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相比于《十月·长篇小说》的再次平庸,本期的《作家杂志·长篇小说秋季号》却延续了《夏季号》欣欣向荣的气象。从封底硕大的半身立照(其余两位作家只有寸余的头像)推测,千夫长的《长调》应该是杂志着重推荐的一篇作品,因此也理所当然地坐上了头条。既然这位生长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的作家已有一部"长篇魔幻小说"《红马》,并据称"媲美《尘埃落定》",那么对于这部《长调》,读者自然有理由十分期待了。  相似文献   

2.
《教育》2008,(10):41-41
2000年,一部《三重门》,让韩寒成为80后最具传奇性的少年作家。 他少年得志,却中途辍学;他是畅销书作家,却又是追风车手;他天生好事,总是出言不逊。他是年少轻狂,还是自命清高?  相似文献   

3.
在男性作家那里,儿童视角更多的是一种叙事策略,而对于女性作家而言,儿童视角的选择是生命意识的自然流露。在小说中,男性叙述常与"民族"、"历史"等内容相关,而女性眼光却经常与"小孩"、"女性命运"相关。这两种不同的叙述视角,决定了他(她)们的小说具有"粗犷"与"温馨"两副不同的面孔。  相似文献   

4.
<文心雕龙>论述作家风格处颇多,而<才略>篇是其论作家风格的典范;其论作家风格涉及"才略"、"文"、"辞令华采"三大对象;其论作家风格重在论"各其善也",即论诸作家风格的突出点;其论作家论,或用比较法,或用"迭用短长"法;其论作家风格,多用隐喻性语辞.  相似文献   

5.
作家的位置--西方文论中"作家"观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方文论史的扼要历史回溯,指出作家在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并不是从来有自,它是浪漫主义运动高扬作家主体的产物。20世纪的新批评、结构———后结构主义文论对浪漫主义运动的这一"主体性"批评进行了深刻的反拨。新批评强烈反对传记式批评,认为这将导致"意图谬误"。罗兰·巴特提出了"作者已死",作家至高无上的地位遭到颠覆,语言上升为文学研究的主角。论文最后通过巴赫金对弗洛伊德无意识的"语言"改造,尝试在社会、历史、心理、符号的网络中给作家一个新的定位。  相似文献   

6.
"作家细读"是作家传记的着力点,甚至是其目的.传记作者通过"作家细读",对作家生平中有意义的但被历史叙述有意或无意遮蔽、擦除的"琐事"、"心事"的深度解读,从而揭示作家隐秘的心灵纹理以及情感脉络.注重作家细读的作家传记无疑构成了对文学史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文学青年》是1980年代诞生于温州的一份力图培养温州本地作者的综合性文学期刊,曾与《萌芽》《青春》《青年作家》并称为"文学四小旦",其创作群体不仅仅局限于温州当地的本土作家,还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作家、优秀作家。他们中有些在当时已经名扬国内外,有些则伴随着《文学青年》共同成长,成为新世纪中国文坛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创意写作的飞速发展,其倡举的培养作家之论,引发诸多质疑。对此,从创意写作的学科理念出发,提炼一个展现创意写作本体性命题的理论模型,是回应这些质疑的重要之途。基于这个模型,可以窥见创意写作在"作家"与"培养"这两方面都有新的发明,从而从学理上确保了作家培养的充分合理性。就"作家"的理解而言:在作家认识论上,创意写作更为理性、民主与普世;在作家身份论上,创意写作从授权论转向识别论,尤为强调内外结合的识别论,并且认可更为丰富的识别手段与方法;在作家生态论上,创意写作持动态的养成论,反对作家认知的静态论与终极论。就"培养"的理解而言:创意写作认为"培养"是一种激发与释放,是一种专业化与职业化的有效训练。  相似文献   

9.
"我们已经有了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等行业性节日,也应该有作家节,并且作家节还应该是一个放假的节日!"在"中国第一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曹雪芹(1715-1763)250周年忌辰明年即将到来之际,作家张一一于微博呼吁将曹雪芹忌辰2月12日设立为"作家节",从明年开始所有作家集体放假一天,以隆重纪念这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作家。张一一表示,除了纪念曹雪芹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7月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民族文学杂志社联合举办了全国少数民族作家"我的中国梦"征文比赛,共收到全国少数民族作家作品两千篇(首),十篇散文作品、十首诗歌作品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本次征文活动共有30多个民族作家参赛,最后有16个民族,28个少数民族作家获奖,其中有很多全国较少人口民族的作家。  相似文献   

11.
赵树理不仅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上的著名创作家,同样是一位展现出较高秘书素养的作者。本文主要从秘书学的视角对作家赵树理的服务意识、求实意识和劝谏意识等"秘书意识"予以分析,以期为大家提供一个认识作家赵树理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1 想通过选秀出名却一路受挫后,我立志当一名少年作家。 当我把志向跟室友们宣布后,她们都不以为然。我还以为她们认为我当不了作家,其实她们不是这个意思。她们认为,作家可以当,但是出头露面的机会太少,这和我想出名背后的隐因不太相符。  相似文献   

13.
巴尔扎克是人类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人间喜剧》至今依然是后代的作家难以企及的艺术高峰。但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却几乎与世界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作家笔下有许多叙写"南洋"土著形象的篇章,由于"南洋"民族生态的复杂多样性,每位作家作品中展现的"南洋"当地人群像也各不相同,然而却几乎同一标志性地呈示出某类相同的文化性格形象图谱,其中"纯性"与"热性"是其主要通约化文化性格类征之一,作家分别赋予了其多重丰富的生动文化意涵。  相似文献   

15.
发现之美     
《招生考试通讯》2009,(9):41-41
在一条繁华的街道上,一位作家总能看到一个画家的生意出奇地好,而其他画摊边的人却寥寥无几。一天,作家挤进了人群想探个究竟。  相似文献   

16.
张进 《学习之友》2010,(7):50-50
人们都知道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著名爱国作家、学者郑振铎先生的“最后一课”。  相似文献   

17.
湖湘文化对20世纪湖南作家人生行为走向的规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湖湘文化在湖南社会,尤其是在湖南士人中产生了一种"心理定势",蓄积成了一种足以俯凌后世的巨大的心理势能,这种心理势能对20世纪湖南作家人生行为走向产生了深刻影响,表现在:20世纪湖南作家们几乎都把政治置于他们人生价值的首要位置;他们在追求政治价值体现的同时,却忽略了现代人格的建构.  相似文献   

18.
巴尔扎克是世界上公认的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人间喜剧》是后世作家难以企及的艺术高峰。但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却差点与世界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19.
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是俄罗斯被称为"劳改营文学和流亡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全部创作是在劳改营、被流放和流亡国外期间完成的。他经历过10年"古拉格"炼狱般的生活。1970年,他以一部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因描写劳改营里生活的长篇小说《古拉格群岛》,触动了俄国人乃至上层当权者紧绷的神经,认为他夸大了苏联的阴暗面,因此而遭到拘捕,却由此而赢得"伟大思想家"赞誉。索尔仁尼琴被公认为是不妥协和说真话的作家,前总统普京高度评价他,俄罗斯人赞誉他有一颗"俄罗斯的良心"。他的创作自始至终没离开过关于俄罗斯的主题,因此有人说他具有强烈的"俄罗斯主义情结"。  相似文献   

20.
三毛与池莉     
读三毛很久了,而池莉却是刚刚开始读。可一读却放不下了,就想把她们做做比较。说实话,她们本没有什么可比之处,只是她们都是我所喜爱的作家,于是就想看看她们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