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性形象问题一直是女性主义批评的关注点和切入点.女性形象在男性笔下形成两种极端,不是天使就是恶魔,即"好"女人和"疯"女人.随着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女性主义批评家正在超越关于女性形象好坏的区分.美国小说家尤多拉·韦尔蒂的《乐观者的女儿》,发表于女权主义的第三次浪潮时期,富于激进的女性色彩,表达了作者对介于传统"好"女人与极端"疯"女人之间的第三形象寻求.  相似文献   

2.
简·爱形象既没有符合激进女性主义者的期望,也并非如部分女性主义批评家所认为的那样,是对主流文化的一种维护.实际上,徘徊于反叛与回归之问的简·爱看似矛盾,实为合理,正好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女性视角和追求平衡的女性主义理想.  相似文献   

3.
张铃 《考试周刊》2014,(49):28-29
文章首先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张爱玲的女性主义思想做了介绍,其次运用增补、劫持、加前言等女性主义翻译策略对不同译本的《老人与海》做了翻译比较研究,探讨了女性主义译者是如何运用女性主义翻译策略使女性的形象与声音彰显于译文文本中的。  相似文献   

4.
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在其诗作中直接或间接地再现了大量女性形象,并且融情于景,常以爱情为载体,将女性形象与其"美即是真,真即是美"的诗歌理念统一起来,使女性主义与浪漫主义相互融合,折射了女性主义对其诗歇创作的影响,表达了诗人对于女性的赞美和歌颂.  相似文献   

5.
梁绮颜 《海外英语》2010,(2X):134-135
现代女性主义者认为,简·奥斯丁是最早在文学作品中反映女性主义思想的作家之一。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被认为是女性个人反抗的最初体现。该文通过对《傲慢与偏见》中的四位女性:伊丽莎白.班纳特,夏绿蒂.卢卡斯,吉英.班纳特及彬格莱小姐的性格、命运对比,揭示当时妇女社会地位低下是造成她们不同命运的原因。同时,该文还以伊丽莎白的女性形象,班纳特先生的父亲形象及《傲慢与偏见》的女性写作立场,体现作者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6.
"虎妈"蔡美儿的家教"战歌" "虎妈"档案:蔡美儿,是菲律宾华裔,自小随父母到美国,现在美国,任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蔡美儿生于1962年,属虎.在她看来,虎代表着"强大、权威和凝聚力",能够获得他人的"恐惧与尊重",因此蔡美儿自称"虎妈".  相似文献   

7.
女性主义文论兴起以后,简.爱形象受到极大的关注,被视为反抗男权传统的一面旗帜。简.爱在很大程度上与当时对女性的规范要求相悖离,具有一定的反叛性,但这种反叛远非后来激进的女性主义者所倡导的那样彻底,而是对主流文化有一定的回归倾向。这里,反叛与回归之间的矛盾有其合理性,进一步拓展了简.爱形象的内涵,对现代女性亦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金瓶梅》与美国南北战争时代的经典文学《飘》都是重点描写了古代女性生活经历的历史名著;都在中外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其中描绘的妇女形象都成为中美两国最知名的典型女性形象。本文试图通过对于中美两部著名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背后的男性态度,论证女性主义、尤其是马克思女性主义的唯物主义辩证史观,阐述马克思女性主义发展的必然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女性主义为主要研究对象,简要叙述了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流变,解释了女性主义与新闻传播学的融合,通过大量例证和理论分析了中国新闻传播学中女性主义研究存在的现状,深入剖析了女性形象被诋毁和女性话语权缺失的事实与原因。同时指出建立两性和谐的媒介世界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王树娟 《海外英语》2011,(9):314-315
花木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传奇女性形象,南北朝民歌《木兰辞》记录了中国最早的木兰故事,宣扬了中国的忠与孝的传统思想。1998年,根据木兰故事改编的迪斯尼动画片《木兰》,重新塑造了具有女性主义精神的花木兰形象,引起了一些中国学者对迪斯尼花木兰的解读。该文从美国迪斯尼动画片《木兰》入手,主要从女性主义的研究角度来考察花木兰的新形象和其寻求自我的女性主义意识,并通过中西文化背景下对花木兰新形象的解读,探讨了中西文化的冲撞与融合。  相似文献   

11.
顾长卫在电影<立春>中以王彩铃为主线,塑造了一群追求梦想的小城艺术青年形象.文章运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在王彩铃与其他人物形象心路历程的对照中,挖掘王彩铃形象独特的美学价值.并通过对王彩铃形象的解读,旨在探讨女性意识在人生悲剧中的救赎价值.  相似文献   

12.
女性主义批评尤其关注男性作家创作的经典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在女性主义批评视野下重新解读和评价《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揭示《水浒传》中女性形象被"妖魔化"的倾向,典型体现便是作者对"荡妇"与"男人婆"女性形象的塑造,女性形象被妖魔化的文化根源是男权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3.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翻译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女性主义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认为翻译是一种政治行为,主张以"女性价值"介入翻译文本而重塑女性形象,从而彰显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本质特征——主体性、权力关系以及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4.
纳撒尼尔.霍桑在《红字》中塑造的海斯特.白兰吸引了无数读者并在近年来引发了诸多富有新意的解读。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要求以女性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解读,为重新欣赏《红字》提供了参考。基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基础上,通过对海斯特形象的演变而挖掘小说中反女性主义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新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虹影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以女性为主角,塑造了大批女性形象,她的作品体现了强烈的女性主义色彩。本文试图借助相关女性主义理论,以她的三部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饥饿的女儿》《K》《上海王》)为例,通过分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探讨虹影小说的女性主义。  相似文献   

16.
在《亚当·比德》中,艾略特塑造了三位女性形象:赫蒂,布道者黛娜和波塞太太.在小说中赫蒂总是处于被动、消极的边缘地位,她的性格与品质不是通过自己的言语、行为呈现出来,而是通过剧中的男性话语来界定的,甚至她的一生也被男性主导者亚瑟所控制.在小说中,另外两个女性形象黛娜和波塞太太的描述,则表明她们对于父权制社会的奋斗与抗争,同时也体现了艾略特的女性主义思想,表达着她对女性的关注,渴望获得女性自身独立和话语权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诗歌将自然中具体意象与女性形象结合的艺术特色。认为诗歌中丰富的女性描写,是庞德生命的体验,是其美学追求与对女性精神慰藉的彰显。从生态批评和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对庞德四首诗歌中的自然具象进行解读,分析了其诗歌中蕴含的深层女性主义哲思。  相似文献   

18.
甄雯 《生活教育》2015,(1):120-123
作为一名关注女性主义的艺术学习者,笔者一直试图寻找一条用女性主义视角阐释艺术史上有关女性艺术形态的道路,以激发人们特别是艺术家群体对当代艺术女性形象的关注,女性主义与月份牌艺术的结合研究便是很好的切入点。本文通过女性主义科学观的立场和方法研究月份牌这一特殊时期艺术形式,从对"月份牌女郎"物化的他者遭遇和形象演变的进步性表现两个层面进行重新界定,进而分析月份牌艺术对当代广告艺术中女性形象的影响,折射出女性在艺术作品中的境遇及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莎士比亚作品的女性主义解读一直是学界的研究热点.麦克白夫人作为莎翁笔下的经典女性形象之一,呈现出多重特征.她虽然表现出坚韧强大的一面,却依然未能跳脱出父权制社会的框架.本文试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切入,分析麦克白夫人如何打破传统女性在文本中作为他者的形象,解读麦克白夫人后期如何再现了他者特质,并进一步探析这种矛盾背后的深层...  相似文献   

20.
将爱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集《逃离》作为一个女性主义的文本解读,大致体现为父性形象注视下的女性:母亲形象中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迷失,女儿形象中的对抗与逃离。以此进行研究,从女性在家庭关系中的各个方面的角色进行解读,将使女性主义研究更直接、全面,有助于准确把握女性问题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