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现代西方哲学发展中,竭力以人本主义解释、“改造”马克思主义哲学,使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化,成为一种思潮。例如: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晚期马克思主义有一块“人学的空场”,应该“把人恢复到马克思主义之中”,使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结合”起来。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马尔库塞以弗洛伊德的人学理论解释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弗洛伊德关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萨特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平台上,始终未曾真正解决的一个问题是萨特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萨特自认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但又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内部存在着严重的理论匮乏,他的存在主义将是一种重要的理论补充.这是一种十分奇特而难解的关系.本文就对萨特的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方面进行相互比较,以便从中可以窥探出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3.
《苍蝇》是萨特早期创作的一部存在主义代表作,是萨特的自由观发生转变时的产物。从分析萨特思想发展入手来分析《苍蝇》一剧中体现其思想转变的内容,包涵了天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火花。《苍蝇》中的无神论思想以及通过实践,"介入"生活来改变现状的主张都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吻合。  相似文献   

4.
对高兹劳动观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指出高兹的劳动观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定经济、政治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主要借鉴和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观与劳动观、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理论,以及舒马赫等人的思想.认为高兹的劳动观演进过程为:前理论时期—存在主义时期—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时期—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时期—后马克思主义时期.  相似文献   

5.
高兹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有着其自身特有的理论源流,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近代西方的法兰克服学派对高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黄芳炜 《考试周刊》2011,(10):45-46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作为西方当代主要哲学流派逐步为广大绘画者所接受,它主要研究个人的孤立的非理性意识活动与真实存在的人本主义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存在主义是人类内心最深处的思想和行为的反思。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非常好地阐释了人类的孤独、存在、  相似文献   

7.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萨特晚期哲学的新样式。本文概述了萨特接近马克思主义之初试图用存在主义补充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和方案,分析了其功过得失及其原因,表明两种哲学的主导性原则根本对立的理论想融合在一起是根本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8.
萨特主张存在先于本质,强调人选择的自由和责任,教导人们不能拘于旧的制度框架与命定论;萨特从其存在主义“介入”思想出发,试图剖析资本主义和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人道主义“补充”。  相似文献   

9.
试论大江健三郎存在主义小说的本土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江健三郎的小说创作深受萨特存在主义的影响,而大江的存在主义却不是萨特的翻版,有着民族化特征.大江健三郎将萨特的存在主义融入到日本传统美意识和自然观中,既致力于反映人类生存环境改善的主题.又扎根日本的乡土、民族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并尽力运用日本传统文学的丰富想象力、日本古老的神话象征性以及日本式的文体,以保证吸收存在主义文学理念和技巧并加以日本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加以剖析,提出萨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唯心主义的,他所宣扬的抽象的个人、自我意识、自由选择、绝对自由是超时代和超社会生活条件的。萨特存在主义作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是资本主义世界精神危机的一种特殊形式和概括。同时,分析了萨特存在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分歧。  相似文献   

11.
“05方案”课程体系设置不仅进一步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原则,而且强调整体性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际运作中面临一些问题,我们要在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特征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要根据思政课程各自的功能和特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方式,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整合优化,提高其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中最重要的两大理论贡献之一,而唯物史观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萨特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空场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质问,也是对唯物史观发起的一次重大的理论挑战。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批判和超越了旧哲学关于"抽象的人"的观念,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逻辑起点和理论枢纽。"现实的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中宏观与微观、具体与抽象相统一的人学辩证法。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人学思想有力地批判了萨特"人学空场"的指责,对恢复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原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人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审美关系实质上是价值关系,审美价值问题是现代文艺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是价值论文艺美学得以生存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萨特的自由理论有着深远的哲学史渊源。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爱比克泰德、文艺复兴时期的皮科对自由的经典论述,19世纪中期以后的唯意志主义、生命哲学等关于自由的思想,都对萨特的自由理论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列宁丰富和发展了灌输理论,为了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效果,他从灌输原因、灌输主体、灌输客体和灌输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学习列宁的灌输理论,有助于人们认识到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紧迫性,有助于了解教育主体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如何分析教育客体差异性,怎样实施有效的灌输教育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逻辑本质上具有三个方面的内容:逻辑前提、存在逻辑和发展趋势,三者相互联系、不可否缺。其逻辑前提研究需要注意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方法、逻辑立场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以及逻辑原则等;其存在逻辑研究需要注意从属性、制度到本质的逻辑演变,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逻辑理路;其发展趋势研究需要注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前提和存在逻辑决定了其发展趋势,这种趋势主要体现在结构性和过程性两个方面。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逻辑可以更好地丰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德育的"人学空场"现象受到反思和批判,现代德育理论和实践逐渐趋向人本化。这一趋向既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体现了现实的客观诉求。当代哲学的人学主题,道德哲学从"无人"到"人本"的嬗变,心理学、教育学及德育学理论的人本转向构成了德育人本化的理论依据;而市场经济的完善,信息化社会的挑战,以及德育"人学空场"的现实都诉求德育的人本化。  相似文献   

18.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最重要成果。在萨特哲学中,异化同样是一个重要概念。二者关于异化的本质、根源及其超越三个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划清二者之间的界线对于分清萨特异化理论的实质,进一步深化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根本要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自身价值的理论基础。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首先要厘清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内涵,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涵义、马克思主义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对核心关系;其次要剖析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偏差,突出表现在人的价值取向、教育发展过程和思想内涵表达三个方面;再次重点论述马克思主义人学对思想政治教育解读的启示,即准确定位人们的价值观、创新教育客体主体化模式、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他参与发起思想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了基本前提;他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并发起创建中国共产党,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理论和组织基础;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初步阐述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基本构想,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