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做厨子不易     
袁鹰  潘国彦 《出版参考》2007,(1):43-43,46
1956年7月,《人民日报》改版,扩大版面.增加报道内容,并且在第八版上恢复副刊.副刊没有刊名.人们就称之为“八版”。我奉命担任八版主编。虽然我在上海解放前曾经在地下党领导的《联合晚报》编过几个月的副刊《夕拾》,又因中学时代就开始向上海的报纸副刊投稿,对报纸副刊似乎尚不陌生。但是彼一时此一时也,要编《人民日报》副刊,不免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幸而得到许多老中青作家的支持.出谋划策,提供稿件:当时受党中央委托主管报纸工作的胡乔木同志两次来文艺部作具体的指导.出了不少主意:加上文艺部的主要负责人林淡秋和袁水拍两位又都编过副刊.有他们坐镇把关.我也就不太快场了  相似文献   

2.
综观当前有些报纸副刊,读普遍反映“亲和力”不够,不能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鼓动人,激励人。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办副刊观念落后。二是副刊水平不高。许多副刊编辑的办刊水平至今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三是副刊稿件内容陈旧。副刊怀旧内容的稿件占据了大量金贵版面,如,写过往的陈年旧事多,写怀念父母、师友等故人的多,写现实生活的少。四是副刊版面形式呆板单一。除了散、诗歌就没有别的体裁,反映在版面上的就是上下左右几大块,老面孔,缺乏视觉冲击力。所有这些,归结到一点,是一些报纸对副刊的作用缺乏应有的认识,对副刊重视不够。这些年,各报重新闻轻艺副刊的倾向比较突出,把艺副刊当作“点缀”甚至搭头,轻视艺作品宣传人、鼓舞人、引导人、教育人的作用,忽视艺副刊拥有的庞大的读群和作群。有些从业人员片面地认为,只有新闻和理论才是弘扬主旋律,副刊是供休闲的附属品,甚至急功近利,觉得副刊不如广告“来菜”。  相似文献   

3.
龚琼 《新闻前哨》2001,(9):32-33
报纸在我国诞生以来,就有新闻版和专副刊版之.分。今天的专副刊除在取材上更加丰富外,在内容上越来越注意专题化,呈现出一种专题化趋势。 相对于新闻而言,报纸的专副刊是另一块天地。 副刊,在报纸的初期,地位不是很高,基本上是发一些凤花雪月的故事,或是一些无病呻吟的小情调、小情绪、小感觉,远离百姓生活,远离时代的风云巨变,远远不能像新闻一样介入到火热的生活中,甚至直接干预砚实生活,因此,有的人对副刊不屑一顾,称之为“报屈股”。在取名上也有歧视之义,副者副属也,次要也。 这个观念影响着很多人,直到现在在某些…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我写稿的范围比较广.既给国家的大报写,外地的报纸写,更多地是给西安、陕西的报纸写.也给一些企业的报纸写.如西安的民生报、海星报、唐城商报、外地的娃哈哈报等。 有人曾问我,老宿,你写稿算是多少有点名气的人,给那些小报写稿有什么意思?其实对于这些“企业报”我也有一个认识过程,给他们投稿也有多种原因。 过去我以为一些企业报从头到尾都是谈企业的事。写与本企业有关的文章。在我集报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企业报并不是那么回事,他们的三版、四版办得很活、很好.我也发现一些企业报的四版即文艺副刊版常有一些名人名…  相似文献   

5.
赵阳 《军事记者》2012,(8):26-27
俗话说:新闻拉人,副刊留人。副刊靠什么留人?生动的人物、曲折的故事、动人的情感……这些都不可或缺。但不管是刻画人物、讲述故事还是抒发情感.都离不开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鲁迅先生曾说.细节好像一篇文章的眼睛,以一目尽传精神。细节出来了.文学作品就活了,写人如见其人,写景如临其境。  相似文献   

6.
《军人与法》创办快19年了,19年来,这个园地从专栏、副刊到专版,赢得了一批批忠实读,吸引着许多作为之辛勤耕耘。《军事记》的同志要我说说怎样给《军人与法》写稿,作为一名创办并一直经营这“一亩三分地”的责任编辑,我求之不得。准确些讲,这个题目应该是“怎样给军报写法制新闻”.因为军报的法制宣传虽主要由《军人与法》专版承载,但该专版所承载的并不是军报法制宣传的全部。  相似文献   

7.
偏爱副刊     
于冠深 《青年记者》2009,(14):124-124
我之所谓副刊也者,是指报纸的文学副刊。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副刊议论不少。有论者著文,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文学的式微,报纸的副刊也衰落了,此乃新闻规律使然。诸如此类。单从现象入眼,有些报纸的确对副刊压缩版面,减少期数,甚或干脆取消。我认为这样做是一种失误。文学发展的轨迹,不是直线型的,有起伏乃正常现象。不是说文学就是人学?那么,也许可以这样认为:在人类消亡之前,而且文化素质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文学便不会式微,副刊不应该也没有衰落。  相似文献   

8.
我看副刊     
牧惠 《传媒》2001,(7):46-47
读彭燕郊先生《爱读副刊》,不禁也想写一篇关于副刊的文章。 我生长在广西贺县贺街镇这个小地方,读小学阶段几乎见不到什么报纸。开始读副刊,是考进中学之后。贺中那时已创办了近廿年,藏书好几万,阅览室里摆有十来份报纸。因为喜欢读书,除了没完没了地到图书馆借书外,课余喜欢去阅览室翻翻报纸。那时已是抗  相似文献   

9.
名副实不副到现在还有不少人把副刊称之为“报屁股”。有些副刊的编辑同志,听到这个不太雅的名字,就会有些不舒服,有一种低人一等之感,仿佛无端被人奚落了一通似的。我看问题出在两方面。言者是相沿成习,用旧的观点看新的报纸副刊;听者也是心中有鬼。副刊之被称为“报屁股”,也是由来久矣了。唐宋时代的“邸报”,大约还没有副刊,也决不会发表李白、杜甫和三苏的诗、或者柳宗元、欧阳修的散文小品。我国报纸最早的副刊,据说是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十一月一日,上海的英帝国主义者办的字林西报上辟了一版叫“消闲报”的副刊;三年以后,上海同文报也开辟了“同文消闲录”。名曰“消闲”,  相似文献   

10.
偏爱副刊     
我之所谓副刊也者,是指报纸的文学副刊.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副刊议论不少.有论者著文,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文学的式微,报纸的副刊也衰落了,此乃新闻规律使然.  相似文献   

11.
邓拓同志是我的福州同乡,又是高中同学,而且曾经一度同是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我和邓拓同志开始经常联系,是在一九五九年《光明日报》的《东风》副刊改版以后。由于我参加编辑《东风》副刊,曾向邓拓同志组稿,并请求他给予协助。在这中间,邓拓同志为《东风》写了不少  相似文献   

12.
最近十年,是建国以来报纸副刊发展最快的十年,形形色色的副刊争奇斗艳、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需要理论来总结,于是副刊研究的文章也应时而起。从数量上看,这几年发表在新闻业务刊物上探讨副刊的文章,以及在各种副刊研讨会、年会上交流的论文,少说也有二百篇左右。其中探讨副刊特征的文章尤为多见,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写这些文章的大都是有相当实践经验的副刊编辑,他们的感受和  相似文献   

13.
方晗 《新闻世界》2004,(12):70-70
为了适应市场,《巢湖日报》副刊推出一个新的专刊——《乡土》。报社领导决定让我来担任《乡土》版编辑,我也很乐意来做这件事。《乡土》版纯粹是巢湖土特产.完全围绕着巢湖做章。办这个版,对于我来说既是考验,也是锻炼。经过一番组织策划.一个散发着浓郁地方特色的版块——“乡土”从今年一月起与广大读见面了。  相似文献   

14.
读报随感     
(一)读报的异化曾几何时,读报的兴味改变了,过去读报总是先新闻版再看副刊,然而现在习惯拿起报纸先翻副刊再读新闻版.究其原因,大约与近年来新闻版上少新闻或新闻版上内容太枯燥、乏味有关.相比之下,副刊上文章虽不是新闻,但多少有新意,可读、耐读、耐咀嚼,有使人赏心悦目之处,也有使人留连忘返之笔.所以先看副刊再翻读新闻版,不也是一种读报方法的变化么?!  相似文献   

15.
涂渝 《新闻记者》2006,(11):7-8
1981年10月,我参加新民晚报招聘考试后正式调入副刊部工作。复刊伊始,指定我负责群众来稿和“灯花”专栏,从此开始了二十多年的副刊编辑生涯。 复刊之初.夜光杯的群众投稿每日高达200至300篇.8小时不停地“手不释卷”,地板上摞起厚厚的一大叠。但当时来稿质量不高,每日能选出的仅一两篇而已。后些年,媒体日多,群众来稿呈减少之势,至今百篇左右(现开电子信箱,各版面信箱中的来稿未计此数)。但今非昔比.如今因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来稿质量大增.每日里选出五六篇已是常事,所以已“不患寡”,而合格的稿件要排长队了。  相似文献   

16.
1957年春天,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杨刚因车祸受到剧烈的脑震荡,休养了几个月后,到报社来上班了。因为有脑震荡的后遗症——经常头痛,她在报社编委会中的分工有了一点变动,主要是负责审阅副刊大样。我当时是文艺部的一名年轻编辑,正好值班划副刊版样,经常送大样到她办公室去。这中间她曾精心修改过我写的一篇已经上了版的文章——涉及一个国际问题。那次我去取样时,她对我说:“你写的文章我改了一些地方。”我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细细看了修改之处,感到她改得好,有学问。 1957年9、10月之交的一天下午,我把文艺部领导(是林淡秋同志还是袁鹰同志看的,记不清了)  相似文献   

17.
与报纸和广播结缘1943年1月,在延安,我从中央研究院文化思想研究室(学术秘书,研究员)调到解放日报社副刊部做编辑。这是我做报纸工作的开始。那时我主要负责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国际知识等栏目的编辑工作,自己也写过百余篇有关的文稿,这些都是与当时的新闻报...  相似文献   

18.
黄啸 《新闻知识》2001,(8):12-13
做报纸,就像女人穿衣服,再好看的衣服,久了,就腻了,读者腻了,自己也腻了,老要想着翻新花样。副刊编了几年了,什么套路都试过了。生活副刊,主题副刊,话题副刊,专栏副刊……还是觉得欠活络,我有人有,不出彩。   有次几个编辑和作者在一起聊天,说想做个怀旧的专栏,比如写“北方的雪”,“同桌的她”等等,挑选文字比较经典的作者,做同题文,应该比较好看。越说越兴奋,因为是同行,比较有包装意识,就开始捉摸推出的形式和专栏的名字,一致认为不能太普通了,那就淹没了。   在起了无数个名字之后,我们突然想到了网络,…  相似文献   

19.
李文喜 《军事记者》2004,(12):48-48
偶读国学大师季羡林的《自传》,有这样一段话让我们这些靠汉语吃新闻饭的人震撼。大师这样写道:“我在这里提出汉语来.也许有人认为是非常异议可怪之论。‘我还不能说汉语吗?’‘我还不能写汉吗?’是的.你能说.也能写。然而仔细一观察.我们就不能不承认.我们今天的汉语水平是非常成问题的。每天出版的报章杂志.  相似文献   

20.
《人民日报》副刊杂文创办于20世纪50年代初,“文革”时期被迫中断,粉碎“四人帮”后恢复.当年,杂文被视为《人民日报》副刊的灵魂,发挥了一定的风向标作用,得到许多知名作家和学者的热心支持,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杂文作者.1990年创办的副刊杂文栏目“金台随感”,事实上成了全国报纸副刊的一个名牌栏目,刊发了不少精品力作,有力推动了杂文创作.我自1975年大学毕业起,30多年在文艺副刊编杂文、写杂文,亲历和推动了《人民日报》副刊杂文的繁盛.在30多年编辑生涯里,我经历了许多不平凡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