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羲皇故都     
中国古代的三皇,也就是伏羲、女娲和神农,都曾在今河南准阳活动过。淮阳古称“宛丘”和“陈”,因位于淮水之南,故称淮阳。传说上古时为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氏之都,被称为“羲皇故都”。《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陈,太吴之墟也。”《纲鉴易知录.太吴伏羲氏》也记载:“太吴伏羲氏作都于陈,葬于陈。”  相似文献   

2.
徐今 《文化学刊》2009,(4):108-111
本文对“隻”类字进行了多角度观察,以加强对殷商鸟文化的认识。主要认识有三:其一,“隻”类字反映了殷商先民捕食鸟类的活动,有违图腾禁忌,故而推测殷商时期可能并不存在玄鸟图腾。其二,获取义由从又从鸟的“隻”而非其他的动植物来构形,说明鸟对殷商人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奥秘可能在于鸟类产卵孵化的生殖过程与能力。“隻”、“得”、“取”同处获取义语义场,说明各自包含的文化意象在殷商人的生活中大抵处于同等的地位。其三.“佳”和“鸟”的重要不同不在外形而在功能,“鸟”比“隹”更具神力,是自然力的象征。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中期,美国批评家魏伯·司各特将图腾批评引入了西方文学批评界。半个世纪以来,图腾批评的实践反过来大大促进了创作方面的象征密码热,新神话主义浪潮席卷全球。在我国从“龙的传人”到“熊的传人”的说辞背后促使我们重新理解中国文化之根的多元性构成及复杂流变的历史脉络,然而图腾批评的是非曲直尚待进一步总结商榷。  相似文献   

4.
从"圭"到"鼋":女娲信仰与蛙崇拜关系新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支持女娲信仰源于蛙崇拜的观点,并按照语义相关和文字构型原理,追溯女娲原始本相。“圭”、“鼋”等都是探究女娲原型的重要依据。女娲名称之缘起不仅与“蛙”、“娃”等在语音上相关,而且是与作为重要礼器的“圭”有深厚的文化渊源——圭文化本原就是象征繁衍生育的蛙崇拜。“天鼋”是姬周天族与姜戎蛙族的复合图腾族徽,称之为“天鼋”是历史的误读。女娲之神是这种“鼋”图腾符号的象征转化,由于“龙蛇化”进程,在后世发生了形态变异。  相似文献   

5.
王嘉宸 《文化学刊》2023,(9):169-172
鄂温克民族图腾艺术是鄂温克人文化与精神的象征,也是鄂温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鄂温克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逐渐转变为对图腾的信仰,并对图腾进行了神圣化、艺术化处理。图腾不仅是鄂温克民族最原始的精神信仰,同时也是最具有美学意义的文化符号。鄂温克民族图腾艺术以生活为基础,在艺术中融入了大量的美学思想。在鄂温克人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大自然给予了鄂温克人生命和生活,在与自然不断磨合中自然也赋予了鄂温克人美的本质,而图腾艺术则是用原始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将这种本质表现出来。因此,图腾艺术是人类历史上一种非常具有美学意义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6.
企业走节能低碳的道路,是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能为“双碳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文章从“双碳目标”的基本解析入手,对“双碳目标”下国企转型发展进行SWOT分析,指出国企转型发展的相关途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杨蕴希 《文化学刊》2012,(3):113-116
图腾制度是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众多人类学家对图腾制度都有自己的定义。列维.斯特劳斯在《图腾制度》中列出前人对图腾制度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批判和继承,最后将图腾制度定义为思维层面的二元结构。本文即沿着列维.斯特劳斯图腾研究的思路,着重探讨其"结构"的意蕴。  相似文献   

8.
陕北正月     
正月的陕北,实实的与众不同。家家户户扫尘除旧,新桃换旧 符,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各式各样的剪纸窗花贴它满满一窗棂。颜色上有红的、绿的、黄的,内容上有喜庆的、吉祥的、祈盼的和暗喻的,五花八门,犹如一个小型展览会。正月间拜年、祝寿、闹秧歌、打腰鼓、猜灯谜,转九曲,直至十五闹元宵,以此来迎接新春的开始——人们重又回到黄土地上,重又将东山的日头搬到西山。 陕北之所以仍保留着这么多的传统风俗,是与这儿的文化积淀是分不开的。远古,这儿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祥地。传说三皇之一伏羲氏就曾在此训兽为畜,教人织网捕鱼,确立婚姻礼仪习俗,并多次到黄河乾坤湾上仰头观天象,低头看河山,神悟阴阳鱼,悟出太极图,由此创立阴  相似文献   

9.
一 关于象1 .象思维人类创造了两种思维方式 :一是形象思维 ,二是概念思维。《不列颠百科全书》中介绍 ,概念思维是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创造 ;据《周易》记载 ,形象思维是中华民族祖先伏羲氏的创造。苏格拉底生于孔子去世之后 ,伏羲氏则是孔子之前的远古圣贤 ,所以 ,形象  相似文献   

10.
元初大儒刘因,一生倾慕周敦颐,其作《太极图后记》,力辩《太极图》源流,批驳诸多不实之词,并完善朱熹的结论,明确提出会通《太极图》《河图》《先天图》三图之理为一,巩固周敦颐理学源头的地位。此外,刘因继承"圣人之道",宣扬周敦颐的修养论,扩大了周氏在北方的影响,为元代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双碳”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深化,电力企业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文章以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龙岩供电公司为研究对象,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切入点,解构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网+生态”模式的核心内涵和行为范式,并对其“一廊一带”践行机制进行探讨,以期对推动全社会“双碳”的实现和绿色转型发展贡献一定力量。  相似文献   

12.
民俗摹仿 一、民俗摹仿产生的路径 1、最早,怂恿民俗摹仿登台表演的,要数原始时代的宗教情趣。这在人类早期的纹身习俗中有集中的体现。 《淮南子·原道训》“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剪发文身,以象鳞虫。”高诱注:“文身,刻画其体,内墨其中,为蛟龙之状。以入水,蛟龙不害也,故曰以象鳞虫也。” 《说苑·奉使篇》诸发曰:“彼越……外海垂之防,屏外藩以为居,而蛟龙又与我争焉,是以剪发文身,灿然成章,以象龙子者,将避水神也。” 《汉书·地理志》应邵注:“(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 所谓“象”,即图腾意味的艺术摹拟。越人带着虔诚心情,把自己装饰成龙子龙孙的样子,祈求图腾护佑以及生命、生存的安全感。正如德国艾伦莱赫根据自己的观察,在《巴西恒河第二次探险记》中说的:“始祖是保护自己的子孙的,因此将其图形刻在身上,这无异于是带着抵御各种危害的护符。”(《纹身世界:信念的活史》25页)  相似文献   

13.
老城区地铁站域因其优质区位和人口大量集聚的特征,具有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双碳”目标下城市建设的重要节点区域,很有必要对地铁站域空间进行优化。以“双碳”为目标,构建老城区地铁站域低碳评价指标体系。以南京张府园地铁站域为例,进行低碳评价,明确“双碳”目标下老城区地铁站域优化原则与思路,提出张府园地铁站域优化策略:顺应时代发展,改造既有建筑、更新服务设施;拓展建筑功能、建设立体绿化;打造智慧交通、普及可再生能源使用。优化策略或可为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变暖问题的日益严重,作为国际上的二氧化碳排放大国,为了承担大国责任,同时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以下简称“双碳”)。“双碳”战略不仅是国家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彰显大国担当的重要举措。高校服务“双碳”战略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也是争取办学资源的天然需求。该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法,解析高校服务“双碳”战略的必要性,梳理高校在服务“双碳”战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从学科平台建设、育人模式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三大方面提出应对策略,并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阐述具体实践做法,以期为高校服务“双碳”战略提供进一步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韩涧明 《职业圈》2006,(11):20-22
何坊卖锅,这可以说是营销领域中最有趣的话题之一。对于这个话题,不同立场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而对于经营保健品的人来说,何坊的举动让他们多少有些困惑甚至产生了不安—蜥蜴团队在市场中绝对是一个很特殊的“物种”。营销实战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法则。他们是一个团队,奉行顺时  相似文献   

16.
放飞猫头鹰     
武警西藏森林总队察隅中队全体官兵为一只刚刚获救的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猫头鹰,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放飞后,与官兵们相处了10天的猫头鹰与他们似乎已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一直在营区上空盘旋,最后,终于在官兵们的呼唤声中离去。去年9月29日下午,正当中队官兵进行训练时  相似文献   

17.
《对外大传播》2016,(10):69-70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近日在美国宣布将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由“濒危”变为“易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物种的濒危等级划分为7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为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和无危。IUCN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大熊猫的野生种群数量、栖息地等指标已经全部“超标”,因此,降为“易危”物种是合情合理。  相似文献   

18.
《论语》“五十以学易”当为“卒以学易”说——读《论语集注》、《洙泗考信录》后武树臣《论语·述而》:“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长期以来,学...  相似文献   

19.
段宝林 《文化学刊》2012,(3):102-112
"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这是大家常常说的口头语,也是大家公认的事实。大众一般都认同是因为龙是我们中华民族远古的图腾。然而至今还常常看到一些文章或著作否定龙为图腾的观点。这就说明,龙的来源和本质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对龙的起源与图腾本质,还需要作更多的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20.
秦裕 《生态文化》2003,(2):41-42
在古代,以龙为图腾的中国,许多地域山水的名称都带有龙字。以水为例,谓之龙泉、龙湾、龙溪、龙池、龙湖、龙河,数不胜数。而称之为龙潭的,更是不计其数。不过,将龙潭与山相连,并将龙潭置于山中的“龙潭山”,除本谈及的龙潭山之外,在笔涉猎的范围之内,尚不曾有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