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能运动     
G825.03 9701954我国优秀田径全能运动员子项训练结构初探=Apreliminary inquiry into the sud-eventtraining structrue of China's topall-rounders[刊,中,A]/孙晋海//体育科学.-1997.-16(2).-32- 表6 参8(BJ)田径//全能//子项//训练//结构//理论//训练法//训练计划以我国优秀田径全能选手的训练实践为基础,结合田径全能多个子项组合的特征,提出了子项训练结构的理论.揭示了我国优秀全能选手各子项在多年和大赛年中训练积极性安排的一般趋势;系统地研究了各子项的周、课训练中的训练搭配;比较分析了中外优秀田选手子项训练安排  相似文献   

2.
田径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应遵循的基本原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 ,并结合多年的运动训练实践 ,对田径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的基本原理作了探讨与归纳 ,旨在帮助与指导田径运动员进行科学的训练 ,提高力量素质  相似文献   

3.
田径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应遵循的基本原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祥新 《体育函授通讯》2002,18(2):56-57,71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并结合多年的运动训练实践,对田径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的基本原理作了探讨与归纳,旨在帮助与指导田径运动员进行科学的训练,提高力量素质。  相似文献   

4.
田径总论     
G82.G804.87 20024819田径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应遵循的基本原理=BaLsicprinciples for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to followin physical strength training[刊,中,A]/孟祥新∥体育函授通讯.-2002.-18(2).-56-57;71表2参3(SJ)田径∥运动员∥素质训练∥力量训练∥教学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并结合多年的运动训练实践,对田径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的基本原理作了探讨与归纳,旨在帮助与指导田径运动员进行科学的训练,提高力量素质。  相似文献   

5.
析我国田径训练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田径运动在最近的两年中,除了女子撑竿跳高成绩稳步上升外,大多数项目的运动成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滑坡.其中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但是,不能否认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过去我国田径训练的发展作一概括,并结合国际田坛发展的新动向,分析未来我国田径训练发展的趋势,为今后的田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高水平田径教练员、优秀田径运动员、体育类院校专家、田径运动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结合个案研究、逻辑推理、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进行资料的整合与统计,构建我国田径教练员显性素质结构、提炼其核心素质结构。认为我国田径教练员的显性素质结构包括两项二级指标、十项三级指标、四十九项四级指标。核心素质的重要程度依次为专项训练能力、指挥比赛能力、专项经验、运动训练基础理论知识、运动医疗保健知识、管理队伍能力、哲学和思维科学知识七项要素,并区分为核心层和保障层。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少年儿童田径运动员训练中,存有忽视柔韧性素质训练的倾向,在训练计划中往往把它放在无足轻重的地位,对这一重要素质训练的研究更显得不足。其实,柔韧性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田径运动员专项运动水平的高低,对专项训练有很大的影响。我国著名的高栏运动员余志诚就是个典型例证。他少年时在广东省佛山市业余体校田径班  相似文献   

8.
通过个案分析法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李梅素多年系统训练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李梅素的训练是典型的多年训练范例,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其经验说明,多年训练应该遵循田径运动员成长规律,通过全程性的合理规划与阶段性系统安排与衔接,可最终达到保持优异运动成绩,延长运动寿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田径训练属于系统性的运动训练,训练内容较多,且对运动员技术、速度、力量、耐力等方面均有较高要求。青少年参与田径训练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在训练过程中培养自律意识、竞技精神、团队协作能力等,与当代素质教育理念十分契合。我国青少年田径训练已经开展多年,训练体系和训练制度趋于完善,尤其在各种高新技术和设备在田径训练中得以应用后,青少年田径训练规划更为科学、合理。文章以人工智能技术在青少年田径训练中的运用为核心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技能水平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对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生理特点及身体训练方法进行论述,为青少年正确地掌握田径专项技术、发展专项运动素质、培养运动兴趣和能力,为从事田径专项训练奠定坚实的训练基础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正确进行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多年训练,是现代运动训练中的一项重大研究课题,也是我国实现奥运争光计划和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与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体育专业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修课开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以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修课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项目设置、学时安排、考核方法、培养目标等诸多方面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合理性、可行性及存在的具体问题为个案进行研究.从明确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田径课程教学目标、构建田径课程体系、确定田径人才培养规格等几方面提出合理可行的改革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我国男子800m项目运动员与世界优秀800m运动员在身体形态、专项素质、运动成绩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我国800m运动成绩落后的训练原因,提出了我国800m训练的新思路、新方法,希望对我国田径中长跑教练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曾多年从事少年田径运动员的业余训练工作,在全省田径此赛中多人取得过好成绩,有的队员后来还在全省以至全国比赛中取得冠军。回顾多年的训练实践,尚有下述几点经验体会,提出来供田径业余训练教练员参考。一、要重视全面身体训练全面地发展少年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不仅能使少年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各器管系统机能得到发展,而且是掌握专项技术和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基础。随着田径运动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对全面身体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单一的追求某一素质,则会由于其它素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的身心发展速度快,且处在一个黄金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提高初中田径运动员的运动水平有着很高的优越性,抓住时机优化田径训练活动也有助于提高田径训练效果。力量训练是田径训练活动的重点,因为田径项目对运动员力量的要求很高,要想确保技巧的充分发挥,也要有良好的力量作为支撑。对此教师在训练活动当中应该把握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创新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运动素质。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部分训练成长阶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子跳高是我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田径记录的运动项目。回顾我国女子跳高历史,我们发现,在创造亚洲及世界记录的女子跳高运动员中,她们的“运动寿命”都较长(表1),与田麦久博士关于多年训练全过程理论中的 表1我国破女子亚洲及世界记录的运动员与其“运动寿命”对比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少年儿童田径运动员训练中,存有忽视柔韧性素质训练的倾向,在训练计划中往往把它放在无足轻重的地位,对这一重要素质训练的研究更显得不足。其实,柔韧性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田径运动员专项运动水平的高低,对专项训练有很大的影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体育赛事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田径作为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其竞争也达到了白热化程度,大龄运动员壮心不已,年轻运动员人才济济,田径运动员的竞技年龄和运动寿命正在不断打破人们的极限,优秀田径运动员的竞技年龄特征在发生明显的变化。优秀运动员的成长过程是一个连续而完整的过程,年龄特征始终贯彻这个全过程,竞技年龄同时是反映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研究当下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年龄特征,有助于提高田径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的科学化,为我国教练员合理安排多年系统训练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速度素质是人体的基本运动素质之一,在运动训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拿大图多·博姆帕博士在《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一书中指出:"体育运动中最重要的生物运动能力之一是速度"。可以说,所有竞技体育项目的运动员训练都应结合专项特点及技术变化,高度重视速度能力的训练。速度素质是重要的身体素质之一,它是衡量身体训练水平、竞技能力高低的客观依据。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训练尤其应重视发展速度素质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20.
每四年一次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已成为全国体育界的重大赛事,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各省市高等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及运动水平。我省大学生耐力项目运动员在历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取得过较好成绩,有较高的运动水平,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我省大学生田径耐力项目运动员的来源;入学训练时间与运动成绩的关系;昆明高原训练对中长跑专项能力提高的影响因素;大学生中长跑项目训练的安排及实施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的跟踪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总结。初步找出了一些规律及训练中各种因素的相关关系,特别是在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控制方面提出了训练时期和阶段划分的新观点、新理论,使训练更符合大学生业余训练的特点和高原的特点。同时介绍了大量高原田径耐力项目的训练方法,可为今后大学生田径耐力项目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