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七届“中国图书奖”评奖揭晓,“邓小平的生平、思想研究丛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史》、《中国人口与环境》、《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海外经济管理运作丛书”等84种图书获此殊荣。由中宣部、新闻出版署直接领导并参与的、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主办的“中国图书奖”是全国图书综合性大奖,反映着我国出版事业的巨大成就,推动和促进出版事业繁荣,历来受到文化出版界的瞩目,也为广大读者、作者和编者所关注。此届获奖图书,是从全国300多家出版社择优遴选推荐的1992年出版的650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图书出版有着悠久的历史,唐宋时期曾发展到当时世界的顶峰,为人类文明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但到近代,由于政治腐败、经济和科学文化落后,图书出版业也随之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出版权利,中国的图书出版业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经过40多年的发展,尽管其间经历10年“文化大革命”的曲折,我国的图书出版事业也像其他各项社会主义事业一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  相似文献   

3.
第五届国家图书奖评奖工作已圆满结束。这次评奖是对我国1999年至2000年两年间图书出版工作的一次集中检验和展示。所评选出来的优秀图书体现了我国出版界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出版事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近年来,新闻出版工作按照江总书记提出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要求,始终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努力实施精品战略,推动和促进优秀图书、精品图书的出版。 一是按照“加强管理,优…  相似文献   

4.
图书出版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做好图书出版应具备以下七种意识. 一、政治意识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的出版事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工作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导向,出版工作要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  相似文献   

5.
发展少儿出版事业,满足广大少年儿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提高少年儿童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具有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  相似文献   

6.
正在迅速崛起的我国少儿出版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据《中国少儿出版》创刊号透露的最新资料表明,少儿读物全国规模的出版体系已基本形成。现在全国有29家专业少儿出版社,有130多家出版社设有少儿读物编辑室或出版少儿读物。1996年出版少儿图书6000种,比1995年出书4000多种增长约50%。优秀图书重版率已达到60%。少儿读物出版品种占我国图书比重为6%,占世界图书总品种的0.8%。全国还有综合性和专业性少年儿童报纸69种,少年儿童期刊100余种。众多的  相似文献   

7.
图书评论是监督和提高出版物质量的重要武器。开展图书评论,对于促进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和推动学术科学的进行,将起着无比巨大的作用。近几年来,社会主义的出版事业有很大的发展。现在图书出版的品种,比1978年增加了三倍。无论是在社会科学方面还是在自然科学方面,出版物的品种都比较丰富,特别是有份量的著作,也日益增多。图书出版事业的蓬勃发展,反映了我国科学文化的繁荣,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反映了我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图书出版工作越来越显示出它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而图书发行工作,作为出版上作的一个流通环节,对于传播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又起着桥梁式的作用。因此,积极推动、进一步探讨图书发行体制的改革,对于促进整个出版事业的发展,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我国的出版事业,有别于资本主义的出版事业的主要之点,在于它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个前提  相似文献   

9.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规定: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少数民族加快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出版,有了长足的发展,为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和数字化时代的大环境下,民族图书出版事业的生存和发展亦面临巨大的挑战.笔者作为热爱民族图书出版事业的少数民族编辑,结合近30年的工作实际和体会,将在本文浅谈对我国民族文字图书出版事业面临的挑战和今后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出版界唯一的一本纪年体实录——《中国出版年鉴》1995年刊近日出版。1995年刊年鉴约160万字。它以《出版界权威人士谈今后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开篇,对出版事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更有效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具有指导意义。“专文”,刊载了新闻出版署于友先署长的《总结经验 深化改革 促进图书发行事业健康发展》一文,对现阶段我国发行体制的改革提出了重要意见。刊物介绍了1994年我国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版权及发行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图书出版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图书出版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图书出版应具备以下七种意识。政治意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的出版事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工作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导向性,出版工作要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在进行图书出版工作时,必须以党和国家的出版方针政策作指导,以党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为准绳,时刻树立政治意识和大局观念,不违法,不犯规,不打擦边球,确保图书出版工作不偏离方向,从…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出版通史>的出版是我国图书出版界的一件盛事.这部图书是国家社科基金的一个重点项目,它的问世,填补了出版学科发展的一个空白,是出版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值得热烈祝贺.应当说,新闻出版总署也因此为中国出版事业和出版学科的繁荣发展,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做了一件功不可没的好事.<中国出版通史>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3.
由吉少甫主编的《中国出版简史》已由学林出版社出版。本书的编著者为曹予庭、杨震方、周元高、顾承甫。全书约40万字,除绪论外,分为三编:第一编“中国古代出版事业”分七章论述了从上古到清代中叶的出版事业发展概况;第二编“中国近代前期出版事业”分五章论述了反映旧中国民主革命的图书和出版工作,近代机械印刷术的传入,西洋文化的影响和翻译工作,旧书业和新书业,近代出版法令;第三编“中  相似文献   

14.
图书市场是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阵地。搞好图书市场管理,对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出版事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在改革的新形势下,图书市场管理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这些新的情况,有的正是出版改革的课题;有的则可能是夹杂在改革潮流中的“泥沙”。去年以来,在一些地方,党组织和政府曾经三令五申制止的滥编滥印现象又趋严重;在一些城市,图书黑市交易发展到令人吃惊的程度;有的非图书出版单位,以“改革”、“搞活”为名,擅自编辑、翻印图书,公开出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出版事业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今天我们研究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史,可以继承历史上的宝贵遗产,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学提供丰富的养料。写得好的出版史研究著作,可以“总结过去,指导当前,教育后人”,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图书奖”是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编委会设立的。举办这一评奖活动,是遵照《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关于要“对优秀精神产品的优秀工作者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特别要办好若干种代表我们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被视为崇高荣誉的奖励”的精神,经中央出版领导机关同意而进行的。开展评选“中国图书奖”活动,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我国出版事业向高水平发展,进而更好地反映我国经  相似文献   

17.
精神与精品     
出版物是文化与文明的重要载体,高质量的精品图书是文化积累、文化传承的重要推动力。新中国的出版史就是中国出版人不懈追求精品,努力打造精品,奋力开发精品的壮伟历程。人民呼唤出版事业的繁荣兴旺,祖国期盼出版业的蓬勃发展,都是以出版业科学健康地发展为标识,以精品优秀图书大发展大繁荣为标识。出版是内容产业,精品是出版事业的立身之本。虽然现在全国每年有30多万种图书,但有社会影响力,受到人们关注的有多少,为群众认识的图书又有多少?没有精品力作,出版再多的低水平的图  相似文献   

18.
值此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之际,我谨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大会表示热烈祝贺,并通过你们向全国出版工作者致以亲切的慰问。出版事业是人类积累知识、传播知识、促进文明的重要手段。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出版物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许许多多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本身就是由出版物构成的。党和政府对出版工作历来十分重视,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广大出版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国出版事业取得了空前发展。现在,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已逾九万种,成为一个  相似文献   

19.
编辑素质:提高图书质量的关键东北大学出版郭爱民,冯淑琴一繁荣社会主义出版事业,质量是关键。提高图书质量是实现图书社会功能的前提和基础,是贯彻执行“调整结构,压缩品种,优化选题”这一方针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出版界奉献高质量的图书,以便为其提...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是建国以来我国出版事业大发展的时期。总结这一时期出版工作的经验教训,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是保证我国出版事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工作。最近出版的许力以同志的《人类文明与出版》一书,为我们研究与探索80年代我国出版事业何以能迅速发展,提供了理论上、实践上的资料。这本由作者在80年代各个时期的文章与讲话汇集而成的书,反映了一位从50年代初期便在中央意识形态领导部门从事出版管理工作的老同志,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对搞好出版工作的见解。本书的内容涉及出版与人类文明、编辑出版工作者、印刷与传播、阅读和书评等出版的诸多方面。其中,有两个鲜明的主题,贯穿全书的始终。一是,我国的出版工作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