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的心脏——地核分为内外两层,其中外地核是液态的,而内地核则是铁镍成分的固态。科学家发现,内地核并不在地球球形“身体”的正中央,而是偏向西半球的方向。地球的心脏怎么会长歪了?  相似文献   

2.
地理课本告诉我们,地球内部分为三层,由外到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和地核。由于地震波在穿越不同的物质时,传播的方式不一样,因此人们根据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划分了地球内部。不过近日,科学家发现,在地核和地幔之间,也就是距离地表2900千米的位置,还有一层以前没有注意到的部分。这一新层也是通过分析地震波发现的,它位于地幔的底部,那里的物质状态与地幔和地核都不同,特别是温度的不同使地球科学家判定那是新的一层。虽然目前给这一层起个名字,放入课本中还为时尚早,不过地球科学家还是对新层的发现很激动。识别出这一层,对研究地幔的性质意义…  相似文献   

3.
世界各地     
穿过地球的超深钻井许多理论和实践的需要,要求直接穿过地壳到达地球深处。大约50年以前,美国地震学家A.莫霍洛维奇研究了地震波的傅播,发现在地表以下某个深度上,有一个分界面;在这个分界面上地震波发生强烈的折射和反射。这个分界面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被它所分割开的上、下部分岩石性质有显著的不同。大多数地球物理学家和地质学家,把莫霍洛维奇分界面以上的地球上层,称为地壳;从分界面往下至深度为2900公里处,称为地球的中间层;从深度为2900公里处往下,直至地心,称为地核(地球的半径为6370公里)。地壳的厚度一般是30-80公里,在海洋底下要比大陆底下薄得多。在地壳深处乃至它下面的中间层情况如何呢?  相似文献   

4.
我觉得地球的膨胀很有可能和地球自转有关!因为自转的地球,地壳表面的物体都在做圆周运动,因此会产生离心力使得地壳膨胀。这和高速运转的砂轮会四分五裂比较相似。另外还有可能是液态的地幔运动十分活跃,对地壳的压强不断增大的缘故,我猜测地核可能是一种气态物质,因为地核的温度很高,因为在如此高温下物质很难保持固体状态,就如拥有巨大能量的太阳是气态的一样。由于地核为气态高温物体,放出的能量就会使得地幔更活跃的运动,所以地球不断的膨胀。  相似文献   

5.
地球体温有点高 一层薄薄的地壳包裹在外面,向内是温暖的、可流动的地幔,再向内先是液态的外地核,最内部是致密的铁镍金属内地核一一这幅地球剖面图是中学地理课本上的经典图画,地球的“鸡蛋型”内部结构似乎是板上钉钉的科学事实。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引力势能做功转化为热能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固体地核半径大小的方程式为:,在这个公式中C是铁的比热(4.6×106尔格/g℃),ΔT是铁的熔点温度(1535℃),ρ是固体地核的密度(约10g/cm3),G是万有引力常数,代入数据可求得地核半径R增大到1228km时吸引的铁质开始熔化。固态地核实际半径是1251km,与理论计算相差23km。地球天文阶段演化过程中使地球内部物理圈层出现:固→沉→液、固→沉→液、固→沉→液→气这样一种循环往返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地球的内部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困扰了科学家们长达半个多世纪,荷兰地震学家探测到一种震颤,它为地球固态核心说首次提供了直接证据。1939年,科学家们第一次确定了地球内核的存在,并于1940年作出假设,设定它是固体。1946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凯恩·布伦观察到了地震波穿越内核时迅速加速的现象,从而为地球内核固态理论提供了间接证据。布伦研究了一种称炎压缩波(又名 P波)的震颤,这种波穿越物质时沿波的传播方向平行摇动分子。另一类型的震颤称为横越波或 S 波,它左右移动分子,能穿越固体,但无法通过诸如外核的液体。如果地球内核真是固体,那么地震学家应该能探  相似文献   

8.
当人们问起物质有几种状态时,绝大多数的人会回答: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这是我们在小学就知道的知识。实际上,这个回答是不正确的。物体至少有6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玻色-爱因斯坦冷凝态以及近年来由美国研究人员发现的一种神秘的新状态—费米子冷凝态。  相似文献   

9.
地球的外核处于地球2900-5100km深度之间,处于液态.而从5100-6371km处的内核为固态.  相似文献   

10.
中空之说目前,人们在地球上所打的最深的洞在俄罗斯的科拉半岛,其深度达12.262公里。而地球的地核可要深得多,最少也有3000公里。至于里面果真是地核?还是别的什么东西?至今还是个谜……  相似文献   

11.
地球的地核包括最核心的固体内核和外面的液体外核,在外核之外,是固体的地幔。根据地球磁场产生的理论,由于内核到地幔之间有压力差,还有大约1500℃的温度差,导致了外核热物质比如液态的铁向冷的地幔流动,伴随着地球的旋转,地球磁场诞生了。然而根据过去的测量结果,地球内核与地幔之间的温度差小于1500℃,似乎无法产生现在这样的地球磁场。科学家因此困惑了20年时间。最近,谜底终于揭开了。科学家在实验室里模拟地核  相似文献   

12.
傅承义小传     
正傅承义是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长期从事固体地球物理学、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勘探研究,是国际地震波传播理论研究的先驱者之一,对地震体波、面波、首波、地震射线及地震成因的理论均有独特贡献。他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创建人之一,长期主编《地球物理学报》,为中国地球物理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09年10月7日,傅承义出生于福建闽侯。傅承义自幼记忆力极好,家里专门请了私  相似文献   

13.
地球的结构有点像鸡蛋,地壳好像薄薄的蛋壳,地幔好比蛋白,地核好比蛋黄。地球刚开始形成的时候,并没有这样的分层结构。那么,地球的地核与地幔、地壳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要了解远古时代所发生事件的准确时间,目前往往利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性质来确定,这种测年方法也叫做放射时钟。人们采取了两种放射时钟来测量地核形成的年代,一种是铪-钨法,另一种是铀-铅法。但得到的数据很奇怪,一个数据显示,地核形成于地球诞生后的3亿5千万年,另一个显示地核形成于地球诞生后的8千万年。放射时钟是非常准确的测年方法,按常理两种方法得到的时间应该是一…  相似文献   

14.
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地核磁场变化,地球北磁极正以每年40英里(约合64公里)的速度向俄罗斯方向移动. 据悉,由于地核所处位置太深,使得科学家无法直接探测其磁场的位置,不过,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跟踪地球表面和太空的磁场变化,推断地核磁场的活动情况.最新分析结果表明,地核表面存在一个磁性快速变化的区域,该区域可能是由地核更深处的神秘磁性"羽状物质"产生的.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空间中,除了固态、液态和气态之外,还存在着第四种基本的物质形态,它们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具有常人想象不出的巨大神奇的威力。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海洋板块的最长寿命只有1.7亿年,而大陆板块却可巍然屹立五六十亿年?大陆地震分布和发生的物理机制是什么?大陆矿产资源分布遵循怎样的规律?组成地球的地壳、地幔、地核各个圈层是如何相互耦合,相互作用的?如何保护地球环境?  相似文献   

17.
在天气预报中,除了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还经常会出现"湿度"这个词.湿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它是如何被测定出来的呢? 湿度与相对湿度 所谓湿度,在气象学中一般指的是空气湿度,即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用来表征大气的干燥程度.空气中液态或固态的水不算在湿度中.不含水蒸气的空气被称为干空气.  相似文献   

18.
地球还能转多久,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甚至多数人从来没有考虑过,但这个问题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从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格拉肖的回答中,你可以领略到,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想象一下,地球毁灭时人类会怎样?在那之前人类要做什么准备?  相似文献   

19.
地球内部水的分布与循环对了解地球内部的物理化学性质、地球动力学和地球的演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地球内部水含量的探索方法、存在状态、地球各个层圈水的储存能力、高温高压下矿物中的溶解度以及地球物理观测(大地电磁和地震波)结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地球内部储存的水可能超过了地球表面大洋水的数倍.微量的水能够引起地震波速度的降低和电导率的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0.
恐龙灭绝事件被认为是当代十大科学之谜之一。恐龙,这个曾在地球上占统治地位达1.5亿年之久的庞然大物,却在一个短暂的时期全军覆没,在地球上消失得无影无踪。是什么原因使恐龙突然灭绝的呢?长期以来,科学家们对此一直没有理出个头绪。也许正是这样,才使得这一领域成了科学家们发挥想象力的舞台。近十多年来,人们提出了许多解释这一事件的理论。其中已故美国物理学家路易斯·阿尔瓦雷斯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