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真实不等于浅薄。常态不等于平庸。如果“常态”永远是一付“老面孔”,如果“常态”一成不变,那就真的应该淘汰。我们所说的“常态”,是指基本形态,而这种形态是发展着的,是变化着的。常态是动态中的常态。所以,“回到常态”决不是回到过去,而是要充分发扬与保持课改中出现的新状态,摈弃华而不实的“非常态”。如果我们脑子里缺少这种辨证思考,就可能回到老路上去,这将是十分危险的。  相似文献   

2.
常态课简言之就是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平常课,常态课全面、真实地体现教师平时的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生在每一堂常态课中真真实实地感受与学习;需要日常点点滴滴的积累。然而常态课不是随随便便的课,常态课不是“脚踏西瓜皮”的课,这就要求我们更多地关注平时、关注常态、关注学生的探究活动和真实感受,提高常态课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生态课堂"的基本涵义、特征及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生态课堂的基本涵义“生”是指活着的,有生命的可以培育的生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生存、发展、长大;“态”是指形状、样子。那么,“生态”也就可以理解为可以培育的生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生存、发展、长大的样子。在生态课堂里,“可以培育的生物体”既指学生,也指老师;“一定的条件”就是学生和老师围绕教学内容来共同营造的学习空间。因此,生态课堂就是一种把学生、教师、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评价和学习环境看成一个教学的生态系统,并以此来建立一种整体的、多样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课堂形式,是一种符合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学习生…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并认为“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选择有意义的内容和恰当的形式,写自己熟悉的事物,表达自己真情实感。”意思非常明确,小学生的作文,就是要学生写自己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对生活的认识,感受,写出真实的作文。 所谓真实的作文,这里包含着两个含义:1.是真实的内容,是指学生写入作文的材料都是真实的,是亲身经历的,亲眼看见的,亲耳听到的,而不是凭空的编造;2.是在作文中要凝聚学生自己真实的劳动,是指作文是学生用自身的心血写出的,而不是偷梁换柱的抄袭和套作。  相似文献   

5.
老师们都渴望欣赏优秀教师执教的公开课,希望通过公开课获取教育智慧。但老师们在听课后往往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要是每节课都这么上,学困生会越来越多,谈何促进全体学生发展!其实,教师们的感叹含着一个明显的意思:公开课缺“实”。叶澜教授提出了好课应该“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的“五实观”。“扎实”,就是有意义;“充实”,就是有效率;“丰实”,就是有生成性;“平实”,就是有常态性;“真实”,就是课堂有待完善。叶教授认为十全十美的课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公开课是示范课,是供听课教师学习、借鉴的,是用以促进教者和听者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中渗透着丰富的意识形态层面上的价值,对人的精神成长、道德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语文问题,同时也是德育领域内的问题。要分析作文教学中所蕴涵的德育因素,对作文的本质首先要有精到的把握。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于作文有着深刻的见解:“它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作文是我们生活里的一件事情。”由此可见,写作并不是外在于人的生活实际的虚无飘渺的东西,也不是人们为了达成某种人生目的的工具,对于人们来说,它就是简单实在的现实生活;它平凡而又…  相似文献   

7.
1 一般化、特殊化的基本认识1.1 一般化和特殊化构成了数学抽象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郑毓信、梁贯成老师在《认知科学、建构主义与数学教育》一书第二章第二节“高层次数学思维的研究”第115页中指出,“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这是认识的一个基本规律,这一规律在数学的认识活动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具体地说,一般化和特殊化即就构成了数学抽象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1.1.1 “一般化”(generalization)也可称为“弱抽象”,指由原型中选取某一特征或侧面加以抽象,从而形成比原型更为普遍、更为一般的概念或理论,并使前者成为后者的特例.由现实原型出发去建构相应的数学模型显然就是一个弱抽象的过程;另外,除真实的事物和现象以  相似文献   

8.
谈写实训练     
写实训练是写作教学中的一项基本功的训练,是小学、中学乃至大学基础写作训练中的一个基本内容。这里所说的“写实”,是指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录像式的记写,是指基础写作教学中的一种写作训练活动。 写实训练的“实”就是真实。但这种真实既严格区别于文学创作的真实,也不同于新闻写作的真实。文学创作和新闻写作,同属于专业写作的范畴,写实训练则属于基础写作的范  相似文献   

9.
朝阳市的孙玉玲老师来信问 :第8册的读写训练重点中有“一要真实 ,二要具体” ,这里的“真实”到底怎样理解?“具体”指的又是什么?阅读和作文教学中应怎样落实?跟客观事实相符合 ,不假 ,就是真实。“一要真实 ,二要具体”中的“真实” ,指的是学生在写作文时 ,内容要真实 ,不许写假的。“大纲”中指出的“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都是真实的。“大纲”还特别强调“有真情实感” ,“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不说假话。”如此看来 ,内容真实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写的人、事 ,是真实的 ,不是胡编的 ;二是写的情感是…  相似文献   

10.
呼应     
写作是一种呼应。教学也是一种呼应。写作教学就是呵护并展现言语生命之“呼应”的事项。写作教学的“呼应”不是简单的教师“呼”学生“应”,而是“你”、“我”之间写作生命的彼此养护和分享,是基于真实生活体验的心灵  相似文献   

11.
教学是由“教”和“学”两个字组成的,自然也包含着两个含义。在传统的教学观念里,“教”指老师传授知识,“学”是指学生接受知识。很显然,认为教师是课堂上的“主角”,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传统教学中老师一味的讲,学生一味的接受的“填鸭式”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合于现代社会的人才需求。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  相似文献   

12.
教学是一种交往、互动,是师生在精神领域的对话。小学高段语文教学设计既不是传统方式下的“训诲一驯化”模式,也不是“传授一训练”模式,应该是学生、老师、文本等各种主体之间多重对话的交织,旨在通过对话交流,锻炼并培养语文能力。对于学生来说,语文对话教学模式的构建意味着主体性的张扬、个性的凸显、心态的开放、思维的创新。对老师来说,语文对话教学模式的构建意味着在课堂之中分享知识远比传授知识更有意义。因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激活师生的思维,使多重对话交织,彰显语文的活力与魅力。  相似文献   

13.
马兰霞 《现代教学》2005,(10):18-19
郭老师的课例充满着一种自由探讨的氛围,生长着一种民主的气息。我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人最可贵的自由是思想的自由。而关于思想的自由。英国的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妨碍人的思想自由有五大因素,其中有一个因素就是“坏的教育”。那么我们现在的教育到底是“好的教育”还是“坏的教育”?像郭备老师的这种课就是“好的教育”,但可惜这样“好的教育”实在是太少了。如果这样的教育能够成为常态的话,我们何愁不出创新人才呢?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否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关键是教师所操作的课堂是否具有“发展性”,即以学生的发展作为课堂的教学中心,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具有创新体验,在体验中发展个性,并以此来决定教学过程的其它因素。下面便介绍一种应运而生的粘连作文教学。一、什么是粘连作文教学“粘连原则”来自实用主义心理学派;它揭示的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关系,其内涵是指一事物附着另一事物,以致于一事物再生后,另一事物也随即出现。粘连作文教学是依据粘连原则的逆原则——一事物附着另一事物,以致于另一事物再生时,一事物也随即出现而进行的教学。我…  相似文献   

15.
瓶颈,本义是指瓶子的颈部,瓶颈就像是一个关口,制约着整个事物的发展。“瓶颈效应”用来形容事业发展中遇到某一因素或环节跟不上,像瓶子的颈部一样卡住了整个活动使之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广义上是指制约某一事物发展的最大症结所在,抓住了“瓶颈”,就意味着抓住了主要矛盾,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关键词一:朴实 常态课应该是朴实的。新课程背景下的常态教学,就是要摒弃一切形式主义,没有花拳绣腿,只有自然状态下的真实呈现,接近原生态,使课堂具有质朴的特质。常态教学不是生搬硬套名师的教学模式,而是因地制宜,结合教师自身特点和本地区、本校教育资源,力图使教学“清华其外,淡泊其中”,没有矫揉造作之态。  相似文献   

17.
薛晓云 《教师》2011,(12):62-62
一、语文"活动式"教学的基本内涵所谓"活动式"教学,顾名思义"活动"就是活动教学的核心内容,那么究竟什么是"活动式"教学呢?"活动式"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学生被动参与的认识活动或者实践活动,也不是学生自发进行的活动。我们这里所讲的“活动式”教学是指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一种可以达成教学目标并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相似文献   

18.
刘明 《考试周刊》2011,(88):183-183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也是广大教师所追求的目标。所谓“有效”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老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的教学。 二期课改提出“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教学角度谈“全面发展”意味着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习。教学必须用一种易于学生觉知的方法,也就是用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方式解释学生所学的内容,若所采用的方法不易被学生觉知,则达不到原定的教学目标,教学也就不可能有效。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认知方面、情感方面、能力素质方面都有所发展。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归纳法是进行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什么——兼论教育学的责任伦理立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省思教育学的学科立场不是要进行一场教育学学科划界与领地捍卫的“圈地”运动,也不是要发起一场教育学学科性质厘清与科学性捍卫的“保家”运动,而是要形成一种自识———作为“教育学研究者”的治学的基本态度与所秉持的关于教育的基本信念的自我省思及其明确化。因此,教育所指涉的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一种发生了的、发生着的实质性、意向性关系。因而,教育即意味着责任,教育学就是责任之学,教育学的基本学科立场应是责任伦理立场。  相似文献   

20.
通常人们所讲的教学隐喻指“教学是什么”,这是对教学隐喻狭义的理解。本文中的教学隐喻是指人们在表达“教学观念”时,所使用的比喻(包括明喻和暗喻)、借喻、拟人、类比、象征等。这样,隐喻的思维方式就是类比联想,隐喻就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因此,以上所述的比喻、借喻、拟人、类比、象征等在本质上都具有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