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秒杀”这一新词从产生开始就被频繁使用,由此也衍生出其他“秒+V”结构的词。本文通过对“秒杀”一词的分析,探究“秒+V”结构产生的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2.
“秒杀”一词出现于网络游戏,继而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其他领域,在传播过程中衍生出许多其他意义,而呈现泛化的发展趋势,完成了从新词语到流行语的过渡。“秒杀”的传播体现了人们对语言求新求异的个性化心理以及语言的经济原则。  相似文献   

3.
不管你是为“秒杀”别人而出手,还是在不经意之中已经被别人的风采秒到,网络之上、现实之中,快速的时代节奏让事物的变更速度出入意料地快。人们的焦虑被无限增加,怕被遗忘的心情比什么时候都严重。如果你说你从未与“秒杀”遭遇,请恕我不敢相信。即便是圣贤生活在如今这样的“快时代’:也难逃被“秒杀”的命运。当你的感官、心理甚至情感遭遇秒杀,你能否泰然处之?  相似文献   

4.
说“纠结”     
2010年初,《咬文嚼字》杂志公布了"2009年十大流行语","纠结"一词位列其中,另外还有"被就业"、"秒杀"等等。值得关注的是,"纠结"一词与其它流行语不同:它古已有之,属于"典雅"一类的词,且意义集中、书面性很强;而现如今流行语中的"纠结",在原有词的字形、读音基础上,被赋予了大量的新义,且被年轻人广泛用于口语。  相似文献   

5.
打开网络搜索引擎,输入“秒杀’,可以搜索到“家居业进入秒杀时代”“**地产业进入秒杀时代”“见证全新商务秒杀时代”等各种词条,让人一眼看去仿似真的已经进入了“秒杀时代”。  相似文献   

6.
会意字不是造字者随随便便捡几个相关的字或符号凑在一起从而造出来的,而是造字者经过义素分析之后精心挑选有关字符组装而成的。这说明,会意字的产生经历了义素分析这一过程。而义素分析属于析义,因此,会意字的产生经历了析义阶段。义素分析法并非现代西方人首先发明的,而是古代中国人首先发明的。中国人首先发明并使用义素分析法,比西方人提出并使用义素分析法要早三千多年。  相似文献   

7.
代青霞 《现代语文》2010,(3):141-143
网络是催生、衍生、传播新词语的肥沃土壤,网络语言一度成为汉民族语言词汇系统的重要来源。"控"就是作为一个新的类后缀,在网络语言中产生,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迅速繁衍出一系列"~控"族词语,呈现出其独特的语言魅力。但它们毕竟刚出现,还没被更多的人所认识,更没被语法学界以类词缀的名称确定下来,但它呈现出来的特点,肯定会像"门"族词一样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固定下来。  相似文献   

8.
古代宫室名物词如"阁道"、"复道"、"欂栌"、"浮思"、"阳马"、"飞昂"等,在现代大型汉语工具书中往往存在误释的情况,主要表现为相互混淆、表述不确、以偏概全等。依据相关文献典籍及建筑史学成果,举例说明了这些宫室名物词被误释的原因。并提出在对此类宫室名物词释义时,应给予《营造法式》等古代科技典籍足够的重视。释义方式宜采取"核义素+类义素"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有关"语言"这个概念的研究现状一直没有能够尽如人意,仍然存在分歧、不足、错讹。这些问题会直接、间接地影响研究结果的价值。不少学者孜孜以求,试图化解这些问题。有的说法想毕其功于一役而未成,有的说法试图追求全面而未果;有的说法失于片面,有的说法存在漏洞。从"语言"的义素入手,通过对共同义素、区别义素及其关系的梳理,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个概念。实际上,对"语言"概念的深入研究有赖于合适的思路、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10.
Q版辞典     
冏:"冏"本义为"光明",后来开始在网络社群间成为一种流行的表情符号,成为网络聊天、论坛、博客中使用最频繁的字之一。它被赋予郁闷、悲伤、无奈之意。"冏"被形容为"21世纪最风行的一个汉字"。宅:网络流行字,宅的称呼起源于日本,本来是指某些只沉迷于自己兴趣而不问时世不与他人来往,除了自己的兴趣其他的一切事情都不以为意。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