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批判与反思:实践哲学视野中的中国教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学在诞生之初就与实践哲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日后的教育学因遗忘了实践哲学而走入了迷惘之境,同时也因实践哲学的复兴而走向新生。面对西方实践哲学的复兴,当下的我们该如何让教育学说中国话?为此,本文在阐述中国哲学和“教育学”的实践特质的基础上,从实践哲学的视角对中国的教育学进行了批判反思,以为中国教育学的未来发展寻找新的价值坐标。  相似文献   

2.
在世纪之交,我们通过对中国哲学20年发展及取得成就的回顾,来探讨中国哲学发展的内在机制,将对21世纪中国哲学的发展走向提出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产生后,对中国哲学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如否定本体论、弘扬现代西方哲学以及主张哲学研究应走向生活世界等。这些探讨都是有价值的,但由于它们在哲学的重大问题上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后现代特征,因而对当代中国哲学的会带来一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社会形态的转型和经济结构的变革,在西方哲学思潮的冲击下,中国古代哲学的滞后性已然显现,近代哲学思维方式的转换已成必然。哲学思维方式的转换主要表现在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的转换上。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研究,既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向繁荣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学科本身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6.
中国哲学在发展过程中可大致划分为古代哲学、近现代哲学与当代哲学.当代中国哲学中的主流形态不是中国古代哲学、近现代哲学进一步发展更新形成的哲学,也不是中国当代本土生长起来的其他新的哲学,而是从外国引进、然后又加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是运用中国语言表达的、与中国传统哲学相融合的、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被中国人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是中国当代的国家哲学.我们应该自觉地、积极地促进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哲学是在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和古今中西之争中形成的形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中国近代哲学是中国哲学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围绕着四个问题展开:历史观问题、认识论问题、思维方式和逻辑方法论问题、理想社会和理想人格问题。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展现了中国近代哲学与传统哲学变革与继承统一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着多种形态,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必然要求。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是当代中国哲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是中国社会发生转型的重要时期。本文对百年来中国哲学的演变历程与时代特征,以及相关的重要人物和文化思潮,在长期考察、爬疏诠释的基础上,进行宏观把握与论证。同时,从“文化自觉”的立场出发,窥测了中国哲学在世界多元文化冲突与交融大背景下的未来走向和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0.
重建中国哲学,使中国哲学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既要发展实践哲学,又要继承中国传统哲学,保持民族文化个性,还要借鉴吸取现代西方哲学的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教育哲学应教育学科、教育实践及教育理论的时代需要,重新展开研究,经历了恢复发展、深入探讨、反思重建时期。一方面,学科地位进一步确立,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方法呈现多样化;另一方面,在与其他教育学科的对话、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和本身学术性方面也表现出一些不足。教育哲学研究在今后将呈现关系走向、实践走向、反思走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冯友兰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尝试着在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下观照中国哲学史,指明应该在客观的历史事实中找出中国哲学史的规律;另一方面又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进一步发展和深化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并用其研究中国哲学史,进而对中国哲学史进行创造性的阐释和解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哲学何以成为哲学是中国哲学的元问题,也是哲学界一直争论的问题。近代学者从求同的角度出发论证了中国有哲学,但其论证有很大局限性;持同样观点的一些当代学者在求同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中国哲学的民族特色。另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证了中国无哲学的观点。实际上,植根于中国文化有机体中的中国哲学是世界文化的殊相之一,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从现有研究成果看,持这一观点是比较客观的。  相似文献   

14.
正确理解马克思所谓的"消灭哲学"的内涵,不仅是现当代哲学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未来哲学革命的重要力量。马克思的"消灭哲学",既要消灭以德国古典哲学为核心的西方资产阶级旧哲学,更要实现哲学本身的"扬弃",这种扬弃一方面是使哲学与现实相结合,另一方面是实现哲学现实功能与现实意义有机结合以及哲学主题的伟大变革。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与中国传统哲学——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事求是既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又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它的确立,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又是中国传统哲学、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作为雅斯贝尔斯精神的第二故乡,却始终是雅氏的想象性虚构,他一方面借中国完成了自己的哲学建构,另一方面借中国以寻求西方文化危机的出路。雅氏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孔、老的解读充满了生存哲学的意味,雅氏文本中的中国图像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中国哲学的现代化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实践论》、《矛盾论》既是这个互动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又是互动的中介,因此,对它的评价不能停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这一方面,它还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和世界化,应把它当作当时世界哲学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生死问题是庄子人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道"是其生死哲学的理论基础;"气化"是生死的本质,生死的变化其实是气的聚散;"善生善死"为庄子对待生死的态度,一方面要善待生命,使生命本性得以自然发挥,注重养生。另一方面,以旷达的心胸面对死亡,顺其自然。对生死的超脱为现实人生一切利害关系超脱的根本。在此基础上,庄子提出了理想的人生境界,超脱生死实现精神自由。庄子这种以生死相通来反观现实人生的哲学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希腊哲学对当代哲学、科学思维和人文思想在两大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是首开先河并已臻成熟的抽象思辨逻辑思维和推理形式及其内在奇异的动力因素;其次是充满人道精神的人文主义和人文关怀.充分发掘古希腊哲学在这两大精神领域的基质并与我们中国哲学相比照应该有很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关于课程哲学基础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谭辉旭 《教育研究》2006,27(3):66-70
课程与哲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哲学制约着课程观的产生、发展和变革;另一方面,课程在哲学面前具有能动性、选择性。把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应用于课程研究,作为课程论的哲学基础,满足课程发展的要求,建立实践课程论,这是课程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用实践哲学审视课程历史,探究课程本质,反思课程问题,把握课程规律及其特点,是实践课程论应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