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承担社会责任自觉性的体现。它对一个人能否立足社会,能否对社会的发展有所贡献至关重要。在我们的教育中,注重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一项亟待加强的工作。但是,在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中,人们往往存在着思想和行为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能否实现有效沟通。本文剖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沟通失效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论有效沟通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能否实现有效沟通.本文剖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沟通失效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环境中的功能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部分大学生在就业环境中呈现出思想状况低迷,工作的选择上趋向功利性以及就业的不稳定性的思想问题。这些问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学生就业环境中的一些漏洞密切相关。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忽视造成了大学生工作选择上的悲观情绪,对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失败导致了工作选择的功利性,对职业道德培养的忽视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的不稳定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注重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责任感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总体上积极向上,但其社会责任感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究其原因,既有社会大环境因素,也有学校等小环境因素,同时,教育内容不完善、教育方法有效性不够,也是造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重要原因。高校学生社团作为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主性、自愿性等特点,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作用巨大。通过加强社团建设、完善社团制度、提高活动品质等途径,来加强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失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颜庭良 《教师》2011,(36):64-64
初中思想品德课不同于其他任何一门课程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更强调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良好品德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门课程的特点,就使得教学必须面向学生生活、面向社会实践,这样时政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时政教育,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关心生活、关爱社会。  相似文献   

7.
艺术院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培养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实效体系,教育工作者除了要贯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原则以外,还必须把握艺术院校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体现艺术院校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的针对性.发挥专业优势特点、重视专业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力量的合力,不断坚持和探索,让艺术人的青春在和谐社会的舞台上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相似文献   

8.
塑造对国家、社会、个人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从理论上讲,大学生的责任感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实践价值上讲,大学生的责任感教育是大学生能否成才的必要条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因此,教师必须对增强大学生责任感的内容、途径和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9.
责任感培养是一项育人的系统工程,集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于一体。责任感也称责任心,是人们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承担义务的一种复杂情感的体验。人的责任感一般通常可以分为对自我的责任感、对家庭的责任感、对社会的责任感三个层面,其中对自我的责任感是基础和根本。对于一个对自身都不负责任的人来讲,就无从谈起对家庭、社会、国家、他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强调,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把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为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作出积极的贡献。教育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能否在一个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成长,教育肩负着义不容辞的  相似文献   

11.
宋红辉 《考试周刊》2011,(66):89-90
大学英语课程是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教育;就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贯彻通识教育的思想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在实践中,仍需讨论实现通识教育思想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需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人类社会性活动的基本保障,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内涵,同时也是一个人行为处事的重要心理因素和动力机制。教师有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就会急国家之所急,想民族之所想,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吸收理论营养,改进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充分发挥人民教师传播先进文化、培养创新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社会发展对公民素质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具有责任感的人才能对家庭、事业和社会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所以说,责任感是一个国家民族素质的重要方面,是新时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重视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既是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认为,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已的言论、行为、许诺等持认真、积极主动的态度而产生的情绪体验的反应."人活着,他就应有社会责任感,谁能把责任感渗透于心灵之中,谁就于社会有益."特别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面临来自各个方面挑战的今天,加强儿童社会责任感教育尤显重要.本文拟就儿童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提出的背景意义、理论原则及实践方法作一探讨,以求斧正.一、儿童社会责任感教育提出的背景意义提出加强儿童社会责任感教育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责任感是现代人的标志。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被称为教育的“第五目的”。当前,我国正在构建和谐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建设责任社会的过程。幼教工作是一项需要童心、爱心和责任心的工作。因此,培养幼师生的责任感不仅是民族复兴、社会和谐的需要,也是将来教育“祖国的未来”的需要。如果缺乏责任感,就难以造就21世纪的高素质幼师生,“一切为了儿童”也将成为口号。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童年时代由谁引路,周围世界中哪些东西进入他们头脑和心灵,决定着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幼儿教师是否具有强烈责任感,势必会影响到幼儿责任感的养成。  相似文献   

16.
卜庆贵  王财 《教育探索》2005,(3):109-110
教育孩子以表扬为主,这是教育工作的共识。而近年来在“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思想影响下,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出现了一个极端.就是只“夸”不批评的教育。这样一味地“夸”孩子.能否培养出具有责任感、身心健康的孩子,难免引起一些教育工作的担忧.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的新一代除了应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较全面的科学技术、技能,而且更必须是一个道德高尚、充满活力和竞争意识、有创新精神的人。因此,笔者认为,抓住思想品德教育的薄弱环节,寓德育于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和坚强毅力等美德很有必要。一、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陶行知说过:“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因为只有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才会主动承担对家庭、朋友、社会的责任,才会努力报效祖国,回报社会,服务人民。我针对学生受到社会上某些不良思想影响的现象,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首先我让他们从家里做起,在家关…  相似文献   

18.
教师教育首先是人文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的灵魂应该是“功在做人”,而人文教育的功能恰恰是使人成为人。教师教育就是培养教师,培养教师能够实现教育的终极目的——教人做人。教师要教人做人,自己必须首先成为人,而要成为人,则依赖于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与人类的自我尊重、自我反省、自我关怀直接相关的教育,他使人们了解了世界,了解了祖国,了解了人类,了解了自己,了解了对社会的责任,从而使每一个人能够超越自己的个人利益,发展公民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他能提高人们的思想格调,智力修养,纯洁人们的情趣,使人们超然物外,高瞻远瞩,最终获得造福人类社会的道德自觉,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侯辉 《文教资料》2012,(23):100-101
《学记》是记述我国古代教育的最早的一篇论著。它的教育思想丰富多彩,其中对学生的考查方式揭示了教育的实质就是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促使人全面发展,最终把人培养成社会所需的有用之才。重温《学记》的考查方式,认真加以研究,这将对当今教育考查方式和教育方法的改进提供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责任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必要和有效途径。因此,深入探讨研究培育大学生的责任感,对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尤为重要。文章从成人初显期视角,对大学生责任感培育提出了通过完善教育机制,提高大学生责任认知;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性,在自我教育、自我成长中将责任认知内化为责任情感;营造良好环境,在社会正能量牵引下促进大学生践行责任行为等方法,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