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孩子     
席慕蓉 《现代语文》2004,(10):16-16
作者在文章前面,用细腻的描状摹声,显现出孩子的稚嫩、童真以及心灵的委屈,才有了后面作者那撼人心魄的顿悟。、“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比在孩童的心中注满了欢乐更为重要呢?”这句充满作者内疚的话,这番抒情味极浓的议论,把这篇记述小事的文章的思想升华了。作者虽然没能满足孩子们一再降格的要求,但我们能知道,作者和孩子们的关系是密切的,作者又是充满爱心的。作者席慕容,我国台湾著名女作家,善于从生活小事中取材,从而发掘出生活的诗意和哲理。  相似文献   

2.
读书得间     
识字即会读书 ,但理解旨意却有不同的层面。“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是作者对作品得不到读者正确理会的埋怨 :“作者死了”是接受美学将阅读的主动权、主导权从作者身上剥夺的极端宣言 ,以个人的感受与文本对话 ,二度创作 ,作者本来的“其中味”并不重要了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是传统的中国读书法 ,作者是“死了” ,但理会文本的内涵 ,不得不从“这个人”和“这个文本”入手。以上都有道理。到底怎样才算识得作者的真意呢 ?我说的“读书得间”便是方法之一。要看出文字的“间”———字面下深隐的含义 ,不要停留在字面的意思上浅…  相似文献   

3.
我一直认为,凝聚着文采精华的古典诗歌是最美丽的文字,而这种美又是通过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审美范围畴——“味”来体现的。钟嵘视诗味为“诗道之极”,司空图认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怎样让学生在诗歌鉴赏中提高审美品味,真真切切地感受那些优秀诗篇的美味呢?我点拨学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正>“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满腹经纶具有补天之才的曹雪芹,面对行将坍塌的封建大厦,满腔悲愤地倾诉着自己的辛酸。众人皆昏他独醒,因此痛感孤独寂寞,“谁解其中味?”正是他发自肺腑的泣血之声!  相似文献   

5.
作为当代京派散文的代表人物,汪曾祺被选入新教材的作者名目。汪曾祺优美的散文很多,《胡同文化》是其中一篇代表作。《胡同文化》较全面地反映了汪曾祺散文的审美思想、取材特色和语言韵昧。下面就从这三个角度品味一下汪曾祺的“胡同味”。恬退隐忍的审美思想。文中说:“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连用三例证明北京人这种隐忍,一是老舍《茶馆》里王利发的“顺民”说,一是自己《八月骄阳》  相似文献   

6.
大凡书店、书斋的命名,都有一定的含义,少年鲁迅读书处“三味书屋”中的“三味”,究竟是哪“三味”呢?又是什么意思呢?“三味”指的是书三味,即“经味、史味、诸子百家味”。源出唐人李淑的《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  相似文献   

7.
绘画三味     
赵若涵 《新读写》2008,(6):40-40
作者以自身经历描写了绘画三味——“酸、苦、甜”,实则道出了绘画三境,可谓独具匠心。若能在描述“三味”上更具体丰满些,将绘画创作中的心得融入其中,能使文章更具回味。  相似文献   

8.
我们常说的阅读是理解性阅读.这种阅读注重通过“筛选信息”去“获取文意”。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总是注重挖掘和分析.试图透过文本探寻作者隐藏在文本中的信息.以为找到作者的“原始意思”就完成了阅读的任务,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其实,这种阅读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束缚了学生的阅读个性,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因此.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创造性阅读的理念。所谓创造性阅读,是指读者“带着提出某些新见解的目的去发现以前未曾有过的答案,能超过作者的本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高效阅读课堂的构建,多种形式的“理解”是基础,多个维度的“品味”是灵魂,多个层面的“动情”是翅膀。下面简单介绍这几种策略在课堂中的运用。一、抓住联系点,引导多种形式的理解 阅读教学的目的不是完全去追寻作者寄寓其中的原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如何让这“半壁江山”“壮丽”,人们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做法。以作者为中心的一元解读。强调在阅读活动中作者、文本、读者三方,以作者为中心,阅读的目的就是从文本中追索作者的原意,作品的意义主要是由作家决定赋予的。  相似文献   

11.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红楼梦》卷首交代《石头记》的缘起后,作者含着血和泪题写的一首意味深长的诗句。从《红楼梦》问世以来,围绕着“谁解其中味”,一直进行着激烈的斗争。这个斗争从来就不单纯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反映。一九七二年八月,白骨精江青,同某外国女“作家”关于《红楼梦》的谈话,一九七六年八、九  相似文献   

12.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有意识地借“梦”来表情达意,这“梦”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是作者的思想、愿望的曲折的反映。“梦”笔运用得恰如其分,可收到意想不到的醉人的艺术魅力,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3.
汤玲 《云南教育》2005,(31):36-37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中,应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索溪峪的“野”》是一篇优美散文,教学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理解“野”,即课文所写的绮丽景观纯系天造地设,没有丝毫的人工雕琢,不带人间烟火味,这才让人感到“野”性十足,美得动人,趣在其中,激发了人们的潜在之情。  相似文献   

14.
王啸 《广东教育》2007,(2):46-47
2006年高考语文卷现代文的大阅读仍然是散文独霸天下,而且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文化味越来越浓。从17套试卷所设题型看,仍然是往年的传统题型占据主导。其中“筛选信息、概括作者的观点、表达技巧的分析、重点语句的理解”几乎是卷卷必考。应该说这些传统题型是有考查价值的,必将长期存在下去。毕竟文章是用来表达观点的,考查考生有没有真正读懂某篇文章,当然要看他能否理解并概括出作者文中所讨论问题的主要看法。笔者以为,散文阅读尽管有点不可捉摸,但也并非神秘莫测,高不可攀,解题的关键还在于把握阅读要领,在“读懂”上下功夫。读懂了文章,把握了文章的主旨,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再解答后面的问题就如同顺风行船,定会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5.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种“痴”其实 是一种立身的精神。由此,引发你对“痴”怎样的联想?请以“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字数不少于800字,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尹宏江 《快乐阅读》2013,(12):105-105
《广玉兰》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一篇散文。作者以优美的文笔,细致地描写了广玉兰的幽香,纯洁,旺盛的生命力的特点,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的喜爱之情。然而每一个特点的描述,不管是详是略,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赋予广玉兰之纯美,读之令人无限神往。在教学本课时,我从如何写的角度,让学生跟随作者的心路体验闻香识花,因花而喜的美妙。第一段品味的“幽香”,而且是“随风的荡漾的幽香”于是这样的“香”也充溢作者的心间,作者要迫不及待地去赏花了。那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看,而是一种“观赏”。说是“观赏”自然有它可心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方生俊 《学语文》2008,(2):29-29
诗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性,决定了再高明的翻译也很难恰当地表达原作者的金声玉韵、兰心惠质。这是因为诗歌有“羚羊挂角、无迹可求”、“透彻灵珑、不可凑泊”的妙处。它具有言外之意、味外之味和韵外之致的艺术境界,是作者在特定情境下触发灵感的产物,有一般人难以达到的意境,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僧敲月下门”的“敲”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就应有浓浓的语文味,语文味即语文的文学蕴味,包括语文、文学、形象、构思、意境、哲学、情趣等蕴味,也即语文关.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悟语言文字,领悟作者情感,走进文章意境.如何让语文课堂呈现浓浓语文味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本位,让语文课彰显其本真的味道——真实的“说味”“读味”“嚼味”和“写味”.那就是本文阐述的语文“四味”,即“说味”“读味”“嚼味”和“写味”.  相似文献   

19.
谈“含蓄”     
讲究含蓄,是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的一贯思想,“含蓄”的基本特点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也就是说.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意趣.并不直接形诸文字.而是见于言外,通过间接方式委婉传达出来的。有丰富的弦外音.味外味,这就是含蓄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20.
文章是作者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书面语言的形式。那么,文章的单位就是作者思路步骤的书面语言的形式了。不管是文章的整体,还是任何一个单位,都总是以作者“意”的起止,而不以段落的多少为标志。段落不过是作者在“述意”过程中为了突出意旨、强调感情、加强语气、有利“意联”的手段。传统语文理论强调文章“一段一个意思”、“段与段的关系”,是一种手段决定内容的八股方法。语文教学中,从手段中去归纳“段意”、解释词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断章取义、望文生义的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