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立武 《青年教师》2009,(12):64-64
不知何时起,“零”开始吃香走俏。什么“零增长”、“零效应”、“零接触”、“零报告”……连电视广告中也出现了“零距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零”作为一个新型的构词语素,在人们的语言生活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如“零距离”、“零风险”、“零报告”、“零腐败”、“零关税”、“零佣金”、“零身分”、“零利润”、“零成本”、“零障碍”、“零投诉”等,其用法和语义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3.
记者日前从广东省教育厅获悉,广东中职“零学费入学、零距离上岗”人才培养经过3年的试点,已结出丰硕成果。目前,广东已有近200所中职学校招收超过4万名的学生参加“零学费入学、零距离上岗”培养模式的学习,每年为经济困难家庭中职学生解决学习、生活费用3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4.
翻开报刊,打开电视,发现“零”的构词能力在与日俱增,许多《现代汉语词典》里没有收录的以“零”作为语素的词(语组)正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而且不少还都是三音节的。其中最活跃的是“零距离”。我们无法考证“零距离”产生有多长时间了,反正《现代汉语词  相似文献   

5.
“零”理念指在学校管理中做到决策的零误差,管理的零失误,人与人交往的零距离,德育内涵的零缺乏,教育资源的零损失,校本培训的零遗憾,工作效益的零降低,考核评估的零功利等等。当然,以上所说的“零误差”、“零距离”、“零失误”等并不是保守、封闭,不能一味地去要求,而是要大胆策划,精心部署,深入开展工作,在管理中注重事物的发展变化,并讲究纵向比较,横向联系。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  相似文献   

6.
善待每一个学生,追求师生情感的“零距离”;相信每一个学生,追求教育工作的“零缺憾”;面向每一个学生,追求教学工作的“零欠账”。——应城市东马坊初中 杨丹 李运华  相似文献   

7.
“零距离”办学是职业教育领域的一种教育理念,是职业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它以学生就业岗位需要的综合能力和职业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具备企业所要求的能力,把学生上岗的适应期缩短为零,实现教育与岗位的“零距离”。“零距离”办学是深化校企合作的必由之路,为职业院校服务和促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创造了条件。泉州经贸学院在深化校企合作、“零距离”办学方面进行了积极地实践探索,在此探讨“零距离”办学的内涵及运用,将为泉州地方职业院校服务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蓝本。  相似文献   

8.
“绿色作文”是一种情智生态均衡发展的作文 ,是作文教学中的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绿色作文”教学的艺术在性于营造气氛 ,创造心灵的共振 ,拨动心灵的琴弦 ,做好空间的文章 ;“绿色作文”教学的科学性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追求思维的创新 ,提高习作的效率 ,做好时间的文章。“绿色作文”的教学应力求做到情感交流零距离 ,师生互动零差距 ,作文评价零功利 ,指导优化零损失 ,读写结合零脱节 ,情趣开放零约束。一、情感交流零距离“绿色作文”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活动 ,这种情感交流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共鸣是课堂气氛是否和谐的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零”作为一个新型的构词语素,在人们的语言生活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如“零距离”、“零风险”、“零报告”、“零腐败”、“零关税”、“零佣金”、“零身分”、“零利润”、“零成本”、“零障碍”、“零投诉”等,其用法和语义不尽相同。我国古代文字中,“零”出现很早,不过那时它不表示“空无所有”,而只是表示“零碎”、“不多”的意思。随着阿拉伯数字的引进,如“105”读作“一百零五”,“零”与“0”恰好对应,“零”也就具有了“0”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零”的义项有7个:①零碎;小数目的:零用。②零头;零数:挂零。⑧放…  相似文献   

10.
时下,数字“零”用得十分火爆,“零距离”“零接触”“零报告”“零消费”“零口供”“零首付”“零成本”“零容忍”“零增长”“零出口”“零交流”……“零”真正成了时尚语言的宠儿,实现了“零的突破”。零,是个形声字。许慎《说文解字》中说:“零,余雨也,从雨令声。”本义专指下雨,是动词,如“零雨其蒙”(《诗经·豳风·东山》)。后来,“零”泛指“(草木花叶)落下,飘散”,如“悼芳草之先零”(《楚辞·远游》)。“零”常常与“落”同用,在草曰零,在木曰落。继而,“零”又引申作“零碎、零散”讲,与“整”相对,成了形容词,白居易有诗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顺德区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模具人才培养模式基于零距离就业的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改革与实践构建“引产入教、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岗位人” “职业人”和“社会人”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学校育人与企业用人的零对接.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办学与企业密不可分,企业需要人才的规格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努力方向,校企联合办学才能实现优势互补,使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达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实行“零距离”办学、“订单式”教育、“零适应期”合作教育模式,才能实现高职教育与企业用人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为己任,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促进高职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培养“零适应期”人才,实现“零距离”上岗。如何实现“零距离”上岗,我院高职园艺专业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4.
杨妍 《教育文汇》2014,(7):12-12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232作路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安徽省汽车32业学校党员干部身先士卒,脱去“隐身衣”,带着爱与责任深入基层,“零距离”听取群众呼声,“零障碍”了解师生疾苦,耳近、身近、心近,真正走进教育第一线,接通“地气”,收获汽校“好声音”。  相似文献   

15.
杜宏学 《成才之路》2024,(13):29-32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应利用好思政课这个“主战场”。新时期,高校思政工作要坚持制度跟进上“零延迟”、施行过程中“零差评”、践诺环节上“零距离”、问题解决上“零容量”四种零思维,把握好大历史是思政课的鲜活教材、大实践是思政课教学资源、大理论是思政课的实践基础三个大方向,打牢在学生思想引导与价值引领上下功夫、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上下功夫、在关切学生心理上下功夫三个基本功,发挥好校内外资源、有利契机、线上线下两级平台三个网络优势,做到持续加强一流人才培养和师生思政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零距离”高职教育培养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首次提出了“零距离”高职教育培养模式的概念.以“空间零距离”、“时间零距离”、“社会零距离”为内容的“2 1”学年模式和“2 1”学期模式对培养高质量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对“零距离,,高职教育培养模式的内涵和外延做了说明,分析了其应用误区和应用意义,并详细论述了“零距离”高职教育培养模式的类型和实现措施.  相似文献   

17.
信息     
佛山市“工学交替”职教模式成效喜人2006年6月,广东省教育厅决定在佛山市顺德区率先开展中职教育创新培养模式——工学交替试点工作。该模式以学校为理论教育主体,以企业为实践教育基地,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管理,大力推进学生“零学费入读、零距离上岗”的“双零”试点模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现代教育理念的确立,现代远程教育正从“远距离”向“零距离”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中的“零距离教育”,包括“零距离教学”和“零距离学习”,就是实现远程教育的信息流动和信息交互的实时性和现场感。“零距离教育”是面向未来的现代教育观念和方式。  相似文献   

19.
学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产学结合是保证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条件,先后在相关专业中开展了产学合作教育,在培养“零适应期”高职人才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产学合作、实训就业相关联”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毕业生上岗的“零距离”。  相似文献   

20.
"零"理念指在学校管理中做到决策的零误差,管理的零失误,人与人交往的零距离,德育内涵的零缺乏,教育资源的零损失,校本培训的零遗憾,工作效益的零降低,考核评估的零功利等等.当然,以上所说的"零误差"、"零距离"、"零失误"等并不是保守、封闭,不能一味地去要求,而是要大胆策划,精心部署,深入开展工作,在管理中注重事物的发展变化,并讲究纵向比较,横向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