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爱华 《师道》2006,(7):39-39
练习课上,孩子们在埋头写作业,只有李晓趴在那里发呆,看我走过来,才磨磨蹭蹭地打开铅笔盒,慢腾腾地开始写。“不舒服吗?”我关切地问,他摇摇头。这家伙,老毛病又犯了,我拍拍他的肩膀,半嗔半怪地耳语:“咋这么懒啊,还不赶紧写。”没想到,这句话捅了个马蜂窝:李晓呼的一声站起来,把语文书往地上一摔,歇斯底里地吼道:“我不懒,你凭什么说我懒!你凭什么说我懒!”孩子们被突如其来的喊声吓了一跳,吃惊地看着我们。我也愣住了:好大的火气啊,就算是我说重了,课堂上也不能这样吵闹啊,更何况三天两头不写作业,不是懒又是什么?真想声色俱厉地训他几句,…  相似文献   

2.
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的观摩课“分数的初步认识”,吴老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的做法,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背景 本学期教材中有“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翻开教材备课时我陷入了困境:一方面该内容是数的概念的又一次扩展,是分数知识的起始课,对后续学习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反复构思的几个教学方案要么学习要点不明晰、思路比较杂乱,要么思路清晰了,但自己的牵引痕迹明显,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  相似文献   

4.
胡宏伟 《湖南教育》2003,(16):51-51
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尾我用课件出示了一道题:浪漫而富有爱心的兔妈妈,在三块同样大小的蛋糕上各取了一份蛋糕(如下图),分别递给了兔妈妈的三胞胎孩子小白、小黑与小灰。这三份蛋糕有什么异同?“这三份蛋糕形状不同,却是一样多的。”学生们很快找到了答案。“三份蛋糕怎么会是一样多的呢?”由于学习主题的迁移,学生很快用分数知识作出了解释:三份蛋糕各占同样大小的蛋糕的,因此三份蛋糕一样多。对学生的现学现用,我给予了肯定,却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联系你的经验,你还有其他办法说明三份蛋糕一样多吗?弹性设问,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了,…  相似文献   

5.
把课上好,把课上活,是我一辈子的追求,现在退休了,对课堂还依依不舍。最近,我到小学听青年老师的课,有些还是公开课,真是开了眼界,数学课上做游戏、演小品,花样百出,煞是热闹。执教者确实在新理念上动足了脑筋,想让课堂活起来。我和一些专家听课后喜忧参半,颇有疑虑,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怎样才称得上教师教得活、学生学得活呢?下面以三个教学个案为例,谈谈我  相似文献   

6.
近日.听了特级教师丁杭缨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堂上没有见到使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甚至时下颇为流行的小组讨论在课中也极为罕见,一节表面上看上去平淡无奇的课,却环环相扣,始终真正关注着学生,紧紧抓住了学生和听课老师的心。听完课后,借用一句话就是:回味有点甜。请看下面两个片断:  相似文献   

7.
教学片断:师:除了看书、现场采集,收集信息的方式还有很多种,比如上网查找,现在我们就一起到网上去查找一下。瞧!开开和欣欣正在“蓝猫对话室”对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显示:欣欣,今天我认识了角,你知道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吗)生1:我知道(1)、(4)是角,(2)、(3)、(5)不是角。生2:我认为(1)、(4)、(5)是角,(2)、(3)不是角。生3:我也认为(5)是角,因为它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师:那你们同意谁的意见呢?想一想。生4:我不同意后面两个同学的意见,虽然(5)看上去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但上面那条边不是笔直的,而是弯的,所以(5)不是角。…  相似文献   

8.
一、建立“平均分”概念(片段)师:课前,我在每张桌子上放了一个信封,信封里装着许多纸片,请同桌两人将这些纸片分一分。学生同桌合作分纸片。师:哪位同学愿意告诉大家,你们俩是怎样分信封里的纸片的?生1:我们两人把所有纸片平均分了,每人一张长方形纸片,二张圆形纸片,一张正方形纸片。剩下一张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个三角形,每人又得到一张三角形纸片。生2:我们两人每人两张正方形纸片,一张三角形纸片,一张圆形纸片。剩下的一张长方形纸片我让给了同桌。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意识地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贯穿到每节课的教学中去极为重要。下面就如何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探究性学习并不源于感知,而是始于问题。当然,并非任何问题都需要探究,也不是什么问题都能引起探究。但是,没有问题,探究性学习是不可能发生的。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探究呢?  相似文献   

11.
12.
顾青山 《江苏教育》2001,(17):44-46
师:老师这儿有4块饼,现在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得几块?我们一起用掌声表示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贵刊3月号刊登了一组“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设计中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但是,根据我们多年来在教学中的体验,笔者认为这三个教学设计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正处于知识本位向核心素养转变的时代,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的落实并不理想,甚至到了沦为口号的尴尬境地。数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其在培养学生思维、精神以及品质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而核心素养能够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为此,结合教学实践,反思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以期望数学核心素养渗透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促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培养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四年级某班正在上数学课-<分数的初步认识>.只见老师运用课件出示一只生日蛋糕,请学生把蛋糕平均分成8份.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了蛋糕的平均分.教师似乎想渗透一下思想教育,又问:"这8块蛋糕两块给你,两块给爸爸,两块给妈妈,剩下的蛋糕给谁?"这时,一个个学生高高将手举起:"给我们自己吃.""给我们家的狗吃."学生们的回答使听课的教师愕然:给自己吃,竟然还有甚者给狗吃……  相似文献   

16.
活动一:创设情境师:今天我特地请咱们学校食堂的师傅们精心制作了一些蛋糕,带到这里请同学们品尝。不过蛋糕的数量不多,一人分一块不够,只能两人吃一块。你能把蛋糕分开吗?(生亲自动手切蛋糕)活动二:建立模型1.认识12。学生分好蛋糕后,请他们分别说一说是怎样分的。(1)学生首先演示了平均分的情况。教师提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人能吃到多少呢?从而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接着再引导学生思考:用我们以前学过的1、2、3、4、5等数字能不能表示出一块蛋糕的一半?你能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吗?像12这样…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时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尴尬。也许,在目前情况下,我们还无法完全消除这样或那样的尴尬,但只要我们用心思考、悉心实践,毫无疑问,这样的尴尬就会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18.
朱琴 《考试周刊》2010,(40):104-104
在多年的分数教学中,本文作者发现一些问题与教材的不当安排紧密相关.在教材的指引下,一些通行的教学方法并不有效。作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分数1.根据生活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师(出示学生在公园过生日的场景图):他们在干什么?看到这样的场景图,你能想到什么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