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内涵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少数民族体育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整套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如果我们用现代体育观念来衡量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就会觉得其体系还不够完善,但是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在特殊的历史形态和文化背景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我们将少数民族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形态进行研究时,不能仅以民族体育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否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范为评判准则,更重要的是要视其在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是如何展现体育的内在精神。只有从现实生活中去揭示体育作为一种“艺术”的生产过程,才能真正看清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一种人类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2.
乌孙是新疆历史上重要的游牧民族之一,曾经在天山以北建立当时西域最大的行国,由于其游牧民族特性,相关史料匮乏。虽然乌孙研究还有很多疑点尚待解决,但毋庸置疑,乌孙对新疆乃至中国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一千多年的民族发展进程中造就了光辉灿烂的体育文化,与中原王朝有着深入的体育文化交流。乌孙民族体育主要存在于生产生活、军事组织训练等各个领域,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和特定历史环境是影响乌孙民族民族体育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决定了乌孙民族体育的发展进程。研究乌孙民族体育对于研究新疆古代民族体育文化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民族体育”其通常的含意,是指作为近代体育前身的一些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娱乐活动。萌芽于性诱惑舞蹈、形成于劳动生活技能的传授,成熟于原始宗教的祭典,并在古代战争中得到发展。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个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习惯以及心理状态,是各民  相似文献   

4.
运用民族学、体育史学、社会学等方法,以原始宗教和文化生态学为研究视野,对居住在“三江并流”区域内云南西北部怒江州傈僳族民族体育的产生和发展、具体形态以及影响机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傈僳族民族体育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原始宗教和生态环境是傈僳族民族体育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影响机制;傈僳族的生产生活与精神财富集中反映在其绚丽多彩的民族体育文化中。根据史料记载以及对傈僳族民族体育现存形态的考察,都表明了云南傈僳族民族体育与原始宗教以及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唐代长安城市区域体育文化"群"的形成原因、文化特征及其在生态中的功能。唐代长安体育生态具有"镇集化"形态,体育文化具有"群"特征,其体育文化区域主要可以分为军事体育文化区域、宫廷体育文化区域、文化体育文化区域、食邑体育文化区域以及宗教体育文化区域等。提出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时代创造精神是民族体育文化发展内在的、特有的动力源泉,呼吁加强对民族体育文化历史的研究,以探索我国民族体育发展独特的文化道路。  相似文献   

6.
北庭西大寺壁画历史悠久,在已发现的部分内容中可以看到古代体育项目以及民族体育的雏形和民族体育文化的元素。壁画展现出的一些体育项目在各少数民族当中广泛传承并得到进一步发展。文章研究整理壁画中民族体育的相关信息,结合新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区域特点,分析探讨新疆民族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变迁因素,促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扬。  相似文献   

7.
汪明东 《体育学刊》2006,13(1):75-77
少数民族体育源于宗教、寓于宗教,其重要形态是在各种宗教仪式中的体育活动——宗教体育。通过对少数民族宗教体育起源、功能、形态、发展的分析,明确少数民族体育对宗教和其它文化形式的依附性是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少数民族体育不会脱离宗教而变成“纯粹的体育”。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秦汉历史是中华民族走向政治、经济、文化“大一统”的历史。“大一统”是这个时代的命脉和灵魂,它给予这个时代以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幻想与激情,也让中国从此围绕着“大一统”主题而演绎着一代代的风云史诗。中国因秦汉而为世界所瞩目,世界也从秦汉为中国所认知。这一切,均赋予秦汉时代审美文化以鲜明的历史个性。二、秦汉乐舞文化的审美特征在普遍的审美文化形态上,秦汉时代最突出的特征是它所表现出的一种“大美”气象。“大美”者,高大、宏大、博大、壮大之美也;而所谓“气象”,从直观上说,它指某种景象、情状、态…  相似文献   

9.
运用民族学、体育史学、社会学方法,从原始宗教的视角对居住在云南西南部的佤族民族体育现象进行剖析.研究表明:云南佤族是我国保留原始部落社会形态时间跨度最长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崇拜大自然的原始宗教情结,云南佤族的精神财富反映在其绚丽多彩的民族体育文化中.根据史籍、文物的考证和云南佤族民族体育现存形式的考察,都印证了云南佤族民族体育与原始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萨满舞属于原始宗教祭祀舞蹈,既是撒满教宗教祭祀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新疆古代突厥语族少数民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撒满舞与新疆民族传统体育相结合对新疆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它不仅表现为对原始体育文化的透视,还是一种活态的体育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从西域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研究目的出发,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的方法,对西域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特征进行分析,得出西域少数民族产生于一定的历史时期,受当时的自然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教育、宗教、风俗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独特的文化个性特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宏观的角度看可分为“器物实践化”与“精神抽象化”两套传承系统。由于各民族体育文化具备的内涵和发展模式千差万别,因此就从根本上规定了这两套系统在不同民族体育文化发展中具有的不同传承角色。充分认识这种不同并正确把握这两套系统在不同民族体育文化中的传承比重成为深入研究民族体育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3.
体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民族体育文化又被区域民族文化熏陶,因而带着明显的区域民族特征;挖掘民族体育文化的潜力,有利于提高区域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让人们从历史古迹中找寻民族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并感触其厚重的苍桑,同时,也有利于保护与继承文化遗产,使人们更深入地认识到旅游资源的历史和现实的价值,认识到它是历史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14.
8月的羌塘,酥油、奶茶飘香,草原滴翠,在这金子般的季节里举行的“那曲恰青赛马艺术节”,被草原人民称为“金子般的节日”。“那曲恰青赛马艺术节”期间,走进藏北,走进那曲,我们发现了很多,很多…… 赛马艺术节的变迁 “那曲恰青赛马艺术节”是西藏传统节日中的璀璨明珠,在区内外享有盛名。羌塘(藏北)这片有着悠久历史的土地,自有人类活动以来,逐渐形成了与畜牧业生产相结合的牧业文化,饱  相似文献   

15.
浅析贵州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少数民族体育在中国民族体育中有着独特的魅力,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历史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出鲜明的特色,这正是它的生命力所在。认识这些特点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贵州少数民族体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土家族摆手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摆手舞是土家民族娱乐体育项目,源远流长。经过流传改造提高,成为土家族地区现代生活中各族群众接受和喜闻乐见的民族娱乐体育活动。首先,摆手舞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它是土家人民纪念祖先祈求后代兴旺发达,庆丰收的一种舞蹈仪式。第二,摆手舞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表现为“渔猎舞”、“农事舞”、“军事舞”、“生活舞”四个方面。第三,摆手舞的表演形式有完整的程式,人数众多,要求有很好的组织。第四,摆手舞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因此,挖掘和整理这一古老的民族体育艺术遗产,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  相似文献   

17.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体育系统层次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体育因历史背景、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等因素属于我国民族体育的“文化边缘地带”,并具有表、中、深层等系统多层次特征。构建长江中上游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走廊,进行区域性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等发展设想,将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与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浅析贵州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少数民族体育在中国民族体育中有着独特的魅力,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历史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出鲜明的特色,这也正是它的生命力所在。认识这些特点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贵州少数民族体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骑射、赛马、角力等项活动,最初是在其游牧经济基础上发展的。其入中原后,因受汉族农耕经济的影响,生活环境和方式发生了变化,因此用于狩猎和骑战的骑射等渐趋式微,并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普遍存在于岁时节日和宗教礼仪活动中的体育内容,则因其民族习俗的因袭力,承袭至近、现代。在其历史发展中,又不断吸收了中原汉族社会诸多体育内容,并成为其文化的一部分。近、现代北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多是在承袭古代北方民族体育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民族体育的保持与更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民族体育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已成为现代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和研究。但是,从近几年对民族体育的宣传、研究、扶持、振兴过程来看,有不少地方令人遗憾,似有步入偏颇和误区之嫌:一是掺杂了不少不健康的因素,如封建迷信、原始复杂的程序,不伦不类的服饰等;二是有些连古人都视之为“玩物丧志”早已废弃的内容,如“斗鸡、斗蟋蟀、斗狗等”也冒充传统体育被“发掘”出来;三是在理论界有不少人士对民族体育的复兴仅仅停留在“充当历史活化石”的简单认识上。   笔者认为,民族体育的复兴和发展,并非是简单地顺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