之交东亚板块汇聚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侏罗纪/白垩纪之交东亚板块多向汇聚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侏罗纪/白垩纪之交的东亚板块汇聚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是一项具有全局性的重大研究命题,需要长期持续开展研究.侏罗纪/白垩纪之交是地球演化的重要历史时期,对这一时期的研究是国际地球科学前沿.在我国东部和东亚地区,该时期发生了太平洋、西伯利亚和拉萨-基梅里等多向板块汇聚和多向陆内造山、构造体制转换和矿产资源"大规模爆发"."燕山运动"大致概括了其基本内涵.通过侏罗纪/白垩纪之交东亚板块汇聚方式及陆内构造动力学过程的分析与恢复,建立深部过程-构造-地貌-环境的耦合机制,以及浅层构造对深层变化的响应模式,从理论高度,多角度重新诠释"燕山运动",恢复东亚汇聚构造体系,形成并提出晚中生代东亚大陆构造演化与地质环境转变的新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复旦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共同组织的“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第二次会议,于2004年12月11-12日在上海召开。出席本次会议有来自全国15家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领域共30余位专家学者,研讨了如何从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相交叉的角度探讨“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这一重大前沿科学主题。  相似文献   

19.
“自然选择”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思想。也就是生命被环境选择而逐步地更完善地适应环境。然而达尔文时代没有能够系统研究自然环境的演化变迁规律和趋势。因此也就不会了解生命被选择而演化的方向。近代科学逐步地明确了自然界的物质环境是从还原性向着氧化性的过度,于是生命也必然地在这种环境的变迁下被选择。环境演化的主因是氧化性能的增长在宇宙中,氢是最丰富的元素,氧是地球中分布最广最多的元素。在元素间的  相似文献   

20.
承袭Koka关于网络演化的研究观点,首先,研究创新网络如何在环境不确定性作用下通过战略多样性这一变量实现演化,分析环境不确定性、战略多样性和创新网络演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次,探讨在环境不确定性的规律性变化下创新网络的阶段性演化过程,将创新网络演化划分为形成、成长、成熟以及衰退四个阶段;最后,采用实证研究验证以上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