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核准,我省2007年起普通高校招生实行新的高考方案,现根据《广东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普通高考改革方案》,结合我省招生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第一章考生报考和考试科目第一条考生按文科类(含外语类)、理科类、体育类、音乐类、美术类进行分类报考。报考文科类的考生不得兼报理科类,报考理科类的考生不得兼报文科类。报考体育类、音乐类、美术类的考生可以兼报文科类或理科类。第二条文科类考生考试科目:语文、文科数学、外语、文科基础为必考科目,选考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考生考试科目组为“必考科目 选考科目”,其中选考科目可在考试时间不冲突的情况下,选考1-2门考试科目,组成1-2个考试科目组。即选考历史的考生,可再加选思想政治或地理,但思想政治和地理不能同时选考。理科类考生考试科目:语文、理科数学、外语、理科基础为必考科目,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考生考试科目组“为必考科目 选考科目”,其中选考科目可在考试时间不冲突的情况下,选考1-2门考试科目,组成1-2个考试科目组。即选考化学的考生,可再加选物理或生物,但物理和生物不能同时选考。体育类考生的考试科目:在文科类必考科目(即语文、文科数学、...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决定从1999年起,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入学考试中推行“3+X”科目设置方案。“3+X”科目设置方案的意思是什么呢?“3”就是指参加高考的每一个考生必须参加语文、数学、外语3个学科的考试;“X”是指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或综合科目,这些科目是考生的选考科目,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高等学校或专业的要求选考一科或几科。按照“3+X”科目设置方案的要求,生物学科从1999年起开始成为一些参加高考考生的选考科目或选考内容。1999年广东省高考率先实行了“3+X”…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对高考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改革,推行“3 X”方案。“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为每个考生必考科目。“X”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科或“综合科目”,为选考科目。“综合科目”又包括“理科综合”(理、化、生综合)、“文科综合”(政、史、地综合)或“  相似文献   

4.
《政治课教学》2015,(Z1):12
怎样选报选考科目?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根据拟报考学校专业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个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科作为选考科目,每科至多参加2次考试。选考科目为什么既考必考题又考加试题?作为高中学考,该科目考生只需考必考题,必考题考试内容为该科目必修内容。作为高考选  相似文献   

5.
今年4月,教育部批准了山西、吉林、江苏、浙江四省2000年进行“3 X”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试点,并同意“X”部分为“综合科目”,从而形成了“3 综合”方案。山西省是“课改”、“考改”“两改”接轨的唯一省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教育部考试中心将依据新课程方案试验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为山西省单独命题。“3”仍指语文、数学、外语,为每个考生必考科目;“综合”分为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文科综合含历史、政治、地理,理科综合含物理、化学、生物。文科考生选考文科综合,理科考生选考理科综合。语文、数学、外语,要发挥其工具学科的作用,强调其基础性、通用性和工具性,突出综合能力和素质要求。这3科考试改革的具体思路和规定是:1.语文,注重言语操作的实用性,扩充言语运用的考核项目,在材料选择方面,力求更能反映时代特点,适当减少题量,增加考生的思考时间,更好地进行思维  相似文献   

6.
信息波     
今年,江苏高考实行“3+2”模式,最近,江苏省教育厅关于2003高考新方案也正式亮相。按照新政策,今年江苏的考生除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必考外,应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考试科目。考生在填报有关高校有学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的志愿时,应有1门选考科目  相似文献   

7.
2020年开始实施的高考选考科目要求“3+3”模式,有效解决了原有“3+3”模式存在的物理弃考问题,“3+1+2”模式则通过设置首选科目的方式基本解决了物理弃考问题。然而,“3+1+2”模式衍生出来的化学弃考问题压缩了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四个学科门类部分专业类科学设置选考科目要求的选择空间。《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则在整合两种模式选考科目要求的同时迅速解决了化学弃考的问题。三个版本《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的依次出台是一个选考科目要求不断优化、选考科目地位不断调整的过程。不断规范、优化高校的选考科目设置权是重塑高校选考科目要求科学性的必要举措。然而,物理、历史、化学三门科目的地位得以优先保障,生物、地理、政治三门科目的地位亦相应地变相降低。具有强大“指挥棒”作用的高考会放大选考科目地位的差异,这就可能导致高校专业文轻理重问题愈加严重化、高中阶段文科教育愈加边缘化。  相似文献   

8.
曾玮  刘金 《广东教育》2010,(7):103-106
2010年,广东省实施新的高考方案,考试科目为“3+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全省选考文科综合(以下简称文综)的考生达279865人,地理科包含在文综卷中。地理科共13道小题,其中选择题11道,为第1至第11题,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合计44分。  相似文献   

9.
按照我省公布的《高考改革实施方案》要求,从2021年起,我省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模式,依据统一高考(以下简称"统考")和高中学业水平选考(以下简称"选考")科目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招生录取。考生高考成绩由统考科目和选考科目构成,语文、数学、外语为统考科目,选考科目包括物理、历史、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等6科。  相似文献   

10.
赵江南 《教育与考试》2020,(1):22-26,34
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3+1+2”方案相较于之前六个省市的“3+3”方案既有延续也有调整和改进。“3+1+2”方案在选考机制上进行了结构优化,物理、历史成为必选科目,统考和选考均调整为一次,有效避免博弈竞争、保证考生质量;在赋分方式上进行了技术优化,利用线性转化方法呈现选考成绩,增加成绩区分度;在招生录取机制上推进“两依据、一参考”,并采用“院校专业组”志愿模式,逐渐形成多元评价和录取体系。  相似文献   

11.
新高考选考科目一科两考的制度,给予了考生再来一次的机会,考生可结合自身情况决定是否准备第二次选考。相较于弃考一科或几科的考生,备考所有选考科目的考生面临更大的心理挑战,这类考生更容易出现焦虑心理、挫败心理及其次生心理灾害—自我妨碍心理与嫉妒心理,严重危害了考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对这类考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分析与讨论,为一线心理健康教师对新高考考生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与干预提供理论依据与解决方案,帮助考生及时自我调适,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复习备考。  相似文献   

12.
广西2002年高考“3+X”方案将有别于外省(区)已施行的模式(“3+大综合+1”或“3+小综合”)。其中,3即国家规定的语文、数学、外语、X则分为12组,报考2002年本科院校的考生可在X1至X12的科目组中任选一组参加高考,或在该科目组基础上另外再选考一科,从而选报三个科目组的相关院校和专业。2002年报考区内外专科院校或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自治区招生考试院组织的专科院校招生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已陆续开始,今年年底前开始报名的有吉林省和江西省。从已经发布高考方案的省区来看,2005年部分省份的高考科目设置、命题方式等方面有所调整。2004年全国只有上海、广东、广西采用“3 文理大综合 1科选考科目”的科目设置方案,明年广西将改为“3 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的科目设置。在命题方式上,2004年全国有11个省市实行了自主命题,明年自主命题的省份将有所扩大,考生大省山东省将首次实行自主命题。此外,去年进行自主命题的部分省份,也将把自主命题的范围从“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科目,扩大到所有的…  相似文献   

14.
20 0 1年我省“3 X”科目设置采取“3 综合科目”形式 ,“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 ,为每个考生必考科目。“综合科目”分为“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 ,其中“文科综合”含政治、历史、地理 ;“理科综合”含物理、化学、生物。“3 综合科目”考试由教育部命题。语文、数学、外语三科考试时间、分值等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完全相同。“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原始满分均为 30 0分 ,考试时间为 1 5 0分钟。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是新一轮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内容之一 ,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 ,有助于选拔人材 ,…  相似文献   

15.
"两依据,一参考"是什么 "两依据"一是依据语、数、外三科及选考科目的高考成绩,二是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参考"则是考生在高中的综合素质评价情况. 1."两依据" "依据一"——高考成绩.在实施"3+3"模式的省份中,前面的"3"是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的卷面成绩,后面的"3"是3科选考科目的等级赋分成绩;在实...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开始,江苏省普通高考模式推行“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3’为语、数、外三科,“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为语、数、外以外的7门功课,其中选修科目2门,必修科目5门。选修测试科目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中选择1门,在其余4科中选择1门。选修测试科目与高考统考科同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17.
刘勤法 《考试》2003,(6):49-49
高考成绩是基础,填报好志愿是关键。考生如何填报好志愿,应该把握好以下四点。一、填报志愿应该综合考虑考生要认真阅读招生办关于指导考生填报志愿及录取问题解答。除注意总分外,还应该注意单科成绩、选考科目成绩、身体情况、限报学校和专业、学校  相似文献   

18.
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马金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高考科目设置要进一步改革,它是高考内容改革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要改革目前全国实行的“3+2”形式,逐步过渡到“3+X”形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为每个考生都必须考试的3门课程;X为中学所开设的其他6门(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必修课中的1门或2门课程,条件成熟时,还可以增加1门综合能力考试。1.有利于减轻考生的学习压力。由于“3+X”改革是在中学全面实行高中会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又由于相同专业不同学校的选考科目是一致的,而绝大多数院校在语文…  相似文献   

19.
卢羡文 《广东教育》2004,(10):20-23
综合能力测试是广东省高考“3 x”方案发展与深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的考试科目。1999年广东省高考“3 x”方案中,供学生选考的科目“X”是指物理、化学、思想政治、地理、历史、生物、英语复试及体育、艺术类的术科。当年实施的结果反映,由于在广东招生的270多所高校中,只有54所高校的考试科目组是由3 2组成的,绝大部分高校的考试科目组是3 1,造成绝大部分考生选择了“3 1”,使社会误以为“3 x”就是“3 1”。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高校召生制度的改革,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高考科目设置改革,即改“3 2”模式为“3 X”模式。“3”是指语、数学、和外语,是每个考生必考科目;“X”指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个科目或综合科目(包括科综合、理科综合、理综合或专科综合)中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我省目前实行“3 小综合的科目设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