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文艺复兴运动时期,荣誉观强调的是一种个人荣誉,它是此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一种重要表现,是其内涵之一.荣誉在此有两层涵义,从表层意义上理解它表现为人们对声誉、名望的追求;而深层次的理解则是人们对自身内在道德崇高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一个有道德的人,该不该追求个人名利呢?或者说,一个人追求个人的名利,是不是“有道德”的呢?按照“常识”,我们通常会对这两个问题给出否定的答案。受传统德育思想的影响,许多人一直反对任何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的名利意识与诉求。笔者认为,这是有违人的社会生存规律和道德成长规律的。这样做并不能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反而可能使他们丧失对某些不健康思想的抵抗力。要想真正提高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选择力,就应该正确对待青少年对个人名利观的追求,培养青少年正确的名利观。  相似文献   

3.
人有能力追求财富和荣誉,是好事,并非坏事.但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名利之欲膨胀,违背道德,触犯法律,就将有害于社会.仗义疏财,是大智慧;见利忘义,是无耻之徒.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要有勇气回报社会,国家也要表彰他们的善举,把财富转化为荣誉,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设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职业道德是特殊的社会行为规范,是人们在从事正当的社会职业过程中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它与人们的职业内容和职业要求相联系,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道德要求。正如医生有医德,教师有师德一样,图书馆工作者也有其自身的职业道德规范——不为名利,甘为人梯,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5.
道德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为了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依靠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所维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以善和恶、荣誉和耻辱、正义和非正义等作为评价标准,并逐步形成一定的习惯和传统,以指导或控制人们的行为。道德作为一种概念,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中国古代,“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或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的准则、规范。我国现在的学校与社会的道德教育目标,是通过道德规范,通过内涵丰富的综合性的道德教育,培养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道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并不是完全同步的,有滞后和超前两种情形:一般是旧的道德观念不可能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而立即消亡,以至变为束缚人们思想的精神枷锁,成为社会政治  相似文献   

6.
前苏格拉底时代,荣誉观已是哲学领域里一个重要的命题。在神话和宗教中,荣誉被看成是一种职责和权利,而正义和秩序是取得荣誉的前提,追求荣誉又是灵魂得救的一条途径。毕达哥拉斯将追求荣誉与灵魂净化联系起来,对社会道德的提升是一种推动。赫拉克利特则以斗争、运动和精神不朽等哲学命题论证了荣誉,使希腊人的荣誉观开始走上了真正的哲学之路。荣誉观的发展对希腊社会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古时孔子的思想要求人们"克己复礼","吾日三省吾身",老子的《道德经》提出当"贵质朴","轻名利"。传承整个的历史文脉,不难看出道德教育始终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向上,但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道德教育刻不容缓。本文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谈起,通过多角度的分析,对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道德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道德情感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情感,是人类道德心理中最深沉又最活跃的内容,同时又是人们完善自己的一个方面。道德情感对于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正确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认识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对于我们个人的身心发展及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荣辱观是伦理学中一个重要的道德范畴。是社会舆论对人们进行行为调节的道德评价的重要手段。一个人以什么为荣,以什么为辱,如何评价行为的荣辱,这就构成了一个人的荣辱观。所谓荣辱观就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从主观上讲,荣辱是指个人对自己行为的社会价值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从客观上说,荣辱是指社会对个人行为的社会价值的肯定或否定的赞扬或谴责。荣辱观不是抽象的,永恒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阶级、阶层,甚至不同的职业中,都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例如,奴隶社会的贵族将奴隶制、等级制当作荣耀评价的标准。封建社会的地主阶级将忠君、门第、权势当作尊严和光荣评价的标准。而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用金钱的多少来评价荣辱。一般而言,每个历史时代人们的荣辱观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道德规范的制约,道德提倡的行为是光荣的,道德不允许的行为则为耻辱的行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以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为标准的,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进步多做贡献作为最大的光荣,把损害人民利益,损害社会文明和进步作为最大的耻辱。社会主义荣辱观主张个人荣誉同集体、国家荣誉联系在一起。集体、国家荣誉高于个人荣誉,需要每个集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而个人的...  相似文献   

10.
今年,在我省试点班课程中,开设了《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这既使此类考试课程体系更加完善,也为学生提高思想素质进而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创造了条件。这一课程体现了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结合,它可以使道德和法律在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中取长补短,更好地发挥道德和法律在培养人、塑造人中的作用。所谓道德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如课堂教学、舆论宣传、榜样示范等)向人们传授道德知识(包括道德原则如集体主义、道德规范如为人民服务等、道德范畴如义务、良心、荣誉等),使人们提高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增强道德信念、强…  相似文献   

11.
一、与名利财物“远距离”与名利财物“远距离”,要求班主任追求做人清廉。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希望教师们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  相似文献   

12.
仔细思考"道德银行"这种做法,你就会觉得有些不寒而栗——道德竟然可以存储起来以后"吃老本",可以换取评优树先,换取各种荣誉称号……道德如果和名利扯上关系,用存储的"道德"来换取名利,让孩子们在虚伪的道德后面攫取自己的名利,我们的教育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13.
追问五:拔高道德要求,是人抑或是神?牵强意义关联,忸怩岂是美态?——要有烟火之味,要有生活气息。清新自然,努力回归本真。教师是站在关心孩子的位置上的人,在引路或指引方向的思想中包含了一种留心和鼓励意义的牵手。——马克斯.范梅南  相似文献   

14.
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当今中国,道德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道德滑坡"、"道德爬坡"、"道德紊乱"、"道德冲突"等等,成为人们经常论议的话题。本文就道德冲突问题谈点看法,以期把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从而推动我国的道德建设。一、道德冲突的客观性道德冲突是一种客观现象,这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是存在的,只是具体的内容和形式不同而已。道德冲突既可以表现在不同道德思想、道德理想、道德基本原则方面的冲突,也可以表现在不同的具体道德准则和道德行为上的冲突。就我国当前道德冲突来说,其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突出的有:其一,不同阶级道德之间的冲突。在当代中国不同阶级的道德冲突中,有两组阶级道德冲突特别激烈。一是无产阶级道德与资产阶  相似文献   

15.
在中华民族思想史上,“道德”一词,不仅是指用来约束人类的行为合乎理,利于人,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规范,而且还指个人的思想品质、个人修养达到的境界。我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道德就是指一定社会用以调整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它是一种善恶评价,一种行为标准,既表现为道德心理和意识现象,又表现为道德行为和活动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一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就是中华民族优良思想文化传统的核心。人们说,“中国传统哲学是伦理型的”。这应当被看作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优点,而不应被看作是一个缺点。有一种看法认为,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伦理道德都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因而是保守的,是不能继承的糟粕。这种观点,既不符合事实,也是极端有害的。历史的发展说明,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  相似文献   

17.
刘迪 《学子》2014,(5):112-112
正一、前言在本质上,法律属于一种国家意志,是一种意志的具体化形式,在同一个国家中人民都需要遵守一样的法律制度。而相应的道德是属于人们的一种思想意志,人们的观点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其对道德的观念和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道德是自由的,不是强制性要求每个人都遵守的。从主观的角度来看,法律是统治阶级的一种国家意志的表现,从客观来说,法律是根据该国家的经济物质和社会文化条件所共  相似文献   

18.
傅雷不仅是一位翻译巨匠,而且是一位对道德培育有着独到见解的实践者。他的道德培育思想是以培养“先为人,次为才”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观。而在《傅雷家书》中所体现的有关爱国主义、名利观、道德行为训练,劳逸结合以及自我教育等方面的道德培育思想,对培育具有心系祖国、胸襟开阔、知书达礼、身心健康、大勇若怯等道德品质的当代大学生并使其真正树立“先为人,次为才”的道德观来说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一"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千百年来,人们始终为名利而忙碌、奔波,为名利所累,甚至所害。这个世界上,有没有淡泊名利、心存高远的人?我相信是有的。但大多数人都无法摆脱名利的困扰,因为,大多数人在追名求利的过程中并不是被名利所苦,而是被生计所累。  相似文献   

20.
一、荣辱观的基本内涵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看法,它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人生观、道德观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荣誉是人的道德行为受到社会上人们的褒奖,在内心深处产生光荣自豪的情感;耻辱是人的行为受到社会的谴责和厌恶,在灵魂深处产生的内疚和耻辱的心情。人生的目的不同,道德评价标准不同。荣辱的标准也不同,即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荣辱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