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著作权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著作人身权与著作财产权.著作人身权又称精神权利,是指作者对其作品所享有的各种与人身相联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著作财产权又称经济权利,是指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通过某种形式使用作品,从而依法获得经济报酬的权利.《著作权法》规定的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它是作者个性通过创作的进一步体现.《著作权法》正是通过这4个方面对作者复杂精神世界进行规范,这其中发表权与财产权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2.
自今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开始施行,这里介绍一下著作权法涉及编辑工作的几个问题。一孔之见,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要重视作品的署名权新闻作品的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署名权是著作权人身权利中最重要的权利。其法律意义在于确认和尊重作者是作品的创作人这一事实。很多国家  相似文献   

3.
以现行立法为背景 ,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对著作人身权的法律属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 ,著作人身权与作者是密不可分的。在委托创作法律关系中 ,委托人和受托人不能约定著作人身权归属委托人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意识的提升,近年来涉及著作权领域的法律纠纷呈逐年上升的态势,其中有关作品署名权的争议占有相当的份额.究其原因是公众缺乏在著作权法律体系下,对署名权利的相关认识.为此,正确界定作品的署名及署名所具有的法律意义,加强对作品署名权的司法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从这个方面对相关问题展开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汪玮敏  洪来兵 《编辑之友》2012,(2):106-108,111
我国著作权出资制度面临多种权利冲突并存的问题,要化解著作权出资的困境,需要更新著作人身权理论,允许部分著作人身权转让,同时在《著作权法》中增加国家鼓励对著作权交易进行登记,明确著作权转让登记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相似文献   

6.
自今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开始施行,这里介绍一下著作权法涉及编辑工作的几个问题。一孔之见,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要重视作品的署名权新闻作品的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署名权是著作权人身权利中最重要的权利。其法律意义在于确认和尊重作者是作品的创作人这一事实。很多国家的版权法规定,在无相反证明的情况下,依作品的署名来推定作者,就是只有作者才有权决定用真名、笔名来向社会公开自己的作品。我国著作权法第11条第3款作了这样的规定:“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为作者。”据此,任何人以任何方式侵犯作者署名权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7.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著作已萌动着古代著作权“署名权”的观念意识,经过秦汉和魏晋南北朝的积累和发展,到隋代已开始向著作权“经济权利”观念嬗变.隋朝皇帝推行积极的文化政策,颁布了奖励民间献书的诏令,确定了求购图书的复制价格,维护了书籍作品占有者的经济权利,它是我国古代著作权涉及经济权利的历史标志.这种经济权利意识的萌动,促进了唐代文人学士稿酬意识的迸发,并对宋代版权保护意识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赵强 《当代传播》2001,(3):43-4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的规定,著作权包括这样几种人身权和财产权: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这五种权利只是狭义著作权的内容,广义上的著作权还应该包括作品传播者的权利。在网络空间,著作权人理所当然享有著作权法规定的相关权利,但是由于传播形式的变化,行使这些权利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而现有著作权法在对网络作品著作权人权利实施保护时,实践中又存在着一些模棱两可的情况,使传播者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窘境,并由此引发了一些争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网站是否有法定许可的转载权?…  相似文献   

9.
崔世勋诉辽宁省图书馆、黑龙江省图书馆和吉林省图书馆侵犯其署名权一案反映了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争议.职务作品著作权,尤其是署名权的归属已经被<著作权法>明确规定,因此,图书馆等单位有必要认真对待职务作品的署名权,建立更明确的保障制度,维护作者的权利,保障职务作品作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记者的权利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记者作为公民所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一切权利;另一部分是记者从事新闻工作所享有的权利.在这种权利结构中,前者是基本权利,后者为职业权利,后者是以前者为基础和前提的.人身权是宪法和法律明文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记者自然应当享有.如果记者不享有人身权利,则其职业权利将成为空中楼阁而无法实现.在新闻采访活动中,记者的人身权利最容易、最经常地被人侵害,而且记者的人身权较之一般公民的人身权有其特殊性.因此,对记者的人身权进行探讨,大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胡秀云 《图书馆》2004,(4):47-49
利用者的获得尊重权是其在接受图书馆服务时应享有的人格和民族风俗习惯应受尊重的权利,是宪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人身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利用者获得尊重权是由图书馆是精神文明建设基地的性质和其服务于人、改变和塑造人的精神世界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这也是法律的规定和现实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权利的法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法学的角度,对图书馆权利的内涵、图书馆权利的存在形式及主体、图书馆权利的内容以及图书馆权利的法律依据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我国图书馆权利属于推定权利,是公权利和私权利的集合体,它包含图书馆组织权利、图书馆馆员权利、读者个人权利3个方面。在同一法律关系中,图书馆组织、图书馆馆员、读者个人三者法律地位平等。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权利基本问题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法律分析方法对图书馆权利的内涵,图书馆权利的性质,图书馆权利的主体、客体和图书馆权利内容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这些图书馆权利基本问题的研究,以加深读者对图书馆权利的法律认识.  相似文献   

14.
读者权利——从"应有"到"实有"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为指导,对读者权利存在的经济基础、道德基础、习惯基础和法律基础做了简要介绍,论述了读者权利从产生、确认到实现不同阶段所表现的三种形态——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实有权利,以及形态转化的一般过程。认为,在读者权利三种形态中,应有权利是前提,法定权利是中介,实有权利是结果。  相似文献   

15.
陈虹 《大观周刊》2011,(9):12-12,8
权利法案诞生时被认为只约束联邦政府,不约束各州。内战后,第14条修正案加强对个人权利的保护,并对州权加以限制,但当时法院关注的重点只是财产权。到了20世纪四五十年代,法院将权利法案中的权利有选择的引进第14条修正案中,法院的重心转到人身权。现代,美国在人身权保护和平等保护方面都有很大发展,各州和城市建立人权机构,国会制定新一批民权法案,并且还出现了隐私权和环境权等新权利。  相似文献   

16.
出版者权指出版者在出版过程中对其资金投入和风险承担所应获得的"相邻著作"的权利。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出版需要的投资越来越大,资金回收周期越来越长,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为了保护出版者的权利,相应的法律规定也逐渐向出版者倾斜,核心则是保护出版者的专有出版权。专有出版权应该包括数字化复制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出版者权的保护主要有技术保护和法律保护两种途径。  相似文献   

17.
平等、自由、合法利用图书馆资源,是读者的一种法律权利.对体现公民基本权利的读者权利的尊重和保护,是公共图书馆文明的具体表现.本文从法理视角阐释读者权利的含义和基本内涵后,针对现实存在的公共图书馆种种读者权利保护误区和不足问题,结合<公共图书馆法>立法支撑性研究工作方案精神,对读者权利法律保护的对策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认为读者权利保护立法、执法中的政府职责、公共图书馆在读者权利保护中的法律责任和读者维权意识的培养是实现读者权利法律保护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8.
读者权利若干问题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窦潮 《图书馆杂志》2005,24(1):20-23
读者权利源自法律规定,读者权益则是权利实现的利益。本文从法律层面对读者权利概念、读者权利主体地位、读者权利内容、读者维护正当权益问题等方面进行了一定分析,意在促进读者权益保护工作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权利的法律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着重阐述了读者权利的法律特征,对读者权利的法理内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为"读者第一"过渡到"读者权利"提供法律分析.  相似文献   

20.
沈正赋 《今传媒》2011,(11):7-10
无论是西方新闻界还是我国新闻界,新闻采访的地位和作用从来都是不可忽视的,而且正是新闻采访这一实践活动拉开了新闻业务的帷幕。新闻采访权在西方被定位为可克减的权利和自由,在我国属于一种默认权利和习惯权利,均受到法律的保护。付费采访在学术界富有争议,有偿新闻也被有关方面明令禁止,但在媒介的现实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如何破解这些现实难题,合理、规范地进行新闻采访,需要社会各界合力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