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酸雨的概念酸雨是近几十年来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但人类早在1872年便发现了酸雨。所谓酸雨,简单的说就是呈酸性的大气降水。它是由大气中的SO2和NO在阳光作用下,经光化学氧化作用.和水汽结合后形成的。酸雨中的酸生要是硝酸和硫酸。这些强酸在雨水中解离,使雨水的酸碱度下降。一般将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之为酸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酸雨的报道。联合国于1977年承认酸雨后于全球性污染问题,1979年在日内瓦由东西方34个国家签署了一项控制远距离“越界”空气污染条约。1982年在瑞典还专门召开酸雨问题的国际会议。近…  相似文献   

2.
对人教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下册“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实验材料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在实验探究中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以及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对空心菜发育生长及钙、铁、铜、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酸雨对空心菜发育率影响不大,模拟酸雨使空心菜中钙、铜的含量随酸雨pH值减小而下降。空心菜中铁含量随酸雨pH值减小而升高,而各处理组空心菜中镁的含量差别不大,表明空心菜对镁的吸收不受酸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酸雨”是一种影响很严重的环境污染。人们通常把pH值小于5.6的降水称之为酸雨。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等气体。酸雨不仅会烧坏树叶,腐蚀建筑设施、破坏生态平衡,酸雨还会渗入士壤,而使其土壤酸化,由此,危害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酸雨若注入江河湖海,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会危害人体的健康。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模拟酸雨对土壤酸化及杜仲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一个生长季中,在1100mm酸雨淋溶下,pH 3.5~5.6酸雨对土壤pH值及根系生物量影响不大,而pH 3.0及2.5处理组根系生物量分别降低12.5%和43.4%。同时,土壤A l∶C a值与杜仲总生物量无显著相关性,酸雨pH值与杜仲总生物量及绿原酸、桃叶珊瑚甙和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短期胁迫下,酸雨对杜仲叶的生理生态效应是导致杜仲生长和药用有效成分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而酸致土壤酸化除强酸雨(pH 3.0、2.5)外,其余酸雨处理对其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分别用pH为2.0、3.0、4.0、5.6模拟酸雨对小麦幼苗进行急性毒理实验,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幼苗体内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pH在3.0左右时,小麦幼苗的CAT和SOD活性最高;在不同酸度的模拟酸雨的胁迫下,CAT和SOD活性的剂量效应关系曲线为单峰曲线,其峰值可以认为是小麦幼苗对酸雨中毒反应的阈值.结论:不同酸度的模拟酸雨对小麦体幼苗CAT和SOD酶活性有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探究酸雨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的实验是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材中的关于探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方面的极具代表性的实验。此实验操作简单,趣味性强,联系生产实践紧密。同时它包含了生物实验中的两大核心要素:设置横向纵向对照和设置多层重复组;锻炼了学生设计对照表格以及绘制柱状统计图进行分析比较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探究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紧扣教学内容,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的一种自主学习活动。它使学生由被动、消极学习转变为积极探索、主动学习,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探索精神十分必要,更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是一个以环境问题为背景的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拿出解决假设的实验方案,同时促进了学生环境意识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门波 《化学教学》2004,(1):33-34
1 问题的提出 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地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类创造了空前的物质财富,与此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导致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pH值(2.0,3.0,4.0,5.0,5.8)的模拟酸雨胁迫1,3,5 d及恢复处理3,5 d后对洋葱根组织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过氧化氢酶活力在胁迫早期表现为诱导而后抑制,随即达到平衡;酸雨胁迫初期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pH低于4.0的胁迫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均显著下降;丙二醛含量在受胁迫全程都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1.
通过盆栽绿豆试验,研究了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处理土壤对绿豆植株某些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模拟酸雨pH值的降低,叶片出现了皱缩、白色斑点、萎蔫等伤害症状;绿豆叶片的大小、株高、植株鲜重均明显受到了抑制;叶片叶绿素的含量略有增加;当酸雨的pH值为2.0时,植株表现出全部萎蔫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黄飞 《中学生物学》2020,(10):42-44
以"模拟酸雨影响种子的萌发"为例进行创新教学设计,通过课堂拓展实验,丰富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从而多维立体地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是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中的一个实验,该实验以废电池的危害为例,说明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形象地模拟酸雨的形成和危害,笔者设计了模拟酸雨的实验装置,并参加了2009年江苏省化学优质课比赛,受到了听课专家的好评。一、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广口瓶中放置2朵花,1朵是红色的鲜  相似文献   

15.
杨武 《生物学教学》2012,37(1):53-54
本实验探究了模拟酸雨对灰藓(属于藓类植物)叶绿素、可溶性糖、丙二醛、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酸雨污染是环境保护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为了具体了解洪江区酸雨污染的程度,深入探究酸雨形成的原因,培养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中山路小学搭建起科技活动的平台,建成了“红领巾酸雨监测站”,成立了酸雨监测小组,在环保专家和学校科技老师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17.
酸雨是当今世界非常关注的重要环境主题之一,当酸雨的降落对自然界水体造成威胁时,水体也由于自身的化学组成可以对酸雨产生自然的抵抗作用。本实验借助EDISON数字化实验装备中的pH传感器对不同水体对酸雨的影响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对雷雨是否是酸雨问题,几乎所有可搜索到的中学化学教学案例都认为不能称为酸雨。对此问题。从理论、实验和实践活动三个层面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煤、石油等化工燃料的大量燃烧,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的SO2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大气中的SO2一部分被绿色植物吸收,另一部分则与大气中的水结合,形成H2SO4,随着降水落人土壤或水体中(即酸雨),以硫酸盐的形式被植物的根系吸收.下面以简单的模拟实验来证明酸雨对植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