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阅读教学中的“咬文嚼字”石嘴山市第二十一小学徐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文中一些重要的词,通过“嚼字”来“咬文”。使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到怎样遣词造句,从而学会准确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一、在理解文章内容时,通过“嚼字”来“咬文”,帮助学生...  相似文献   

2.
咬文嚼字、品词析句是阅读教学的“重头戏”。课文中不少重点词语或关键词语往往和上下文密切联系,前呼后应。教学中,用相邻句子或课文内容作注释,是一种比较简便且易被学生接受的解  相似文献   

3.
咬文嚼字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所谓咬文嚼字,就是要“咬”和“嚼”范文的字、词、句、篇等知识以及它所附着的思想内容.对于范文只有“咬”和“嚼”,才能品出味儿来,才能消化吸收变为学生的技能.  相似文献   

4.
《咬文嚼字》2012年第3期载卞嘉的《再咬“春晚”感言》一文,让人历史地了解了《咬文嚼字》杂志与“春晚”的密切合作关系,其第四段说道:  相似文献   

5.
如何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常采用“析文题、探文路、掘文眼”的方法。下面以课文为例,谈谈这种设计方法的具体操作。第一种:析文题。文题是文章的窗口。有些课题虽然言辞通俗平易,但是意蕴深邃隽永,对这种文题细作品析,能引人入胜,达到对课文的理解。如《穷人》这一文题,一看便知,文章写的是人,而且有“穷”的性质。但仔细品析,却是“穷”中有“富”,即在物质生活上讲,是穷;而在精神境界上讲,是富。基于这一点,可开“窗”窥“室”,作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6.
《咬文嚼字》杂志社发布的2013年十大语文差错,“冒”字当选“天下第一易错字”。初闻不以为然,细读不禁大汗涔涔,如此简单的字半数国人都写错,而且还包括作为语文教师的自己。如果说《咬文嚼字》年年咬出语文差错,是出于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尊重和敬畏,那么每天面对学生的语文教师,是否应该也有这样的情怀呢?  相似文献   

7.
一、以图破题。如教学《颐和园》一文时,我营先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并以充满感情的语言为学生描述国内的山、水、楼、阁,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以图解词。如教学《自相矛盾》一文时,学生不知“矛”和“盾”分别为何物,教师可利用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两词的含义。三、以图析文。如教学《鹅卵一文时,我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插图。文章采用由上到厂、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夕阳”、“湖面”、“垂柳”、“稻田”的特点便不难被学生理解。四、以图导说。如教学《小音乐家杨科》时,我要求学生以图为中心,根据画面合理想象人物…  相似文献   

8.
《劳动最有滋味》是七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此课继续承担落实“练习给课文分段”的任务。根据课文特点、训练重点、课后思考练习 ,遵循“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的原则 ,教学时可采取“抓整体 ,做细究 ,重梳理”的思路。即抓好整体感知与回归整体两大环节 ,展示学习全过程 ;注重训练点 ,做好品词析句 ,细读深究 ,把握好引导体会的认知过程 ;梳理所得 ,落实叶圣陶先生“课文是个例子”的思想 ,让学生有所得。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一、整体感知 ,理清文路。1 揭题。板书 ,齐读 ,思考 :读课题你觉得课文会讲些什么内容?你是怎样认识“劳动…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从认识语言到分析语言,最终达到运用语言的过程。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以大纲为依据,结合教材的实际,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呢?我认为不妨多在“咬文嚼字”上下点功夫。 所谓“咬文嚼字”,就是紧紧抓住课文当中具体的字、词,给以适当的分析,使学生不仅理解字词本身的意思,而且能明白作者运用这一词语所要表现的内容及所要达到的目的,最终使学生学会准确、恰当地运用字、词,以培养对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全神贯注》以细腻的笔触 ,从修女像、忘朋友 ,从正侧两面表现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 ,文章的字里行间也都蕴含着“全神贯注”这一中心主题。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 ,品词析句 ,赏读课文 ,从内容到思想逐步加深学生对“全神贯注”这一意思的理解。一、整体入手、品词析句、正面理解1 自由读课文。用一句话带上“全神贯注”这个词。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直奔重点 ,小声读课文第 2自然段 ,思考哪一句话能集中体现罗丹全神贯注地工作。(板书 :像喝醉酒。识记“醉”。)3 罗丹的哪些动作神情最能体现他全神贯注地工作 ,你是怎…  相似文献   

11.
在《大自然的文字》一课教学中,结合课文特点紧扣“文字”,引导学生说“文”解“字”,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咬“文”嚼“字”,接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熏陶;识“文”断“字”,掌握读书的方法,从而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咬文嚼字”、抓关键字、词的分析理解能力很重要。只有通过对关键字词进行一番认真的“咬”、“嚼”之后,才能弄清题意,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交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品词析句披文入理《她是我的朋友》教学片断江苏宝应县教研室戴启钤作者的表情达意,具体蕴含在一些字、词、句、段中。读每一篇文章,只有反复品析重点词句,才能“扣本内化”,“披文入理”,使读者与作者心心撞击,情情交融,悟出“道”的真谛。如:教者要学生带着“阮...  相似文献   

14.
正孙永明(主持人,宜兴市和桥第二小学校长):宜兴市"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的主题研究正扎实而有效地推进。今天,我们齐聚一堂,请各位与会老师畅所欲言,谈谈你们在"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的主题研究过程中的认识、收获、反思,以期将这个主题研究向更深处漫溯。张富军(宜兴市高塍实验小学教科室主任):我发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咬文嚼字训练,能有效促进学  相似文献   

15.
教师讲课靠语言来进行,呆板、晦涩、冗杂的语言是不能振作学生的学习精神的。教师的语言要形象生动,这对中学语文教师来说更显得重要。教师讲析课文时往往要通过对艺术形象的剖析来揭示现实生活的本质规律,讲析文艺作品固然如此,即使讲析象《论“费尔泼赖”应该缓行》这样的杂文也应如此,让学生运用联想来对“落水狗”、“叭儿狗”之类的无耻文人和政客  相似文献   

16.
打开“迷笼”摘取“香蕉”──心理学实验在中师文选教学中的应用江苏省连云港师范学校王同伦中师《文选和写作》课本在大部分单元安排了阅读分析小学语文课文的练习(简称“析文训练”),我以心理学上的两个著名的实验为理论依据,利用析文训练,加强对学生小学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7.
“开源”是指找到一个突破课文的“源”,这个“源”应是读写有效结合的联结点。具体可理解为,教学时要抓住课文的关键处。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话,或是一幅图;通过对这“源”头的深入探讨,以一领百分析理解课文,从而节省时间进行习作训练,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以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正《咬文嚼字》杂志社发布的2013年十大语文差错,"冒"字当选"天下第一易错字"。初闻不以为然,细读不禁大汗涔涔,如此简单的字半数国人都写错,而且还包括作为语文教师的自己。如果说《咬文嚼字》年年咬出语文差错,是出于对中国语  相似文献   

19.
自读课文是学习语文的首要步骤。那么,自读课文应该抓住哪些环节进行思考呢? 一、要留意文章的“眼睛”——课文的题目一般文章题目都具有“四限”作用,即限体裁,限材料,限主旨,限方法。因此,通过对题目的审阅,就可据题辨体,据题定材,据题明旨,据题知法。题目给人以第一印象,故析文一定要析  相似文献   

20.
“咬”出来的正能量 近年来,《咬文嚼字》杂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这些作家在被“咬”之后都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被“咬”之后,都诚恳地接受并向读者致谢。在这个挑错与改错的过程中.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名人,都散发出了自己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