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关系思维视域中的教育“图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元对立思维、过程思维和关系思维对事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实现有不同的认识视角和处理方式,在关系思维的视野中,关系的存在是一种本体的、完整的和无条件的存在,其实现方式是二元而不两分,关联而不简单转换,超越而又包容的。从关系思维的角度理解,由教师与学生、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等基本关系构成的教育“图景”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
关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人们通常表述为:教育理论来源于教育实践,是教育实践的结果和客观需求;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中得到检验,同时发挥指导教育实践的作用,并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但是在现实中,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并不是像人们通常认识的一般融洽,二者之间常存在着“阻隔”的紧张关系,突出地表现为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主体之间的相互指责和抱怨。  相似文献   

3.
教育理论脱离教育实践实质是自身的理论与他者实践的脱离,教育实践总是一定理论的实践。由于教育理论自身性质和教育实践的复杂性,两者之间不存在对应关系,理论不可能为实践提供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教育理论对实践作用性质是多样的,具体分析,有利于全面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本然统一——从实践哲学的角度观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现实中人们探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多是从理论哲学的角度切入的,但这种角度不仅不会统一教育理论与实践,反而导致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分裂。教育理论和实践之所以分裂,是由于近代以来科学对实践哲学的僭越。在实践哲学视野中,理论和实践、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是截然不分的。因此,只有重新重视实践哲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才能复归统一。  相似文献   

5.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实中,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关系或相互脱离或仅仅是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本文在分析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内涵及其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教育理论实践化、教育实践理论化、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本土化,使二者关系达到和谐、融合的理想。  相似文献   

6.
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是教育哲学的永恒主题,也是当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对生活与教育的辩证关系做哲学思考的基础上,以期为人们寻找摆脱当前教育生活困境的教育救治之道提供一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理论脱离实践”的背后──关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反思湖南师范大学石鸥理论与实践或实际的关系是当前教育科学中一个极敏感的问题。观今日教育领域,较普遍的认识是:教育理论空洞陈旧,严重脱离实践;较之于现实,教育理论特别显得无力和无用,反过来,人们将实...  相似文献   

8.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这一论题从教育理论角度阐发较多,而从教育实践一方立论较少。教育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谈问题多,分析原因少”;“摆现象多,揭示本质少”;重经验交流,轻理论学习;重实用技能,轻理论素养等现象,无一不是教育实践脱离教育理论的反映。因此,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的有效结合也应是教育学术界“结合”论题的重要方面。教育实践主体对教育理论有以下认识误区:教育理论应与解决所有教育现实问题相联系;教育理论不能拿来就用;经验远比教育理论有用。教育实践主体要走出认识的误区,不再由于对教育理论的片面、狭隘认识而否认教…  相似文献   

9.
反面激励对学生具有特殊的教育功效,而歧视学生为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所不容。由于对二者缺乏辨析,人们对反面激励认识模糊,对于它的运用更是不置可否。下面就二者的关系略陈管见,以扣清音。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萦绕着教育教学的适切发展。缺少理论的定位,实践无从找到内在萌发的根基;缺少实践的应答,理论无从彰显生命的本性。由于理论自身的不成熟性,造成教育教学中理论宰制化统摄、实践疲软化乏力的实然表征。突破传统逻辑范式,寻找具有价值倾向的"教育实践理论"的范式整合是搭建教育理论此岸通向教育实践彼岸的津梁。  相似文献   

11.
生命、生存和生活的内在联系和不可分割性,构成了人的一生,是人生的全部内容。人的生命在本质上是生命、生存和生活所构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的内在规定,决定了以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为基础的“三生教育”必然是贯穿人一生的教育。“三生教育”把教育与人的本质、人的生存和发展联系起来,已经反映和遵循了教育本质的内在规定性。因此,“三生教育”的本质也是一种完善人的生命,促进人的生存、生活与发展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从生活视角看现代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教育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教育过程内含于生活进程中,并与人的生活相始终,现代学校教育在现代工业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烈推动下,以科学知识的灌输为中心,崇尚教育为生活做准备,造成学校教育目的,内容和过程疏离了人的真实生活,终身教育的旨趣在于打破教育与生活相疏离的状况,它把教育的对象,内容,手段和过程与人的生活整合起来,生活既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归宿,人在生活中得到教育,并伴随一生,生活在终身教育中得到改善,并不断走向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13.
休闲与教育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历史嬗变过程。在古希腊时代,受博雅教育思潮的影响,它体现为教育即休闲。在工业社会,受经济变革和工业发展的影响,它体现为教育为职业工作做准备。在后工业社会,出于对生命本真的考虑,人们重新审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体现为教育为休闲生活做准备。目前教育尚处于为职业工作做准备的阶段,未来社会变化世界中的学校教育,应当确立为休闲生活做准备的教育理念,系统地设计学校教育的课程,引导学生追求优质的休闲生活。  相似文献   

14.
武陵地区土家族独具特色的巫文化经典——跳丧,体现了土家族开朗的民族性格、良好的心理素养、乐观豁达的人生观、友好的民族关系、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特殊的教育功能和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盛宴等精神意蕴。  相似文献   

15.
李朝军 《培训与研究》2007,24(6):97-98,114
存在主义反映了当代社会物质与精神发展的失衡及其对人的消极影响,它关注人存在的严峻状况和条件,重视现实人生,注重人的自由发展和人与人之间民主对话关系的构建,是现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的人本主义哲学流派。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对我国当前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和师生关系等方面有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6.
培养特定政治制度所要求的、具有适应和参与一定政治生活的政治素质的人,使他们能按照特定社会的“主流政治”的要求去思考和行动是当今教育的一大重要任务。本文通过探讨法制教育的三大政治教育功能,说明法制教育可以通过揭示法律和政治的特殊关系,使受教育者特别是大学生理解法律对政治关系、政治行为、政治问题有协调、规范和解决的作用,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进而影响自己的政治生活,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相似文献   

17.
道德教育所要回归的生活世界是充满意义的世界。行走在意义世界中的人是道德生活的主体,并在道德生活的实践中追求超越。正是基于道德生活本身的意义性,道德教育有意义既具有个人价值又具有社会价值。有意义的道德教育是内在于生活的道德教育,以生活这本大书为教材,利用丰富的生活资源,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为了生活而教育,使道德融合于生活,从而实现过一种有道德的好生活。  相似文献   

18.
The importance of non-school educational stimuli which arise in “normal” everyday life (mainly through experience and “learning from life”)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such stimuli to the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of young people are often underestimated.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the widely differing casual educational structures in family and peer relationships is often not fully appreciated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until such structures are combined with formal school education. So far, researchers have only just begun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informal education and to venture beyond the “traditional” limitation of empirical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Germany to formal, institutionally organised education and competence acquisition processes for pupils. In recent years, attention has not only been directed towards the family as an independent place of education—studies have also focused on real life informal interaction situations in peer relationships and their importance as significant educational factors in the context of unsupervised child daytime activities. The researchers tend to regard the family as a “different type of educational sphere” and peer relationships as social interactions between equals with considerable educational potential, involving social and cultural exchange processes which constitute “everyday education” and which differ in their effects depending on the milieu. In view of the enormous differences in the way in which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are integrated into family and peer-based everyday situations, it is important to point out the high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of family and peer relationships for informal education, and this must always be analysed in relation to the social milieu of the family of origin and the type of school attended by the young people. The existing research initiatives and results are discussed here in relation to various research questions. The varied considerations in relation to the significance and impact of peer relationships and the existing approaches adopted in research serve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further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these desirable new directions in research are then discussed from a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19.
河洛地区民歌不仅反映了河洛地区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而且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文化教育、历史变迁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从对河洛地区文化环境的角度,探索和分析河洛地区民歌的音乐形态特征及其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20.
The number of young people progressing to higher education (HE) in Ireland has grown significantly ove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but inequality of access and participation remain a major policy challenge. This article sets out to explore the factors which impact on levels of participation in HE by young people from lower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s, based on interviews and focus groups with 70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nd 25 parents in three case-study locations. In line with previous research, we found that financial considerations continue to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decisions about whether to go on to higher education. The findings in relation to young people’s aspirations and orientations to HE present a more complex picture. While 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aspired to go on to HE, this was countered by a lack of confidence in relation to certain aspects of college life, both social and academ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