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理论导向的教育政策经验研究探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理论导向的教育政策经验研究,是指基于对实然的教育政策现象的经验认知,运用相关理论或提炼本土概念和分析框架对现象加以解析,从而在发展政策理论的过程中揭示教育政策现象的真相、性质和规律。本文尝试回答何谓经验研究与理论导向、如何开展理论导向的教育政策经验研究及其对于构建本土政策理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是一个范围较大的概念,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和课程三者之间相互交织,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专业是学科人才培养的基地,课程是学科和专业知识的体系化与合法化。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概念虽然比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广泛,但侧重于理论研究与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政策正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以及学科政策、学科制度等概念基础上的衍生与创造。这些概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政策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分析,准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政策研究对象和研究边界,为深入开展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教育政策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由于教育政策主体的多方博弈,失衡同平衡总是处在一种互动关系之中。作为教育政策和谐与均衡的润滑剂,衡平是解决教育政策失衡问题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恢复教育政策的协调职能具有独立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化学平衡教学实践中,从理解平衡概念、强化平衡概念、养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三个方面分析如何让学生逐步有效构建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提出化学平衡教学中如何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及如何适应高考改革,重视概念渗透,解决教学难点,落实此核心素养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国家级教育政策研究机构包括国家级政府主导的公务机关性质的教育政策研究机构、独立行政法人性质的教育政策研究机构和大学或大学附属性质的教育政策研究机构。为了更有助于国家层面教育政策的整体规划和深度推进,日本文部科学省对原有的国家级教育政策研究机构进行了改革重组,强化了其服务于政府宏观教育决策的职能。以代表日本国家级教育政策研究机构的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为例,改革后其职能为:准确恰当并且迅速地应对教育行政上的诸多课题;回应教育基层实践的要求,进行全面综合地调查研究;向教育相关者提供教育研究情报信息;开展教育领域的国际性的共同研究;推进与地方政府的教育研究所或研究中心等的共同研究。日本国家级教育政策研究机构的改革与发展,为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科学化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62.3%。农村教师是与城市教师相对应的概念,反映了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状。尽管在经典教育学教科书中,我们还未见到有关于“农村教师”概念的表达,但在目前国家教育政策文本中已经开始关注“农村教师”这一概念。农村教师的素质和文化程度、数量与质量的平衡等指标已经进入一些学者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7.
论防控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文化教育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机关对黑社会性质犯罪有着明确的界定,在此基础上要有效的对黑社会性质犯罪进行防控,就必须首先在社会政策层面高度来考虑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其中较为重要的政策有文化政策和教育政策.在文化政策上要强化主流文化,批判帮派江湖亚文化,加强对文化市场与文化传播的控制和管理.在教育政策上,要制定好相关的学校教育政策、家庭教育政策和社区教育政策.  相似文献   

8.
在教育督导“以督政为主”转向“督政与督学并重”的背景下,学校教育督导实践与探索日益丰富。其中,督学责任区作为学校教育督导的特殊组织形态,已经从地方实践的经验层面上升为国家政策要求,开始在全国广泛推行。本文试图对督学责任区的概念、性质、功能、职责与价值等基本问题加以思考,阐释其实质内涵,以期厘清人们对督学责任区的认识和化解学校教育督导实践中的某些困惑。  相似文献   

9.
教育政策执行概念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对教育概念进行重新审视和对政策执行、教育政策执行概念进行广泛考察分析的基础上 ,采用多角度多维度思考和逻辑学方法 ,对教育政策执行概念进行新的界定 ,在新兴的教育政策执行研究领域进行了一次很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区分了"受教育的性质"与"受教育权的性质"、"受教育者的义务"与"受教育的义务"两组概念,并对现有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受教育性质的三种观点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
底线均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解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应该如何解释?实践中存在着缺乏限定性、取向精英化、忽视教育的特殊性等问题。这些问题何以发生?政策、理论遭遇到复杂性实践、隐性制度化依然延续旧传统、评价失衡造成的发展困境等都值得检讨。实施兜底均衡的教育资源配置保障、合格均衡的评价取向、体验均衡的教育关怀、特色均衡的差异思想,有望推进一种底线均衡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教育政策执行以政府资源投入为基础,政府教育改革以政策工具的选择为基点.本文在对政策工具选择与资源的关系、政策工具分类理论探究的基础上,从冯德尔多兰关于政策工具的两大特性即扩展性与限制性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现有的师资均衡政策工具,认为,立足自身资源,寻求基于薄弱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扩展性政策工具选择,是实现教育政策优化与效能持续改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论教育理论的性质和研究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齐梅  柳海民 《教育研究》2004,25(10):19-23
科学的本质就是科学的方法,而科学方法的要旨就是在假设的基础上建立理论模型和研究规范。科学的教育理论的研究方法和路径应包括:确定教育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范畴;给出一个假设性的教育定义,它是教育理论研究的逻辑前提;建立教育理论研究的内容体系,这是由一系列实质性假设组成的,以解释和预测教育现实。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Discourse has featured in studies of educational policy as an analytic and methodological tool, theoretical frame, realm of implication, and even a foundational definition of educational policy itself (e.g.) Despite the centrality of discourse as a frame for exploring educational policy and its implications, the ways that discourse is defined or operationalized in educational policy research are often left implicit which can lead to murky relations to larger onto-epistemological questions of how we construct findings from data as well as the nature of policy. In this interpretive analysis, we synthesize a corpus of 37 peer-reviewed journal articles that bring together educational policy and analyses of discourse from varying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perspectives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breadth and scope of how discourse is defined and operationalized in studies of educational policy, including in ways that are sometimes incommensurate with authors' stated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positions. After first laying the theoretical groundwork for analyses of discourse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policy, we then illustrate how discourse analysis is used differently, and sometimes inconsistently, within contested paradigmatic landscapes. We conclude with an argument for discussions across theoretical frameworks and methodological paradigms about how the concept of discourse lends itself to different epistemological vantage points on educational policy.  相似文献   

15.
何谓教育理论联系教育实践?对其回答之关键在于对不同论域下的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以及二者之间联系的理解,以及在何种意义上探究教育理论联系实践。“教育理论联系实践”是一个流变的观念,现代意义上教育理论联系教育实践的本质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彼此强求关系。教育理论联系的是能够被理论指导与改造的教育实践,教育实践联系的是能够改造自身的科学化教育理论。这使得现代意义上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趋向更为紧密,但也失却了对教育理论和实践各自独立品性的自我自觉和坚守。  相似文献   

16.
科学的教育政策:教育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支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智学  王金霞 《教育研究》2004,25(9):55-59
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教育政策的支持,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首要任务是制定科学的教育政策,这是由教育政策的基本属性决定的:一方面,科学的教育政策以科学发展观为价值取向,受教育发展规律的指导,具有教育理论的特征;另一方面,科学的教育政策作为教育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支柱,促进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又具有教育实践的特征。科学的教育政策是将教育理论通过复杂、合理的构建,并系统地作用于教育实践的桥梁。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发生作用的过程也是科学的教育政策系统运行的过程、完善的过程、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教育与社会秩序——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虽然结构功能主义因过于强调社会的和谐、整合、平衡和稳定,对社会的剧烈变革缺乏说服力,而遭到冲突理论、理解理论、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但结构功能主义作为一种教育社会学理论,对于解释教育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功能仍然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尤其是在中国坚持改革、发展、稳定协调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形势下,推进教育改革,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针对新的历史时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形成了崭新的教育思想,包括教育方针、科教兴国战略、素质教育观、人才教育观、德育观、师德建观等。江泽民的教育思想体系既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又站在新世纪的高度,展望教育未来,体现了在“三个代表”思想统领下的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9.
基于和谐:国际初等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初等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是以促进初等教育自身结构及与整个教育体系和谐发展,促进人与社会以及儿童自身和谐发展为核心和旨归的。具体表现为:教育发展与投入政策的优先取向,教育机会与资源配置政策的均衡取向,教育管理与体制政策的民主取向,教育目标与质量政策的人本取向。这对我国现阶段初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以及和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群主义理论为我们在中国语境下审视教育政策的正义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在社群主义的理论视野里,正义的教育政策既要保障教育资源的自主与公平分配,还要引导社群走向公共的善。正义是社群成员的共识,公民积极参与政策制定是正义的教育政策生成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