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讨论了高中化学安排"化学平衡常数"内容的多重意义。在反思基础上尝试调整"化学平衡常数"和"平衡移动理论"的教学顺序,引导学生由浓度商Q发现常数K的存在和特点,形成化学平衡常数概念;通过练习和应用丰富、发展学生对K的认识,为学生后续学习勒夏特列原理和转化率问题做准备,并由化学平衡常数引申到化学反应限度。  相似文献   

2.
于磊 《化学教学》2016,(6):48-51
运用Excel的函数图像绘制功能和公式编辑计算功能,对可逆反应平衡浓度数据进行探究式的分析处理,使学生能够通过猜想、验证、归纳、演绎等理性思考方式来推导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让化学平衡常数概念自然地、顺利地融入到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当中.  相似文献   

3.
建构化学平衡常数认知模型需要证据推理。教师需要提供科学史实、实验事实和数据,让学生认识化学平衡常数的提出过程,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本质内涵,学会从定量角度分析化学平衡状态,正确运用化学平衡常数判断反应限度和平衡移动方向,建构化学平衡常数的认知模型。  相似文献   

4.
基于课标要求,在新授课中采用以下策略优化教学设计:通过数据探究和化学史关注化学平衡常数概念的建构,促进对概念的深层理解;通过“强酸制弱酸”K值计算凸显平衡常数的意义;基于Q与K的关系分析推导影响平衡的三个因素、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彰显K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回顾《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和化学平衡常数》的教学过程,反思其教学效果,我有以下几点感悟。一、教学设计反思在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图像和大量生动形象的事例,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其中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学习难度较大,因此重难点知识要自然合理穿插引入,设置难易适当的问题,尽量做到内容简单化,达到浅显易懂的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化学平  相似文献   

6.
平衡常数教学往往注重分析数据和计算训练,缺乏基于情境的真实化设计。本文将平衡常数的教学融入氢燃料电池车的制氢方式选择这一真实STSE问题情境中,充分激发学生认知需求,将平衡常数这一核心概念的迁移和应用与制氢反应的选择这一真实问题解决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从学科知识应用上把握化学科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为主体习题课的设计,必须在习题的选择和分析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在基本解题过程中,学会深入地思考,学会分析问题本质,跳出题海,总结解题的方法,提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复习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思维是人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改造的编码过程,人的思维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首先应引导学生学会思维。本文就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思维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王敏 《高中数理化》2011,(14):63-64
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其理论性较强,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学生理解比较困难.因此,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才能使学生条理清晰地掌握好这部分知识,为其他各类平衡的学习打好基础,值得化学教师思考.对同一内容的学习,在不同时间分次进行,每次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使认识逐步深入.笔者整合了人教版、苏教版以及鲁教版3个版本的教材,按照如下思路进行教学设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科学教学离不开实践。实践体验作为实施科学教学的重要途径,理应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作为科学教师,课前、课中和课后都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实践体验,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陈业珍 《广西教育》2011,(19):60-60
数学容易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而培养兴趣是让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教学中增加实践活动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数学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老师强加给自己的乏味的数学公式和定论,无疑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甄瑞双 《中学理科》2006,(11):47-47,87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要掌握知识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常常听到有些学生说,上课听得懂,下课却不会做题;也常常听到有些老师说,我已强调多少次了,已分析得够透彻的了,学生还是表现出不明白,茫然不知所措.那么,物理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14.
如何实施英语课堂实践性活动教学,让学生在英语实践活动中体验快乐呢?  相似文献   

15.
王登茂 《考试周刊》2011,(64):161-162
化学平衡中转化率是指某反应物的转化浓度与该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比值的百分比.它体现了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效率。而判断转化率的变化对学生来说更是一个难点,他们往往会因把握不准而丢分。因此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化学平衡中转化率变化的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 一、根据增大或减少某反应物浓度判断转化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人们思维的产生与发展,就其总体而言,是有一定规律的,差别来源于思维的特殊性和个别性。这不是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而是通过实践和教育来培养的。在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思维的转轨阶段,这个时期思维由形象性占主导地位向抽象性转变。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如能抓住物理学科的特点,加强思维能力训练,将使课堂教学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作者写文章是“情动辞发”,学生读文章则是“披文入情”。阅读教学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感知语言文字,而后经过形象再造,使文章刻画的形象呈现在头脑中。这样学生就能进入课文所描述的艺术境界,领会到文中语句的精妙,领略到文章的情趣,真正达到“物我同在”、“人我同在”、“我在情境中”。受到这种情景的触动,必然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从而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因此,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识,仅有理性思维是不够的,还须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情感体验,让学生的感情和课文所表达的感情共鸣。学生入情入境的阅读,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赵悦 《天津教育》2014,(19):121-122
教学高效性的内涵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的高效性和教师教的高效性两个方面。学生学习高效的三个考量指标:学习速度——学习特定内容所花的时间;学习结果——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或取得的成绩;学习体验——所伴随或生发的心理感受。教师教的高效表现包括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结果、提升学习体验等。  相似文献   

19.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能否习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意义学习是通过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由于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新知识被同化到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中,使认知结构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丁时辉 《云南教育》2004,(32):32-33
元认知的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弗拉威尔(Flvell.J、H)解释说,元认知是指有关个人自己认知过程和产品或与此相关的其它事物的知识.它之所以被称为元认知.其核心是对认知的认知(反审认知或反省认知),他把元认知分为通过经验积累起来的关于认知活动的认知知识和从事认知活动时产生的认知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