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木东 《今传媒》2006,(8):51-53
程秋萍,51岁,现为《武汉晚报》主任记者、“新闻148”栏目主持人,曾被武汉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及“维权卫士”称号,武汉市政法委授予她“优秀执法监督员”称号,被群众亲切称为“太平绅士”、“民心记者”。二十二年,她从未离开过新闻职业。在此期间,她接待来访者近20万人次,澄清或纠正大小冤假案近千起,借助自己的笔帮助过成千上万的人,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太平绅士”、“民心记者”……平常,她乘电梯上下班,同事总问她“忙什么”,她最平常的回答为“还不是穷人的事”。正因为忙多了穷人的事,别人给她取了一个外号“傻大姐”……她将…  相似文献   

2.
林勇  冯静柏 《传媒》2000,(12):17-18
近几年来,随着报纸改革的不断深化,作为通讯体裁的一种--特别报道,已成为一种深受记者重视、读者喜爱的"新闻体".  相似文献   

3.
19岁的武汉市江夏区女孩李燕云(小名燕子),得知27岁的男友是杀人犯后,被其男友棒击,颅骨严重损伤,昏迷十余天。经陕西、湖北的医务人员多方抢救,燕子捡回一条命,却因无力支付后期5万元医疗费,流落湖北十堰街头乞讨。就题材本身而言,这只不过是个负而事件,在许多人眼里不宜做大。  相似文献   

4.
武汉市民不会忘记,就是他——曾装疯13天卧底偷拍飞车大盗,协助铁路公安干警,将一个由60多人组成的大型盗窃团伙一网打尽;就是他——曾化装成修鞋匠、管道工暗访“黑香肠”加工厂,与不法分子面对面地决斗;就是他——曾在风雨交加的寒夜爬上屋顶,揭开注水牛肉的面纱;就是他——曾为拍摄小偷而与其睡在一起……他以照相机为武器,以城市角  相似文献   

5.
6.
程冰冰 《新闻世界》2012,(7):232-233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闻信息正快速在人们之间传播,媒介之间的竞争因此日益激烈,同城媒体越来越难做出"独家新闻",同题新闻的出现不可避免。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同城媒体的报道如何在同题新闻中脱颖而出日益成为重要议题。本文试以《武汉晚报》与《楚天都市报》这两家纸媒在面对"12·1"爆炸案这一同城共享性新闻所作报道为例,分析各自优劣,同时尝试找出同题新闻报道的出路。  相似文献   

7.
雷安青 《今传媒》2006,(5X):49-49
职业的性质决定着我工作的内容:采访与写作;读书与思考。因为这种职业,我可以真切地察看到这座城市的表情,把握这座城市的脉动,感受这座城市的欣喜与遗憾。久而久之,我觉得有许多话要向她诉说。我觉得我有必要提醒她应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哪些不应该忘记,哪些应弃之不顾。  相似文献   

8.
2009年6月1日,在纪念<武汉晚报>新闻110热线成立十周年之际,<武汉晚报>不失时机表彰了首届十大明星线人,在武汉率先成立新闻线人俱乐部.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第五医院门口,一幢卖副食的破旧小楼,在马路中央傲然独立,4年风雨纹丝不动.2008年10月28日,<武汉晚报>见报的<"最牛副食店"坚守路中经营>,在Google上有97300个链接,被各地报纸广泛转载,中央电视台派了两个摄制组采访.房主高红莲接待了各路媒体不少记者.还有网友专门跑到现场,拍下照片挂在网上.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部特大城市武汉加大了投资力度,同时开工建设的工地逾5000个,个别路段一堵就是半小时、一小时,武汉市长亦多次深入现场调研,将缓解城区拥堵列为"一号工程"。  相似文献   

11.
在不少杂文家感叹“纯杂文”阵地正在逐渐丧失之时,一种名为“时评”的新闻评论异军突起。这种游离于传统意义上的“纯杂文”和“新闻述评”之间的时评,正“攻城掠地”,成为许多报刊的“招牌菜”。  相似文献   

12.
最近结合学习中央关于新闻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精神,集中阅读了6月份的《汴梁晚报》,并两次到开封对该报做了专题调查研究。我们觉得《汴梁晚报》在“三贴近”方面,特别是把笔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关注热点问题,反映群众呼声;推动实际工作,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成效是很明显的。一、从版面看“三贴近”《汴梁晚报》是开封日报社出版的,周六刊,星期日无报。4开,16版。6月共出报纸25期,400版。以本地新闻为主的《要闻》和《综合新闻》版101个,共刊发本市新闻574条,内有头题95个。其中报道基层、群众的431条,占75%;…  相似文献   

13.
14.
2013年7月24日,《武汉晚报》推出了《三沙我可爱的家乡——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今天一周岁》特刊,彰显了“立意深远、主题鲜明、气势宏大”三大特色,在武汉地区媒体中独树一帜,在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收到了良好的报道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非典肆虐的日子,一位新闻工作者——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主持人王志声名雀起,这不仅因为他冒着危险,多次率领摄制组深入重症监护室,制作出多期令人难忘的访谈节目,更是因为他在节目中那种“质疑的目光,探询的身姿”,以极强的公众意识,对高官平视,对新闻本质锲而不舍地采访和挖掘,从而满足人们知悉重要新闻人物和重大新闻的深度渴求。他因此被人称誉为“中国调查节目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 王志,硕士。1989年开始干电视新闻,1994年加盟央视,主持《东方之子》、后任《新闻调查》的出镜记者,今年初开始担纲央视新推出的长篇人物访谈节目《面对面》的主持人、制片人。职业理念:“要成为优秀的,首先必须是职业的。”  相似文献   

16.
《武汉晚报》2009年8月10日起推出系列报道《城长60年》,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聚焦武汉各个城区。是武汉晚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策划的最具创意、最有特色的系列报道之一。这一报道。定位于“一次关于城市和成长的对话:一次关于家园和发现的对话:一次关于未来和梦想的对话”,旨在“走进武汉城区,对话家园梦想,见证辉煌历程”。  相似文献   

17.
纵观《武汉晚报》的“日全食”报道,除了在采访上采取跨部门、跨战线、协作式的“大兵团作战”。使得点位多、内容丰富充实这一特点外,在后期编辑、版面包装上也显出独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毕竟  龚斌  喻敏 《今传媒》2009,(10):13-16
2008年中国遭遇大喜大悲,大冰灾、大地震,大悲重创大地,但公民爱心大井喷.来自民间的捐赠款物.曾一度超过各级政府下达的财政资金,媒体也纷纷加入慈善大潮,加强报道、组织募捐.  相似文献   

19.
张全 《新闻采编》2003,(1):40-41
二十一世纪的报业竞争 ,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改变报社传统用人机制 ,满足县市报对人才的需求 ,乐清日报社从1996年起开始组建流动记者队伍。之所以冠名“流动” ,是报社希望通过这支见习记者队伍的纵横驰骋 ,冲击一下僵化的传统用人体制 ,更快更多地获取本地新闻资源 ,增强报纸的活力。实践证实了这一做法的可取性。“流动记者”的组建 :大势所趋机遇成熟县市报处于最基层 ,一般发行量有限 ,广告源受地区性限制 ,相对于大报 ,待遇等条件相对差点 ,没有很强的吸引力 ,采编骨干容易跳槽。新闻院校毕业生愿到县市党报…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