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害怕看医生     
正每次去打预防针,只要一看到医生,宝宝就会又哭又闹,拼命打挺,有时还要全家人把他按住才能接种疫苗。宝宝这么小就知道怕医生了,妈妈应该怎么做呢?为什么宝宝害怕看医生害怕陌生人30~1岁的宝宝会开始认生,出现"陌生人焦虑"。陌生人或陌生环境都会引起宝宝的焦虑情绪。他们往往见到陌生人就会退缩、哭闹,好像失去安全感。尤其是在医院这样陌生的环境中,宝宝会害怕陌生的医生,害怕给他带来伤害。不愉快的联想虽然0~1岁的宝宝还没有长时  相似文献   

2.
邢媛 《父母必读》2012,(11):32-33
皮肤是我们身体的最外层,它就像屏障一样,既能挡住外界各种有害物质对身体的侵害,也能阻止体内营养物质的流失,是宝宝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如果宝宝的皮肤受到伤害,这个屏障就“漏”了,各种病原微生物及过敏原从漏的地方进入皮肤,皮肤就会发炎、丢失水分,导致宝宝的皮肤干燥,皮肤炎症也会加重。所以,要好好保护宝宝的皮肤,不然,皮炎、冻疮就会找上他了。  相似文献   

3.
一助他一臂之力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妇婴健康俱乐部举行的健康宝宝爬行比赛中,精灵般的宝宝们以不同的爬姿奔向自己的妈妈,妈妈们也展开双臂;张开笑脸迎接自己的宝宝。观看比赛的一些妈妈爸爸问“我的宝宝9个月了还不会爬……我的宝宝只会原地转圈,就是爬不走……我的宝宝是用双肘爬,而且还歪着身子”。 在这里,就为年轻的父母介绍一下宝宝何时能爬得“溜”以及怎样辅助他尽快学会爬行。 有的宝宝在6个月时就要开始爬了。你会注意到他能抬起膝盖,用胳膊支撑着抬起身体,看上去他就要往前爬了,但是他就是爬不走。因为他只能四肢着地平…  相似文献   

4.
正新入园的第一个月里,不少宝宝会反复生病,让家长们揪心不已。如何让宝宝顺利度过这"多事之秋",必要的防病知识家长们一定要知道为什么宝宝初入园易生病?1分离焦虑宝宝人生第一次离开熟悉的环境和家人,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难免会感觉恐惧、害怕和焦虑,因为情绪不稳以致不思饮食,不愿喝水,甚至不停哭闹,使身体一直处于应激状态下,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出现各种感染症状。  相似文献   

5.
明媚 《父母必读》2014,(9):119-119
最近,妈妈发现宝宝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无论憋得多么厉害,他从不在幼儿园里拉臭。是什么原因让他出现这样的选择?该如何应对呢? 为何只在家里拉臭? 秩序感被破坏 宝宝在家中如厕通常会有熟悉的坐便器,喜欢的玩具和家人的陪伴,这样的环境会让宝宝产生一定的秩序感。当秩序感得到满足,宝宝就会产生喻快的感觉。而幼儿园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如厕的方式有时也与家里不同,处于这种焦虑中,宝宝是无法放松如厕的。  相似文献   

6.
宝宝指甲又长了,要好好修剪一下,可是,小家伙却挣扎着反抗,怎么办呢?“不要,不要!”宝宝使出浑身的力气挣脱妈妈手里的指甲刀,为什么宝宝会对剪指甲如此抗拒呢?怕剪刀,还是怕疼?宝宝害怕剪指甲是很正常的现象,他们宁可去吃自己不喜欢的食物,也不愿意被拉过去忍受剪“肉”的折磨。原因很多,第一,宝宝会认为你在用利器把属于他身体的—部分“夺走”,让他心生恐惧:小家伙并不知道(或者不记得),其实剪指甲并不痛,以后还是会长出来的。第二,为  相似文献   

7.
洗个擦擦澡     
《父母必读》2009,(11):40-41
“冬天家里温度太低了”,“宝宝一放到澡盆里就大哭不止”,“宝宝的身体打湿后滑溜溜的,他又不停地扭动,真担心抱不住他”……各种各样的原因,使给宝宝洗澡成了一件难事。别急,我们可以用擦澡来代替。  相似文献   

8.
初入幼儿园是宝宝第一次离开熟悉的家和关爱自己的长辈,来到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和小朋友之间,宝宝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而一直看护宝宝的长辈也会不放心,因过度担心而焦虑。列举具体的案例,剖析产生焦虑的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家长和老师缓解幼儿入园焦虑。  相似文献   

9.
早教在线     
Q宝宝6个月了,但并不能像一些书上说的“可以发出爸爸妈妈、打打拿拿”等音,也不会认物,甚至对我们叫他的名字也不太理睬,只管自己玩。在陌生环境很不活跃。但其他方面都很正常,如大动作、精细动作等都很好,在家也很活泼,会躲猫猫,会咯咯笑,对奶奶亲,不太依恋妈妈。请问专家,宝宝会不会有类似“自闭”之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头玩到脚     
对于宝宝来说,最好玩的莫过于自己的身体了,从头到脚都是“玩具”;而对妈妈来说,最省心、最开心的就是和宝宝玩身体游戏了,不用任何准备、不用任何道具,随时随地都可进行。通过这样的身体刺激,不仅可以发展宝宝的触觉,促进亲子依恋,还可以发展宝宝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不信?!你不妨和宝宝一试  相似文献   

11.
《母婴世界》2012,(8):134-135
在我看来应该尽量满足孩子抱抱的要求,多数时候孩子还是自己走的时候多。要妈妈抱抱是因为孩子内心缺乏安全感导致的,如果不抱。孩子内心的不安再加上妈妈的冷静态度会让宝宝的心里更加恐慌。在宝宝要求抱抱的时候应该是3个原因:宝宝害怕、宝宝累了、宝宝对陌生的环境不适应。宝宝不会无缘无故地要求抱抱,大部分孩子还是喜欢蹦蹦跳跳独立玩耍的。不要在人多的时候强调宝宝的缺点,比如你对旁人说“你看,出门就让我抱,会走了,自己一步都不走”之类的话,这样只能在宝宝心里更深地强调错误的事情并且让宝宝觉得是理所当然的。宝宝自己走路的时候。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可以和身旁的人说:  相似文献   

12.
宝宝突然发作的腹痛,是让父母非常头疼的问题。如果宝宝很小,他就只能通过哭闹的方式来告诉父母自己不舒服。如果宝宝稍大一点儿,他就会揉着肚子告诉父母自己“肚子疼”。而有的时候,宝宝并不是真的腹痛,他只是故意喊痛以引起大人的注意。宝宝的腹痛到底严重不严重?是什么原因导致宝宝腹痛?父母应该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编辑李心心宝宝的腹痛是否严重,父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腹痛强度由严重疾病引起的腹痛一般明显而剧烈,也有可能一开始疼痛不是很明显,但是会逐渐加剧,同时宝宝会脸色发白或发青,大声哭闹。宝宝变得不想动、不想站、不想…  相似文献   

13.
给妈妈的提示◆宝宝能转动脑袋到处看了,要增加宝宝身体直立的时间和肢体的活动量。妈妈的手扶在宝宝的腋下支撑他的身体时,宝宝的头部不再摇晃,这表示他的颈部有力量撑直了。现在,宝宝变得主动起来,肢体活动增加,活动量也明显增大。妈妈要多帮助宝宝直立身体,让他能自由地转动脑袋到处看。◆宝宝会伸手摸物,喜欢吸吮自己的手指,将东西送入嘴里。宝宝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好奇,会将抓到的东西送入嘴里,这与大人靠视觉和触觉来了解东西特征的行为是相同的。吸吮手指是宝宝心理发展的表现,妈妈不要强行禁止,但要注意宝宝的手部卫生。◆宝宝表情…  相似文献   

14.
抚触当宝宝终于以“真身”和你面对,来到这个新奇而陌生的世界,同时也意味着与朝夕相处的生活环境(母体)中断了联系,这会令宝宝非常不安。你往往会发现,早已酝酿的规划根本不管用,你不得不绝对地听从他的指  相似文献   

15.
宝宝从出生的第一天,就开始眨着眼睛看世界了,经历了在妈妈肚子里10个月 的“封闭生活”,虽然每天大多时间都在吃吃睡睡,但是宝宝们会日益主动地 探索周围。丰富而适宜的环境刺激,是他那远未成熟、正在急速发育的大脑最 重要的“营养素”。所以,就给他来一个感观Party吧!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要让1岁的宝宝自己玩出生后七八个月到1岁,宝宝已经能够独立地移动自己的身体了。他积极地探索周围的世界,甚至是见到什么就抓什么,抓到什么就咬什么,不喜欢大人对他的行为进行干涉。此时,家长恰好可以让宝宝自己玩一会儿,逐渐培养宝宝的独立性,避免其养成纠缠大人的不良行为习惯。但是在这一阶段,宝宝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他注意某一事物的时间有限,因此,宝宝自己玩的时间不会很长。当家长发现宝宝正在“专心致志”地进行一项活动时,可以在他旁边做自己的事情,如看书、看报纸、收拾衣物等,这样可以适当延长他自己玩的时间,直至1…  相似文献   

17.
两岁的宝宝根本不懂得脏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他只是通过你对他所说话的剧烈反应才知道,这些话是不好的。如果没有人刻意教他说这些话,你很容易帮助宝宝纠正错误。宝宝两岁了,会跑,会跳,会说话了,真是让人高兴!但是,千万不要高兴得太早了,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间听到脏话从宝宝嘴里冒出来,心一下子凉了半截,这是怎么回事啊? 其实,宝宝学会骂人都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比如夫妻吵架,言行不谨慎,就会被孩子抓个正着!外出看到别人吵架也会汲取“信息”;甚至还会有一些“不良”父母或者亲友教他学说!基于种种可能,宝宝在自己的生活环境,难免会听到、学到骂人。  相似文献   

18.
“10月,将是宝宝大战病魔的一个月。”“早就听说宝宝刚入幼儿园,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健康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家长怎样才能防患未然呢?”新学年开始了,家长们内心的不安也此起彼伏。如何让入园宝宝更加健康也就成了大家关注的话题。针对入园宝宝的频频患病,今天也让我们一起来关注焦点,寻觅良方。  相似文献   

19.
宝宝打人了     
“老师——宝宝打我了。”“宝宝”?赵老师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宝宝可是从来不打人的。别人打他,他除了哭就是告状,一副无助的样子。今天是为什么呢?赵老师找来宝宝,问起原因,宝宝说:“他抢我玩具,我向他要,他不还还打我。爸爸说谁再打你!你就打他,我就打他了。”您认为应该怎样看待并处理这件事呢。宝宝打人了  相似文献   

20.
宝宝会翻身了……宝宝开始走路了……宝宝可以小跑了……咦?宝宝两脚稍稍分开、呈半蹲 状、小屁股翘翘着、攥紧小拳头,看这跃跃欲试的样子,他是要跳了吗?  是啊,伴随着宝宝身体平衡能力的日趋成熟后,他们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走走跑跑了,他们要 开始跳跃了。妈妈们可别小看了跳跃的功劳噢!因为跳跃,宝宝的性格会变得更活泼,喜欢表现自 己,不怕生,并且在学习舞蹈等身体语言时,他会学得很快,很协调。   跳跃有这么多的好处,妈妈们还犹豫什么,快加入我们的“跳跃补习班”,为自己家打造一个 快乐跳跃的“小弹簧”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