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身体锻炼等级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和身体自尊量表对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一般自我效能、身体自尊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结果显示:大学生身体锻炼量、体育锻炼史、一般自我效能、身体自尊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大学生身体锻炼量、体育锻炼史在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水平身体自尊在身体锻炼量和体育锻炼史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解大学生生活方式现状以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自编大学生生活方式问卷,随机调查了1586名大学生.研究表明,目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总体处于中等偏差状态.从不同群体大学生生活方式特点看,存在性别差异,男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总体上比女大学生好,尤其是在营养膳食、身体锻炼、生活态度这3个维度上;而女大学生则在生活嗜好维度上表现比男大学生好.存在年级差异,低年级学生的生活方式好于高年级学生;存在专业差异,文科学生在生活嗜好维度上显著好于理科学生;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生活方式在身体锻炼、生活嗜好和人际关系等3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即生活方式越健康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生活方式7个维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生活嗜好、人际关系、压力缓解、生活态度、学习因素、身体锻炼、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3.
9~18岁青少年身体自我描述年龄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身体自我描述问卷对1538名青少年进行调查,发现在身体自我描述的11个指标的得分上表现出明显的年龄特点,16岁是身体自我得分最低的一个年龄阶段,除了在健康指标上差异不显著以外,在身体自我的其他10个指标上,均呈现显著性差异,女生的身体自我描述的年龄差异更为明显,这可能与不同年龄青少年体育锻炼时间和锻炼次数的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4.
探讨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为高校更好的开展身心健康活动提供一些参考。研究方法:选取浙江农林大学在校大学生60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并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实验前后的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在SRHMS测试中发现经过16周锻炼后大学生的正向情绪、身体症状与负向情绪等维度得分较锻炼前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健康子量表总分上,心理健康子量表总分较锻炼前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健身气功·易筋经能很好地改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身体锻炼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大学二年级学生的身体锻炼、身体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等现状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身体锻炼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结果表明: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的身体自尊差异不显著,男生高于女生;锻炼强度对"运动能力"、"身体状况"和"身体素质"维度上的作用比较显著;锻炼时间对"身体自我价值感"和"身体吸引力"维度上的作用比较显著;锻炼强度和锻炼时间的交互作用对身体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最著;身体锻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967名大学生的锻炼承诺和锻炼坚持性进行调查,并分析不同体育锻炼情况的大学生在锻炼承诺与锻炼坚持性上的不同,结果表明,锻炼时间、锻炼方式、锻炼效果和身体自我感觉的不同在锻炼承诺和锻炼坚持性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湖北体育科技》2019,(5):461-466
目的为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锻炼态度,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的方法,研究573名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对锻炼行为的影响。结果与结论 1)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不高,强度较低,体育锻炼时间表现良好,体育锻炼以小锻炼量为主。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在性别、专业、年级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2)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积极向上,且行为态度相对较好。不同性别、专业的学生行为和目标态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行为态度维度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3)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锻炼行为存在高度相关。体育锻炼态度对锻炼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行为态度对体育锻炼行为的解释变异量为19.1%。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心理测量和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体育锻炼对自我概念、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果.调查结果表明,少数民族男女大学生在身体自尊和整体自尊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表现为男大学生的得分非常显著地高于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方面男女大学生差异不显著;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每周1-2次以上)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更高的身体自尊和整体自尊水平;中等及以上强度的体育锻炼者更有利于身体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提高;整体自尊在体育锻炼改善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身体自尊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不同锻炼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对564名大一至大三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16.67%的大学生从不参加体育锻炼,60.64%的大学生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经常锻炼的大学生只有22.70%;而在体育锻炼频率上男女生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1),从不锻炼者与经常锻炼者之间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从不锻炼者、偶尔锻炼者与经常锻炼者之间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另外,大学生体育人口占大学生总人数的31.49%,男女大学生体育人口占各自总人数的35.84%和24.29%。(2)不同锻炼方式的男女大学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3)大学生的总均分及各项因子分与全国青年组和国内成人,存在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4)从不锻炼组、偶尔锻炼组和经常锻炼组的总均分依次为0.66、0.62和0.54,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5)非单独锻炼组的总均分略低于单独锻炼组,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有益于心理健康,不同的体育锻炼方式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良好的影响,但性别间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健美操锻炼对超重女大学生体质情况的影响,运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探讨健美操锻炼对超重女大学生控体重的作用。对忻州师范学院31名超重女大学生进行14周的健美操训练,训练每周4次,每次60分钟。实验结果显示:实验后的指标如心肺功能、身体成分指标、柔韧性等指标和实验前相比,都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研究维汉大中学生在身体自尊上的差异,对身体自尊进行跨文化的验证,结果显示,身体自尊的民族差异具有显著性,即维吾尔族学生比汉族学生更关注自己的身体自尊,更关注自己的外表、体重和体型;总体被试的身体自尊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差异具高度显著性.在性别主效应上没有民族差异;青少年学生的身体自尊随着年级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即初中生对自己的身体评价明显高于高中生和大学生;总体被试城乡学生在身体自尊得分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维吾尔族学生城市高于乡村,在4个分量表上差异均具显著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安徽农业大学255名在读大学生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试图探讨跆拳道在改善大学生羞怯感和身体自我概念中的作用。经过1学期(15周)的跆拳道实验干预发现,实验组实验后羞怯感总均分显著低于实验前,说明跆拳道干预后,大学生的羞怯感显著低于实验前;在身体协调、体育活动、身体肥胖、运动能力、整体身体、外表、力量、灵活、耐力、自尊和身体自我概念总均分上显著高于实验前;在身体健康因子上差异不显著,但表现为实验后的均分高于实验前。对照组前后测试无显著性差异。用差值的方式来进一步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在羞怯总均分、身体协调、体育活动、运动能力、整体身体、外表、力量、灵活、耐力和总均分差值上表现为实验组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在身体健康、身体肥胖和自尊上差值差异不显著,但表现为实验组差值高于对照组;在身体肥胖差值上表现为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在羞怯总均分及身体自我描述其他因子及总均分差值上无显著性别差异,但在整体身体、力量、自尊差值平均分上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其他因子表现为女性均分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分量袁的焦虑程度排序为: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对人焦虑、身体症状、过敏倾向、自责倾向、学习焦虑、孤独倾向;黑龙江省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在自责倾向上有着较显著的差异,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在身体症状上无显著性差异;黑龙江省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上有着显著性差异,而在学习焦虑、恐怖倾向上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六、七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身体自尊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旨在探讨身体锻炼对初中生身体自尊的影响。结果表明:男生与女生的身体自尊具有显著差异,男生高于女生;锻炼强度对身体自尊的自我价值感、身体状况具有显著作用;每次锻炼持续的时间对身体自尊的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体状况和身体素质四个维度的作用比较显著;锻炼频率对运动能力、身体状况具有显著性差异;运动量对身体自尊的运动能力、身体状况和身体素质维度上的作用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分量表的焦虑程度排序为: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对人焦虑、身体症状、过敏倾向、自责倾向、学习焦虑、孤独倾向;黑龙江省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在自责倾向上有着较显著的差异,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在身体症状上无显著性差异;黑龙江省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上有着显著性差异,而在学习焦虑、恐怖倾向上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1086名在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锻炼及健康现状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在体育消费和健康状况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锻炼指标、体形胖瘦方面有非常大的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女大学生体形差异对其身体自尊水平的影响。方法:对女大学生进行体成分测定和身体自尊测试,比较不同体脂率(PBF)女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结果:女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较低,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及格水平,依次为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身体素质、自我价值感和运动能力;消瘦组的身体自我价值感明显优于超重组和肥胖组,正常组的身体自我价值感高于肥胖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各组女大学生对自身运动能力和身体状况均不满意,各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女大学生对于自我身体吸引力总体上信心不足,但是消瘦和正常组相对高于超重组和肥胖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消瘦组和正常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女大学生对于自我身体素质不满意,但是肥胖组对自我身体素质有更高的自我评价,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女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较低,体形偏瘦的女大学生在身体自我价值感和身体吸引力两个维度拥有更高的自尊水平,而体形偏胖的女生则对自我身体素质更有信心。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篮球锻炼对普通大学生身体机能的影响,本文选取12名男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八周的篮球训练.在实验前后对每个学生的身体成分、最大摄氧量及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测量,并对实验前后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系统的篮球锻炼使大学生的体脂率有显著性下降,最大摄氧量有所增加,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有显著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长期进行10 000m跑对我国男大学生骨骼代谢带来的影响。研究对象:男性大学生15人。方法:男性大学生长期进行10 000m跑(6个月,每周1次),监测并对比实验前后与骨骼代谢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在身体特征中,训练前后的体重、体脂率、体脂量、腹部脂率、肌肉量上有着显著性差异;骨骼代谢标记变化中,降血钙素、甲状旁腺激素、碱性磷酸酶比训练前有细微的变化但没有显著性差异,而骨钙素显著性减少,脱氧吡啶啉显著性增加;磷在血液和尿液中显著性减少,但是钙没有减少,也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长期进行适宜运动强度的10 000m跑对我国男大学生骨骼代谢有着积极的锻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有氧舞蹈对女大学生锻炼情绪及体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探究有氧舞蹈对女大学生锻炼情绪、体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氧舞蹈对女大学生的锻炼诱导情绪有积极的影响,实验前后,女大学生的活力激发、积极投入、身心平静、生理疲劳具有显著性差异;有氧舞蹈对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有很好的塑形作用,对身体素质、身体机能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氧舞蹈不仅可以增强体能,而且非常时尚,对自身自信心、表现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在教学过程中宜采用快乐式教学模式,注重不同音乐与有氧舞蹈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