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川端康成的《雪国》,从1934年动笔到1948年最后一个单行本出版为止,前后一共用了14年的时间。他的传统美学思想在《雪国》中得到了充分发挥,达到了他的创作艺术的高峰。在《雪国》中,川端怀着丰富的同情心,写了雪国底层妇女形体和精神上的纯洁与美。作品既充满了对爱的祈祷,对生命的礼赞,同时又表现了作家深沉的虚无感。作品在艺术表现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它的突出特点是继承日本文学的传统方法与学习西方现代派技巧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在川端康成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以描写女性为主题的作品尤为重要,<雪国>被看作"出自日本风土、人情的抒情性名作".两位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体现了日本传统女性的人格和心灵之美;至于男主人公岛村,则代表了川端康成的男性意识和对女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日本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川端康成,自幼深受日本古典文学的熏陶,佛教中的无常思想对其影响深刻,加之他自身特殊的生活经历,从而形成了他人生无常、万事皆空、灭我为无、无中生有的虚无思想。川端康成的这一思想在他的登峰之作《雪国》中有充分表现,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4.
米勒的无开头、结尾 ,且中部不连贯的叙事线条意象 ,解构了文本的意义 ,空置了差异的形式 ,包含了多样的选择 ,它是对叙事文本的总体阐释与宏观把握。套用希利斯·米勒“线条意象” ,我们发现 ,川端康成的《雪国》恰恰符合这一创作理论。  相似文献   

5.
《雪国》主要描写了舞蹈评论家岛村三次赴雪国旅行的故事,表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日本艺妓的悲惨命运,流露出的是消极悲观的情绪。本试图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川端康成独特的既美且悲的风.以及《雪国》这部作品所流露出的特定大时代下的“日本悲哀的美”。  相似文献   

6.
概观《雪国》中的色彩世界,红白是两大主色调。红色是整部作品的焦点色,是驹子的象征色。白色则是理解整部作品的关键色调,是叶子的象征色。白色不仅是女性洁净美及死亡的象征,更是被幻化为虚幻虚无的象征。《雪国》中两位女主人公的红白人生恰好从色彩意象的角度印证了川端心目中美的永恒=虚幻=死亡的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7.
当前众多研究学者将女性形象作为研究课题,而一些世界名著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更加成为了热点。《雪国》是在世界各个国家有着较高赞誉的文学作品。基于此,从川端康成的《雪国》着手分析,对《雪国》之中勾勒的女性形象从母性光辉、悲惨命运和相应的死亡之美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后续关于文学作品女性形象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利娟 《文教资料》2009,(32):23-24
《雪国》是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他因《雪国》等作品而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获此殊荣,原因之一是作品中传达出了独特的虚无关。本文分析了《雪国》的虚无思想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9.
《雪国》作为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品,不论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在日本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川端康成的思想.在分析川端康成个人经历的基础上,探究《雪国》中蕴含的禅宗思想,即虚幻之美、生死轮回、瞬间开悟等,以期为解读理解川端康成的创作思想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雪国》是川端康成的巅峰之作,也是他虚无思想体现最为集中的一部作品.而这种虚无精神的内核是通过镜像、雪、死亡等一系列的意象来体现的,《雪国》向读者营构了一个虚无的意象世界.它不仅是川端康成对人生的终极意义的探索和思考,也代表了那个时代的人的悲观心态.  相似文献   

11.
《雪国》是川端康成著名的中篇小说,在小说里面,川端康成用优美的笔触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洁净的雪的国度。还塑造了两个雪一般干净纯洁的女子,她们是雪的化身。雪国的雪和女子是洗涤当代都市人积满尘垢的心灵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12.
宫宁 《考试周刊》2014,(43):26-27
《雪国》是川端康成最著名的一部代表作,小说通过对三个重要人物的描写表现了无常的美学观,体现了人生的虚空与无奈。以空灵和虚幻的景色为背景增添了悲观主义色彩,川端康成眼中的"美"是呈现在虚幻之中的美,而这种"美"又预示着"美"之必然无常、必然消亡的消极思想。  相似文献   

13.
<雪国>主要描写了舞蹈评论家岛村三次赴雪国旅行的故事,表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日本艺妓的悲惨命运,流露出的是消极悲观的情绪.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川端康成独特的既美且悲的文风,以及<雪国>这部作品所流露出的特定大时代下的"日本悲哀的美".  相似文献   

14.
川端康成因《雪国》等作品而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受此殊荣,得益于作者在作品中传达了东方式的虚无关,以及作品对此的唯美建构。本文就此时其审美理想及其成因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5.
作为亚洲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项殊荣的伟大作家,川端康成在其文学作品中构建了一个极富魅力而又具有人性深度的美的艺术世界。文学艺术的美成就了川端康成,而另一方面,这哀婉的美也耗尽了他一生的心血。其代表作品《雪国》集中体现了他营造美的世界的高超技艺,在如溪流般流淌的文字中,我们不由自主地跟随作者走进了一个静寂寒冷而又充满虚幻感的美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在新感觉派文学阶段.还是在新心理主义文学阶段创作,川端康成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构思,不断折射出自然美、人性美的光辉,总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合二为一.东方和西方的和谐交融。在日本文学家中,几乎没有人能像川端康成那样没有一点政治瑕疵。《雪国》是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品,从这部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出川端康对政治态度的中立和无为.正是这种中立和无为,给川端康成带来了文学上的巨大作为。  相似文献   

17.
蒋广平 《考试周刊》2008,(49):226-227
《雪国》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标志着川端康成的艺术技巧达到了高峰,本文试从意境角度阐述了《雪国》表现出来的哀与美相交融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8.
文学大师川端康成将东方传统美与西方现代派手法相结合,创作了传世之作《雪国》。作品的核心是淡定的美学追求,充满着纯净、空灵、忧郁的色调,集中展示了一种东方式的虚无美学思想。他的美学思想是和日本传统的“物哀”精神一脉相通的。因“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精华”而成为“日本抒情小说的经典”。  相似文献   

19.
邢孟达 《考试周刊》2012,(29):25-26
日本文学对自然的感受方法与思维模式是把人看做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融进自然之中;把自然看做是与人相互依存,可以亲和地共生于同一大宇宙中。川端康成继承日本人与自然合一之文学传统,又擅长描写女性,通过写自然展示女性,通过写女性感受自然。自然美与女性美相融合,形成川端康成笔下女性美的特质。  相似文献   

20.
孙凤龙 《考试周刊》2008,33(15):195-196
<雪国>与<边城>,虚无和感伤贯穿主题.作者对于现实世界的那种无力感造就了一种空虚,正是由于这种空虚才产生了作品里面的虚无,看上去是朦胧的爱情,可是这种爱情永远也没有结果.从爱情的失落中产生的虚无接着就造就了对于小说人物乃至联想到现实社会的伤感,并在感伤中达到了虚无和感伤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