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婴儿的成长中,母亲是婴儿的主要抚养者,是对婴儿的生存、发展第一重要的人。父亲与婴儿接触时间相对比母亲少,为此有人认为养育孩子是母亲的职责,这是片面的。 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父亲是婴儿游戏的伙伴。婴儿出生后,母亲承担着照料、抚育婴儿的任务,父亲则更多地和婴儿玩耍。不少父亲抱起婴儿,把孩子举得高高,放下,再举过头顶,通过身体运动和孩子接触。父亲常常逗得婴儿“咯咯”大笑,帮助婴儿四肢运动,锻炼身体。父亲与孩子的游戏,动作幅度大,并且带有刺…  相似文献   

2.
父亲是孩子最好的玩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父亲是婴儿游戏的玩伴。婴儿出生后,母亲承担着照料、抚育婴儿的任务,父亲则更多地和婴儿玩耍。不少父亲抱起婴儿,通过身体运动和孩子接触。父亲常常逗得孩子“咯咯”大笑,帮助婴儿四肢运动,锻炼身体。父亲与孩子的游戏,动作幅度大,并且带有刺激性,而母亲与婴儿游戏更多的是语言性、教导性,父亲对婴儿动作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父亲是诱导婴儿积极情感的源泉。由于父亲创设的游戏具多样化和重复性,能诱发婴儿兴趣,使婴儿感到高度的兴奋性欢乐,游…  相似文献   

3.
0~6岁是儿童身体动作发育的重要时期,养成运动的好习惯不仅会使孩子的身体更加健康有活力,也会对孩子的脑智发育、自我概念、社会交往、意志品质等产生显著的影响。春天到了,老师每个周末都建议小朋友多出去参加体育运动,可是还是会有很多孩子两天都宅在家里,与手机、i Pad等电子产品为伴。  相似文献   

4.
在今天的美国,家庭中父母都在孩子身旁的情况正日益减少。马里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即使父亲不住在家中,而孩子们与父亲交往的增加,也会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并且较少发生行为方面的问题。据该研究小组的布莱克博士说:“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父亲的影响可以使孩子们较少发生各种问题。”布莱克和她的同事对175名三岁的黑人美国儿童进行了调查,他们发现,这些孩子的母亲大多数都靠领取社会救济为生,其中有73%的这些孩子的母亲说,孩子的亲生父亲至少一个月来看一次孩子。研究人员还观察了孩子与他们的亲生父亲一起玩闹嬉笑…  相似文献   

5.
母亲给人以生命。母亲与孩子是世界上最基本、最自然、最普通的一种组合。母亲生 儿育儿,把孩子抚养成人,孩子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母亲的影响,无论母亲们是否领悟到自 身角色的重要,是否自觉地履行做母亲的义务,这种影响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  在身体方面:从生命刚刚开始孕育,母亲就与胎儿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联系,母亲和母 乳是为胎儿和婴儿提供营养的唯一的最佳的源泉。而如果母亲在怀孕期和哺乳期身体欠佳, 便会使孩子出现营养不良,身体发育受到影响。母亲的喜怒哀乐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也有着直 接关系。一些专家曾用超声仪器观察…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重庆市5所普通高中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高一新生在心理适应性上存在性别差异;高一新生在父母教养方式上存在性别差异;父母拒绝否认式以及惩罚严厉式教养方式易导致孩子身体与体育竞赛适应性、陌生情境与学习情境适应性、考试焦虑情境适应性、群体活动适应性都较差;父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式教养方式使得孩子"身体与体育竞赛适应性"较差,而母亲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式的教养方式使得孩子"身体与体育竞赛适应性"、"陌生情境与学习情境适应性"、"考试焦虑情境适应性"、"群体活动适应性"均较差。  相似文献   

7.
在城区亲子园的活动中,90%甚至100%的全是母亲、祖辈和保姆在带孩子参与。由于母亲、祖辈和保姆都不具备男性的力量和品质。使得孩子们变得胆小。摔一下就没完没了地哭。就是让孩子在一个30公分高的小墩上走,家长们都要小心翼翼地扶着,没有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勇敢、坚强消失了,孩子们看不到父亲勇敢的榜样,也体验不到男性的力量和速度。看到家庭教养中出现的偏离。我们感到父亲不参与育儿是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由于父亲、母亲参与孩子游戏的类型不同,父亲、母亲提供给孩子的情绪情感体验不同,父亲、母亲与孩子建立的亲子关系不同,父亲、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大小不同,在研究中发现父、母亲参与亲子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的自我发现,可以提高孩子玩游戏的兴趣,促进他们良好情感情绪体验,为提升孩子的幸福感,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亲应该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孩子的养育,多与孩子接触,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孩子们是通过各种游戏学会生活、劳动及与成人交往的。在空气新鲜的地方做游戏,如打球、跳绳、捉迷藏、跳格子、互相追逐,等等,有助于发展孩子们的灵活性、速度和耐力,能够促进他们身体的发育和成长,同时还能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在进行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如果家长能亲自参加孩子们的游戏,那就更好了。学龄前儿童跟家长一起做游戏就比较容易掌握各种动作。大人能教会  相似文献   

10.
育儿资讯     
《母婴世界》2013,(10):68-68
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力水平更高 心理学专家认为,由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力水平更高,他们在学校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也容易成功。父亲在育儿的种种方面都优于母亲:在教育内容上,父亲的知识面一般广于母亲,在拓宽孩子视野、丰富孩子知识上就稍逊一筹了;在生活习惯的培养上,父亲教育孩子要独立、果断,要具有勇敢精神和冒险精神,而母亲总想保护孩子,使孩子更柔弱、更胆小一些;在教育方式上,父亲对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态度一般都比较强硬,而母亲则时常心软。  相似文献   

11.
小班幼儿正处在身体动作快速发展时期,他们是在“撒欢”中锻炼,获得身体动作协调发展。然而,在幼儿园中,老师们为了避免孩子摔跤,在组织活动中,教师的组织方式,往往都是带着孩子一起活动,而很少放开手脚和孩子一起活动。  相似文献   

12.
父亲要重视对孩子的管教,学会怎样去惩罚孩子,但不要体罚他们。多数孩子一听到父亲的管教就联想到惩罚。他们认为父亲是迫使他们为做错事而受苦的人。虽然不是每个父亲都如此,但绝大多数的父亲都是只负责“管”的责任,而忽略了“教”的责任。有一些父亲根本不参加儿子的管教工作,把孩子小时候的管教责任完全推给了母亲。对于中国家庭中的父亲而言,如果当父亲把管教儿女的责任全交付给母亲时,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摩擦就会增多,没有父亲帮助,她极难克服这些摩擦。为了孩子,为了妻子,为了  相似文献   

13.
智力来自母亲情感来自父亲孩子的智力来自母亲、情感来自父亲,这一最新研究结果将挑战传统观念。传统的观点认为,男性更具逻辑推理能力,而女性较具直觉和情感。但剑桥大学的研究者却发现,母亲基因在孩子大脑的发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父亲基因是影响孩子情感和性格的...  相似文献   

14.
一调查显示,母亲是家庭教育的最主要实施者,决定着孩子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式。但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当代母亲教育观念存在一定偏差,育人素质亟待提高。首先是母亲们普遍忽视品德发展、人格培养、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教育。在对孩子的品德发展、知识教育、交往能力、身体健康、个性培养等几方面进行评价时,母亲们不约而同把学习成绩排在第一位,比例达65%,道德品质排在第二位,占22%,个性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分别排在第四、五位不足10%;在对待孩子的错误时,仍有30%的母亲采取指责批评、打骂挖苦或无所谓的态度;在和别家孩子对比时,64%的母亲不如意、自卑或者存有嫉妒之心。  相似文献   

15.
父爱为何能为孩子的智商加分1.与性别的性格特征有关。母亲常以自己的女性特征,如感情细腻、性情温柔等来影响孩子,其中不可避免地包含了某些个性弱点。父亲则不同,显示出的多是勇敢、坚毅等男性特征。2.体现在教育方式与方法上。一般来说,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更强的目的性。想要培养孩子哪些品质,发挥孩子哪些方面的才能,父亲大多心中有数,并有具体的计划。而母亲在这方面就要差一些,虽然她们大多数对孩子都怀有较高的期望,但在实际教育中,往往显得被动、盲目,缺乏针对性与计划性。父亲的要求多数较为严格,常常鼓励孩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由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他们在学校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更容易成功。这是因为同在一个家庭,面对同一个孩子,父亲母亲两个大人的家庭教育存在着许多细微的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父亲比母亲有更强的目的性。那些宁愿在家里照顾孩子的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更强的目的性。想要培养孩子哪些品质,发展哪些方面的才能,父亲心中一般都是有计划的。该怎样做,需要些什么条件,是比较明了的,而母亲在这方面就要差一些。大多数母亲对孩子都是有较高的期望值,但在实际教育中,母亲往往显得无计划。2.父亲偏重…  相似文献   

17.
合家欢游戏     
目的:发展幼儿手臂划力和灵敏的动作。准备:6米长的软垫(每组一条)。玩法:父母分别站在赛场起点和终点。先由父母双手往身后落地,成支撑动作。臀部落地,双腿曲膝;孩子腹贴父亲双膝,双腿夹住父亲身体,双手划动做鸭子划水动作。父亲靠双手撑力向终点前进。母亲在终点外以同样  相似文献   

18.
<正>一、故事情境小姚,女,初二年级学生,身体发育正常,无重大疾病史,家庭无精神病史。母亲病故,父亲又娶妻建立新的家庭。父亲工作很忙,在物质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的需求,用这种方式来表示对孩子的关心和疼爱。当发现孩子在校出现问题时,有时能与孩子谈心,有时处理问题态度粗暴甚至打骂孩子。该生与后  相似文献   

19.
一、幼儿家庭学习活动的内容幼儿家庭学习活动的内容包罗万象,只要是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各种知识、技能,父母都可以让孩子学习。既可以让孩子了解有关社会、自然等方面的粗浅知识,也可以让孩子掌握一些语言、音乐、美术、体育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例如,在一个大家庭中,如果孩子的父亲是上海人,母亲是广东人,祖父、祖母是福建人,那么,成人就可以让孩子在学会讲普通话的基础上,学习这三种方言,以丰富孩子的语言学习内容;在一个核心家庭中,如果孩子的父亲是交通警察,母亲是医务工作者,那么,家长就可以通过交谈,把遵守交通规则、预防疾病等方面的知  相似文献   

20.
刘强 《家庭与家教》2003,(10):24-25
父亲的教育方式与母亲全然两样。比如考试,每次考试后,母亲关心的往往是分数,是孩子在班里的名次;父亲关心的则是孩子的考试水平,有没有受到紧张心理的影响。孩子考得不理想时,母亲的常见反应是要孩子缩减游戏活动时间,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功课上;父亲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