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文化是指数千年来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文化遗存,这些当然要继承。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中更根本、更本质、更稳定的价值取向与制度取向,就中国文明而言,这样的文化传统无疑是几千年的皇权专制主义。鲁迅“反传统”反的是“传统文化”还是“文化传统”?答案无疑是后者。因为事实上,鲁迅在继承传统文化上一直是不遗余力且颇多建树的。鲁迅从未打出“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旗号,却实实在在地做着许多保存、继承传统的事;因此,鲁迅反的不是“传统文化”,而是“文化传统”。因为对皇权专制主义的文化传统始终葆有深刻忧惧与高度警惕,有时难免连带着对传统文化显示出一种极端的态度,但这些极端化的表达不宜坐实了来理解。  相似文献   

2.
让幼儿从小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质、品德修养,融合西方文化精华,重塑中华文化精神是当今幼儿园课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二十四节气"是极具传统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元素之一,以之作为切入点,在多途径丰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土及家长等资源,以主题活动形式开展节气活动,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幼儿的一日学习生活当中,让他们学礼仪、行礼仪,能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萌发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3.
家庭教育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一环,其传承侧重点是传统文化的行为系统。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主要表现在子女对传统文化行为系统的内化不足、家长传统教化意识的淡薄、亲子行为中传统家庭教化影响的缺失三个方面。为加强家庭教育的传统文化传承,我们应当转变家长的家庭教育时空内容观;将家庭教育传统文化传承的内容锁定在传统礼仪礼节及自立能力的养成上;突出家长的言传身教和传统节庆日的熏陶功用;加大国家对家庭教育文化传承的扶助力度。  相似文献   

4.
家长应在家庭教育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文章分析家庭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提高家长传统文化修养、提高家长的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度、借助新媒体做好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错误认知等方面,探讨家庭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5.
"国学"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传承着我们民族的优秀思想和文化传统。对国学同样有个"扬弃"的问题,要取其精华,弃其陈腐,坚持"拿来主义",尤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与时代精神与现代文明交融,使其焕发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课程游戏化的不断深入,我园秉承游戏精神,巧妙运用家长资源,和家长、幼儿踏上传统文化之旅,用脚步丈量家乡、感受非遗文化、体验传统节日、礼敬节气风物,让传统文化浸润校园,做新时代文化传承人。  相似文献   

7.
鲁迅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堪称是对传统文化继承的典范。任何一种文化,除了其具体的表现以外,还有其驱使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这就是一种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一种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8.
鲁迅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堪称是对传统文化继承的典范。任何一种文化,除了其具体的表现以外,还有其驱使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这就是一种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一种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9.
王平 《学周刊C版》2020,(12):100-101
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增加其对祖国的热爱,使其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与民族认同感。由此可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高中化学教学中,将化学知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十分必要,有助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其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相似文献   

10.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少数民族幼儿教育应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才能促进本民族幼儿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然而当前无论是少数民族幼儿园还是少数民族年轻一代的家长都盲目遵从城市主流汉文化,在教育内容与方式上没有体现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为促进少数民族幼儿民族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的形成,促进少数民族幼儿社会性的积极健康发展,少数民族幼儿园与家长应积极创设富有民族特色的教育环境,带领幼儿感受传统民族节日与风情,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教育活动,并在言传身教中培养幼儿具备本民族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1.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在各年级选编了大量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优质的作业在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方面发挥着穿针引线的重要作用。关于传统文化内容的作业设计思路有三:一是从“纵”的层面,引导学生追根溯源,探文化之源;二是从“横”的层面,引导学生思辨比较,寻文化之脉;三是从“越”的层面,引导学生亲历实践,承文化之魂。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中,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始终以其独特风采和巨大魅力闻名遐迩。孝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内涵丰富,天子诸侯卿士大夫普通民众等各色人物,于国于家于父母兄长于长辈上级于朋友同仁等各种关系,孝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世人眼里,以孝作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然而,在当今社会,不是最黑暗、最动荡、最贫困、最荒淫腐朽的时代,总之不是最坏的时代,却是最不孝的时代。因此,我们要把握孝文化的真实内涵,分析传统文化下对孝道存在的诸多误解,从而在现实动态下把握孝文化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国学经典的教育越来越成为教师、家长、学生乃至全社会热议的话题,"民族自信力的增强需要传统文化的复兴"、"(国学教育)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学素养和文化品位,给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等各种观点也从大小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在包罗万象的各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中,中华武术可谓独树一帜。吕墅小学在提出"武文化"课程构想后,整体构建"武文化"课程体系,以三大类课程统领,分年段设置内容。学校用心打造物型环境,铺设"五个一"平台,创生四种课型范式,优化多元评价方式,扎实推进"武文化"课程建设。从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层面的发展,全面彰显"武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北大教授张颐武在接受《新周刊》关于“贩卖中国:文化”的专题采访时抛出了新颖观点:“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要像重视孔子一样的重视章子怡,中国文化才会有未来。”这句话的内涵是很深刻。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带来政治、文化的全球化,西方国家借助经济上的优势,在文化领域不断扩张。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大众文化受西方文化的渗透,民族精神衰落,精英文化和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冲击;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又由于文明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受到西方标准和西方话语的制约。从西方反面经验和韩国的正面经验来看,我们的传统文化要想保持自己的特色,并迅速发展,大众文化的传播途径可能是最经济有效的,但是大众文化产品也只有包含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所以只有大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的文化才会有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16.
所谓“文脉”,即是在长期的文化史积累、传承过程中所形成并已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核”(如精神、境界、气息、品格,等等)。“文脉”既体现在思想和智慧的层面,又必须通过具体的形式表达出来,特别是在人格的形成、修养和提升中表达出来。正是因其借助于后者,“文脉”才得以薪火相传。一个民族有特定的文化传统,其中最核心、最精致、一以传之的就是“文脉”了,  相似文献   

17.
本世纪初,日本教育界提出了"传统与文化教育",取代了原来的"传统文化教育"概念。"传统与文化教育"比"传统文化教育"有更宽的视野,更深的内涵和更远的追求。它从过去、现代、未来相互联系的角度谋求文化的传承和创造,不仅重视从过去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而且重视现代文化以及可传承至未来的新文化的创造。也不仅仅局限于培养学习者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更重视在理解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文化创造力的培养。"传统与文化教育"的理念正通过一系列文化发展政策、课程改革措施以及地方和学校有计划的教育实践得以落实。  相似文献   

18.
问卷调查显示:小学生及其家长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普遍很强,但认知比较肤浅甚至混乱,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源与流、主流与支流、枝与干、精华与糟粕等方面认识不清.应增强小学生及其家长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需要"知所先后"地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身特性和合理内在逻辑出发,有层次性地传播传统文化;应适度改变当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过度文学化倾向,相应地纠正文化教育中的西方文学化倾向.  相似文献   

19.
问卷调查显示:小学生及其家长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普遍很强,但认知比较肤浅甚至混乱,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源与流、主流与支流、枝与干、精华与糟粕等方面认识不清.应增强小学生及其家长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需要"知所先后"地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身特性和合理内在逻辑出发,有层次性地传播传统文化;应适度改变当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过度文学化倾向,相应地纠正文化教育中的西方文学化倾向.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较多,比如传统节日中以身作则,传统艺术中浸润身心,传统游戏中醇厚品性。家长应该依据孩子天性和兴趣,恰到好处地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而外化于行,促使孩子们发生最接地气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