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胖乎乎的小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课文。课文以小见大,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赵志祥老师教学本课时,始终以“读”为本,一直为学生营造一种“我快乐、我喜欢、我学习”的学习氛围。一、激趣自读,初读感知教学伊始,齐读课题“胖乎乎的小手”以后,赵老师非常亲切地说:“小朋友,请你伸出自己胖乎乎的小手,举起来让老师和同学看看。”此时,学生的情绪马上被调动起来了,纷纷举起了自己胖乎乎的小手,向同学和老师显示。赵老师又适时地提出初读要求:“谁能读课文?认为自己读的好的可以…  相似文献   

2.
《胖乎乎的小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课文。课文以小见大.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赵志祥老师教学本课时,始终以“读”为本,一直为学生营造一种“我快乐、我喜欢、我学习”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3.
[教材简析] 《胖乎乎的小手》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课文。课文通过兰兰的一张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良好品质,从而启发和教育小朋友,给小朋友们树立了一个学习榜样。  相似文献   

4.
吴健 《山东教育》2009,(1):57-57
《胖乎乎的小手》这篇课文写的是全家人都很喜欢兰兰那双胖乎乎的小手,从爸爸、妈妈、姥姥分别说的话中,可以看出兰兰是一个热爱劳动、关心长辈、体贴父母的好孩子。课文充满了家庭的温馨情感,内容、语言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5.
《胖乎乎的小手》这篇课文写的是全家人都很喜欢兰兰那双胖乎乎的小手,从爸爸、妈妈、姥姥分别说的话中,可以看出兰兰是一个热爱劳动、关心长辈、体贴父母的好孩子。课文充满了家庭的温馨情感,内容、语言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6.
《胖乎乎的小手》小中见大,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展现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课文充满了家庭的温馨,其中的"真"、"善"、"美"让人感动。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朗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如何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呢?教学中笔者注重  相似文献   

7.
《胖乎乎的小手》写的是家人都很喜欢兰兰画的一幅画。从爸爸、妈妈、奶奶说的三句话中 ,可以看出 ,兰兰是一个勤劳、孝敬长辈的好孩子。现在独生子女较多 ,勤劳、孝敬长辈的品德正是他们所欠缺的。让学生有所感悟 ,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也是难点。一、探究课题课题教学牵动课文教学 ,因此有必要对本课课题进行一些探究。可以借助书中的插图或放大的图片 ,让学生说一说这是一双怎样的小手 (不局限于书中的课题 ) ,让学生进行板书。随着学生对课文感悟的加深 ,再来理解课题 ,这在下面的设计中有所体现。二、感知整体可以结合书中的插图让学生看…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教学理念《胖乎乎的小手》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组教材第六篇课文。该组教材围绕家庭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旨在教育学生从小孝敬长辈、关爱家庭的每一个成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懂得要孝敬长辈,主动帮长辈做事的  相似文献   

9.
《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人物描写一组课文中的第二篇课文。在贵州铜仁举办的第二届"教育艺术杯"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上,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第一小学张战伟老师执教的《临死前的严监生》凭借教学设计符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比较好地落实了"少教多学"的理念,获得了第二届"教育艺术杯"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整堂课的教学紧紧围绕着"少教多学"的理念实施教学,不仅教学生学会知识,更关注到教会学生提高学习的能力,即引导学生不  相似文献   

10.
<正>先看一个教学案例:一位老师教《老王》,上课一开始,这位老师在学生读了一分钟的课文后,就提了一个问题给学生思考,这个问题是:"同学们请想想《老王》这篇作品表现了怎样的思想?"这个问题提出后,满怀期望等待学生回答的老师却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因为,没有一个学生能回答老师的问题。可想而知,接下去的教学几乎就成了老师唱独角戏了。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在哪里?下课后,我带着这个问题去执教老师那里找答案。执教老师给我看了她的教案。我发现她执教《老王》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11.
一、从一则教学案例说起2011年第10期《中学语文教学》刊发了彭晓、胡根林两位老师的文章《节选课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以下简称《选择》),文章以彭晓老师《社戏》教学实录为研究对象,胡、彭两位老师集中探讨了"节选课文教学内容"的问题。笔者阅读后深受启发,但关乎"节选课文教学"的根本问题,窃以为尚需进一步探讨。1.彭晓老师《社戏》(节选)教学简述。她先  相似文献   

12.
本单元主题是“家庭生活”,全组课文的《识字2》是反映家庭伦理道德的“三字经”;5课《看电视》从看电视这个细节中表现了一家彼此关怀廉让的温情;6课《胖乎乎的小手》视角独特,以小见大,  相似文献   

13.
朱小燕 《班主任》2006,(9):42-42
"高峰同学,请你把这段课文读给大家听,好吗?"一节公开课上,执教老师满怀希望地看着一个胖乎乎的男学生说. "老师,现在我不想读!"小男孩不顾听课老师在场,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  相似文献   

14.
《历史教学》杂志近期相继刊登了两篇高中《中外历史纲要(下)》"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的教学设计.北京王老师的设计以学术之争"革命说"与"非革命说"为主线贯穿全课.江苏严老师的设计立足教材,紧扣课文.在笔者看来,严老师的教学设计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组随文写话。 教学目标:1.在活动中动脑、动口、动手、动笔,夸夸自己的小手会干什么,培养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  相似文献   

16.
闻美娟 《广西教育》2014,(25):71-72
正为构建"倾听、串联、反刍"的教师教学行为,实现"活动(作业)、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分享表达"的课堂学习形式,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学习成长的场所,我校开展了语文教师磨课研讨活动,针对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纠正、补充。其中,苏教版语文第五册课文《蒲公英》由汤小燕老师执教。汤小燕老师在第一次执教时,将教学重点放在了"读准字音"和"读通句子"上,让学生在学生字、读课文的同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其主要教学环节如下。【《蒲公英》第一次执教的教学片段】一、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一)联系生活实际说出你对蒲公英有多少了解。  相似文献   

17.
课文分析 本课写的是兰兰的一双手:能画画,能写字,能给爸爸拿拖鞋,能给妈妈洗手绢,能给姥姥挠痒痒,还能做别的许许多多的尊敬长辈、体贴父母的事情。这就是全家人喜欢兰兰胖乎乎的小手的原因。课文小中见大,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整篇课文充满了家庭的温馨情感,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8.
自由活动时,我与孩子们一起玩着,忽觉背后有双小手在拽我的衣服,回头一看,是文静的婉儿。我冲她微微一笑,她也对我羞涩一笑。第二次自由活动时,那双小手又在摸我的后衣摆了,我蹲下来问:“婉儿,为什么摸老师的衣服呢?”“是老师的衣服好看吗?”“是你喜欢老师吗?'’婉儿一直一声不吭。我无奈摸了摸她的小脑  相似文献   

19.
在镇语文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中,二年级的金老师执教《画家和牧童》,四年级的张老师执教《鱼游到了纸上》,巧的是,这两篇课文都与画画有关,课文中都写到了画画的技法——《画家和牧童》:"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鱼游到了纸上》:"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  相似文献   

20.
过去执教《动物游戏之谜》这篇课文,我是按部就班的讲解,学生印象不深,老师费力不小,学生收获不大。近来重新执教这篇课文,我按照新的教学理念,变"教"为中心为"学"为中心,着眼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上,效果比以前好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