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特立就德育的目标、主要任务和方法等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德育的目标是"造成一定立场、一定方向又无限生动发展的人格";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对青年一代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宇宙观)教育、开展政治教育和思想品质教育;德育可采用言传与身教结合、启发疏导与人格感化结合、诗教结合等方法.  相似文献   

2.
建构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推进高校心理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在高校心理教育与德育的实践过程中,必须加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与教育.从建构健全的人格作为心理教育与德育结合的共同目标、重要基础、主要途径和可能性等方面论述了其必然性和可行性,并从建构健全人格的主旋律、主动力、主阵地和"网络化"四个方面对实现推进高校心理教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作了一系列探讨,以期能通过大学生人格的培养和教育,促进以心育德、以德育心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徐特立关于德育的含义,它由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四个方面所构成;德育的目的是要造成一定立场、一定方向而无限生动发展的人格。文章还论述了实现德育目的所规定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即塑造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的人。两者的结合完全必要也是可能的,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的协调发展,从而大大提高高职院校德育的实效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5.
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简言之,德育方法就是道德主体人格建构过程中,师生双方互动方式的总称。传统的德育方法主要包括: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践锻炼法、修养指导法、情感陶冶法、价值澄清法等。批判地继承传统的德育方法对加强德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学校德育方法的重心转移首都师范大学政法系田国秀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在以往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与学生在德育教学中的地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一...  相似文献   

7.
试论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联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内容、任务、方式、方法、职能、规律、途径、模式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这就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理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一、确定研究生德育目标规格的主要依据研究生的成才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人格和行为的发展有着多种可能性,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任务就是教育和引导他们在人格、才能、行为等方面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并使其达到应有的高度和水平。因此,研究和确定研究生德育目标规格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是研究生德育工作成功的前提,也是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确定高校研究生德育目标规格的主要依据有三个方面:首先,高校研究生德育目标规格应反映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应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  相似文献   

9.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任务。学校的德育必须对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德育队伍的管理和提高进行全面的优化。德育目标的优化,要建立层次性的目标体系;德育内容要体现教育目的、德育任务、当前形势和青少年的品德水平,使德育内容现代化;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结合使德育途径多样化;优化德育队伍结构,深化德育研究,加强德育督导,使德育队伍管理科学化。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解决好德育的摆位问题,是当前教学改革中急需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仅就语文学科的德育目标,教学过程中德育的特点以及德育与智育的结合问题作一点粗浅的探析。一、认真解决语文学科的德育目标语文学科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强有力的阵地,也是德育因素最丰富的基础工具学科。语文教学目标应是思想性和科学性、知识性与教育性的统一。语文学科根据自己的性质、任务和特点,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担负着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以“五爱”教育为核心的主要任务。一个时  相似文献   

11.
王国荫 《文教资料》2005,(4):99-100
心理健康教育已被国家教育部列入<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加强对学生德育心理的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要以科学理论为先导,以心育为基础,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将德育与心育密切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促其全面发展.着力构建科学有效的心育模式,科研先导是基础,领导重视是保证,教师培训是关键.……  相似文献   

12.
提高班主任德育素质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班主任尤其是青年班主任的德育素质,直接影响德育任务的完成和德育目标的实现。班主任在具备基本德育素质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加强德育观念、德育责任心和德育能力以及人格的完善。提高班主任的德育素质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洛克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绅士,在绅士教育的各种目标中,洛克最为看重德育教育。洛克所主张的德育主要包含坚强的性格、优良的品格、良好的礼仪三方面内容。洛克进行德育教育主要遵循及早教育、培养习惯、因材施教原则,其方法主要有榜样教育、奖惩结合、说理等。同样,由于时代所限,洛克的德育思想也有一定缺陷。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培养人才重做事,轻做人,重智育,轻德育,教育方法重外化,轻内化,教育目标大而空,尤其是德育目标太抽象不明确,德育方法欠妥等现象,结合教育心理学、品德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学的知识,就学校德育教育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左玉珍 《上海教育》2001,(19):44-45
以素质养成教育为核心,以身心和谐发展为指向,以创设与指导为基本任务,这是我校和谐教育中的德育模式。它着眼于学生德性的培养,人格的完善,它所期待的是学生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和人格发展的和谐。它不仅是德育所要追求的内容与手段,也是德育所要追求的理想与境界。学校和谐教育中的德育基本思想又是以学生为本的自我教育,从提高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参与度人手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课作为德育的主要途径,担负着重要的德育任务,在青少年人格培养过程中,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分析思想政治课教学课程目标的直接性、教学内容的直接性以及对青少年行为的规范性三个方面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对青少年人格培养的独特功能。  相似文献   

17.
传统德育方法的现代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德育方法,是指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简言之,德育方法就是道德主体人格建构过程中,师生双方互动方式的总称。传统的德育方法主要包括: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修养指导法、情感陶冶法、价值澄清法等。批判地继承传统的德育方法对加强我们德育工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新形势下,我们在借鉴这些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还必须有所突破,才能使德育在学生成长发展中产生更大影响力。一、借鉴传统德育方法的现实意义借鉴传统的德育方法,旨在更好地实现德育的目标,提高…  相似文献   

18.
大学德育方法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德育方法新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涂益杰,许克毅所谓德育方法是指教育者针对教育对象实施思想教育用以培养、形成和巩固受教育者品德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德育的科学方法是德育过程中的必要环节,是实现教育目标、任务的重要保证。没有方法的科学化,也就没有德育整体的...  相似文献   

19.
“主体—发展性”德育是班华先生提出的重要理论,代表了班华先生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对德育发展和走向的清晰定位,以及对德育现实问题和困境的准确剖析。“主体—发展性”德育理论主要表现为:人化、对话、解放和融合的基本理念;定位于培养学生完整的思想品德结构,注重创造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目标观;涵盖激励教育、个性教育、终身道德学习及心育和德育一体化契合的多样化教育原则;涉及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德育与心育结合、规范与能力结合、说理与践行结合、显性与隐性结合的德育方法体系。“主体—发展性”德育的实践探索主要表现为:对班级与班主任专业化的现实关注、“学会关心”德育模式的实践、德育教材的编写和“心理—道德教育”的本土化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一、<中学修身教科书>蕴含的德育思考 1.德育目标--培养国民健全人格 蔡元培认为,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人明家庭、社会、国家道德之"本务"以修身,发展完全之人格,"育国家之良民".道德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和发展个体"完全之人格,以保全人之为人的人性"."发展人格者,举智、情、意而统一之光明之谓也.盖吾人既非木石,又非禽兽,则自有所以为人之品格,是谓人格.发展人格,不外乎改良其品格而已."道德教育的最终任务是要通过道德教育影响人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从而发展和提高人的道德品质,完善其道德人格.蔡元培认为,道德教育特别是国家道德教育在于"务顺应时势,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在当时危机四伏的中国,蔡元培认识到培养人格必须与时代的大背景相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蔡元培关于道德教育目标与意义的认识具有现代性和前瞻性,对我国当前的德育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