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滕王阁序》以其文辞精妙、感情真挚,成为我国古代写景抒情、文情并茂的骈文佳作。通过欣赏滕王阁周围辽阔壮美的山川秋景,可以体会王勃独特的人生体验及文章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除此之外,还可以从色彩描绘的角度进行解读,品味王勃不一样的人生。  相似文献   

2.
近日教<少年王勃>,有青年教师问我道:"教得轻松,学得愉快,信手拈来,怎得神来之功?"笑答:"痛并快乐着!"王国维说,做学问有三个境界.我觉得,教课也是在做学问,一次成功的阅读教学,也要经历三重境界.  相似文献   

3.
引言:《少年王勃》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诗人王勃在年少时应邀到滕王阁赴宴,登上滕王阁后,壮丽美景尽收眼底,于是他抑制不住心中的感慨,胸有成竹地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著名文章《滕王阁序》的故事。教学此篇文章,我主要通过教学与情景感受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想象的动力,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帮助学生点燃头脑中的"一把火",引导学生自主感知与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在欣赏美文的同时,受到熏陶感染,提高审美  相似文献   

4.
姜幻 《现代语文》2010,(6):79-81
【设计思想】 《滕王阁序》这篇文章选自人教版第四册。《滕王阁序》是千古名篇,生词多,典故多,情感复杂,意蕴深刻,全面把握难度大,四课时都不一定能讲得很透彻。因此,在处理这篇课文时,笔者本着“小切口、大感悟”的思路,从学生惯常所关注的名句切入,品味语言之美,感受一个多面立体的王勃,从情感价值观上来感染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5.
《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一回中保存了一段有关唐代王勃的笑乐院本.此院本以《滕王阁序》中的“三尺微命”为引子,将王勃扮成身高不满三尺的侏儒来取笑.这说明古代已有人误释“三尺微命”的意思,才导致这一滑稽剧的产生.今天,仍有人将“三尺微命”误释为三尺童子,以证明《滕王阁序》为王勃少年时所作.本文则认为“三尺”是指士所佩绅带的长度,而佩绅带又是士行成人加冠礼之后的事,故《滕王阁序》应是王勃成年后所作.  相似文献   

6.
【教材简解】《少年王勃》是苏教版第六册的一篇“以文包诗”的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即兴写下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的故事。显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与才华横溢。  相似文献   

7.
8.
据《唐才子传》记载: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说的是初唐诗人王勃大笔一挥就创作了一篇流芳百世的散文名作《滕王阁序》,真可谓笔落惊风雨,让本来怒气冲天的洪州都督阎伯屿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正如他所言,作为王勃人生绝唱的《滕王阁序》因其情辞并茂而流传久远。每次读此文,都会为其宏大的气势、壮美的景象、腾挪跌宕的笔力所折服。然而,更能牵  相似文献   

9.
《滕王阁序》和《兰亭集序》是人教版教材里的经典范文,同属描述盛会的序文,堪称古文中的经典著作。文章在思想和写作手法方面有共同之处,却又让读者在阅读时看到不同时代背景下,两位大家的记述风格和记述特色。可以说,这两篇文章同中有异又异曲同工。一、淡妆浓抹总相宜景物描写在两篇序文中都是  相似文献   

10.
【教材简解】《少年王勃》是苏教版第六册的一篇以文包诗的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即兴写下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的故事,显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与才华横溢。【教学重点】联系课文插图,说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思。【教学难点】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教学过程】一、激情入境,见王勃1.走进滕王阁  相似文献   

11.
初唐四杰之首王勃虽只在世二十八个春秋,但他十四岁就被授职做事,而且写下了彪炳千秋的美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让人含英咀华,品赏不厌,可以说他是文坛神童,古今奇才。该《序》绘景抒情,借典言志,境象恢弘,辞赋华丽,读来不禁让人共鸣相和,击节歌唱,可以说是一曲意气豪放的才情之歌,其才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闲暇无事,随手翻阅正在读小学三年级的外甥女的作文,心灵深处引起了不小的触动。  相似文献   

13.
高峰 《下一代》2013,(2):24-24
小朋友们,你们可能知道,在你们身边会有很多聪明伶俐的小伙伴让你们羡慕、值得你们学习。但是,如果有一个没有上过幼儿园、没上过一二年级而直接入学到三年级并且成绩优异的小学生,你可能不大相信吧。不过,在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小学就有这么一个。她,就是该校三年级优秀少先队员李艺林?  相似文献   

14.
刘丹 《云南教育》2009,(12):19-21
一次采访,偶然看到了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写给他母亲的一封信。他这样写道: 亲爱的老妈: 您好! 首先请您看一幅图片:  相似文献   

15.
我和楹联之间,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说来给大家听听。爸爸是一位高中语文老师,在他的要求下,一年级时,我已经背会了《三字经》《千宇文》《百家姓》《笠翁对韵》等一些少儿国学内容。当我上二年级的时候,爸爸又开始让我背诵绝句与律诗。再到后来,他又一点一点地教我背诵高中课本上的唐诗宋词,即使是《春江花月夜》《滕王阁序》这样的长篇他也不放过。在这样日积月累的背诵  相似文献   

16.
张丽钧 《同学少年》2012,(11):38-39
这是我给高三年级学生出的一个作文题。面对这个题目,许多同学茫然地瞪大了眼睛:"怎么会呢?"我说,当然,这一天的到来可能还十分遥远,现在让你们这些不识愁滋味的少年来思索这样一个沉重的问题,的确有点残酷,但我想你们不要回避它,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电脑》2008,(7):109-112
我爱好写作,是因为我喜欢幻想。刚上小学一年级.什么也不懂,却喜欢在纸上胡乱涂鸦。“星期天.姐姐来我家玩。姐姐说:‘今天玩什么?’我说:‘一起画画吧!“好吧!’姐姐回答。我们开始一起画画了。”这篇题为《画画》的日记,是记忆当中自己写的第一篇文章.之所以印象这么深.是因为当时受到了语文老师颜老师的表扬。二三年级时.我写的日记经常都被颜老师当作范文朗读.后来又在《上虞小记者》上发表了《小不点儿的日记》《吃玉米棒》等4篇习作,被颜老师誉为班里的“小作家”。  相似文献   

18.
<正>开学第一天班里转来了一名新生——露露。她和其他插班生不一样,一至三年级她一直是我校的学生,四年级时从本校转走,到了五年级又转了回来,且没有回到原来的班级,而是分到了我所教的班级。露露的个子不高,胖胖的。我让她向同学们做了自我介绍。通过她的发言,我认为她和其他学生一样,没有什么特别  相似文献   

19.
早上,值周的李老师照例站在学校门口,迎接着学生们的到来。他一边检查着学生的卫生、着装、礼仪、标志佩带,一边接受着学生们的问候。一声声“老师好”让李老师的脸上露出了幸福和满意的微笑。这时,一个三年级的学生连声招呼也不打就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学校。  相似文献   

20.
王勃的《滕王阁序》气势磅礴,词藻华丽,文句优美,堪称千古美文。然教学此篇,感触颇多。考虑到教学难度大,每次教学前,都布置学生充分预习,教学讲解详尽细致,但教学效果甚微,学生对课文内容往往一知半解,读起来索然无味,甚至根本就感觉不到这篇美文的“美”之所在。美文不仅不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反而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这不能不引起教学者的深思。如何来化解课文的教学难度,让学生学得有趣,学有所得呢?我觉得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