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关     
正关我事不关我事,都不关我事。一夕,众人聚会,忽然谈及一件事,有的人说关我事,有的人说不关我事,叫我过去问,究竟关不关我事。当时福至心灵,大声说:"关我事不关我事,都不关我事。"闻者要定一定神,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都觉得有一定的道理。能够真正地践行这句话,也不是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2.
<正>上个世纪中期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叫做"他人即地狱"。这句话我在很多"80后"、"90后"的博客上都看到过。我借用这句话,说一个相反的意思:"他人就是你的福祉。"我坚信一个人的幸福永远要依靠他人的协助,你可能有一粒幸福的种子,那也得依靠他人的土壤来培育。  相似文献   

3.
<正>陶行知先生有句话很出名:"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这句话中的"教学做合一"理念在纠错教学中起到了较好的指导和贯穿作用。一、纠错教学初始阶段,"教学做合一",教师应起好示范作用,可谓"教师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学"教师最好对纠错本的用法作出细致到位的指导,可以拿上届教过学生中整理记录较好的作直观展示,使学生对具体要求一目了然。除了典型题例,还有错题分  相似文献   

4.
孙飞 《生活教育》2011,(12):34-35
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这句话对写作教学的革新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陶行知先生强调"做"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强调练笔的重要性,以提高学生的表达技能和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一谚 《老年教育》2008,(4):20-20
人活在这世上,不可能事事如意,遇到困难和烦心的事,不妨说说这三句话,从而使自己的心态趋于乐观,心境趋于平和。  相似文献   

6.
罗堂武 《教育》2012,(10):52
"幸福教育成就学生幸福人生",这是广东省惠东明珠双语学校的教育使命。这句话听起来很平常,但是能够做好却不平常。教育是使人幸福的事,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着"学生幸福"运转。  相似文献   

7.
知音     
“人生得一知己者足矣”,这句话的确很有道理。不过,要想得到知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等待一个知音的出现,可能需要几年、几十年  相似文献   

8.
“我有两次生命,一次是出生,一次是遇见你。”当我看到这句话时,我的心被回忆击中,有一些身影,瞬间,就浮现眼前。仿佛前世注定,有一些人,你注定要遇见;有一些事,你注定要经历;并且,在你的生命中,它们注定要留下痕迹。  相似文献   

9.
静心三句话     
剑涉 《考试》2008,(12)
人活世上不可能事事如意,遇到困难和烦心的事就要善于自我化解,不妨学说三句话,也许对身心很有好处哦。第一句:算了吧生活中的许多愿望,可能你经过再多的努力都无法达到,因为一个人的能力很有限,只要自己努力过,争取过,其他的都不重要了。  相似文献   

10.
有句话叫"甘苦寸心知",说的是自己心中的酸甜苦辣自己知道。其实这句话并不那么简单,一个人并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做到这一点的。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事物往往是一个接一个地涌现在我们面前的,有许多人、事、景、物,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去用心感受它、体味它,马上又有新的事物吸引了我们的注意。所以,所谓"甘苦寸心知",其实只指那些我们  相似文献   

11.
民以食为天,喜欢美食是很自然的事。从前,"饭桶"是用来骂人的,而如今"吃货"一词中,自得多于自嘲,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前不久在网络上看到一句"励志"的话——不要紧,只要活着,总会有好吃的!这句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当  相似文献   

12.
常听人评价另一个人:他是个野仙。这句话听起来是贬损,实则有浓郁的羡慕气息在里面。野仙多半爱云游,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这种人往往深谙乐活之道,每天笑意萦绕在心间。也常听人这样评价另一个人:他这个人老实本分,一生都不会干出越轨的事来。这句话听起来是褒扬,实际上则有些许挖苦的意味在其中。试想,若与一个"石磙也碾不出个屁来"的人相处,也许风波平定,但也丝毫没  相似文献   

13.
正人要想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分两步:第一步是让自己处于可以把事做好的状态,第二步才是把事情做好。我在博物馆给人讲解时就有切身体会。如果一周之内我每天都讲,连续讲两周,我就嘴皮子特别利索,第一句话刚说出口,第三句话在脑中就已经准备好了,说话跟自动步枪似的。一个词汇在脑中往往有若干个同义词的备选方案,我一边说前边的,一边在所有措辞方案中选出那个最恰当的说出来,表达既流畅又精准。  相似文献   

14.
正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这句话为何放在《论语·学而》这一篇,说明了与人交往其实也是一种学习。有人说:"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脉是金牌,思想是王牌。"孔子说明了人脉要比学历、能力更宝贵。人际交往是一个人性格的体现,我们常说"性格决定气质,气质决定命运。"在当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说对人的认识要经过长期的观察和了解,常常用"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这句话。研究历史的人评价历史人物,也都明白"盖棺论定"的意思。因为人的一生,常常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大起大落,面目全非,是旁人始料所未及,有时恐怕甚至是自己也不曾料到。生于太平盛世,这种变化的外在原因还相对少些,若是生逢乱世,尤其是生长在内忧外患频仍、世局变幻无常  相似文献   

16.
人们常说,管理是通过别人的手来完成工作。这句话基本上是对的,但是也害死很多人。很多人没听过这句话时,事必躬亲,做得很多。但是听了这句话以后,认为自己不能做,否则就不叫做管理,所以就变成什么事都不做。一个人由事必躬亲到什么事都不做,这是两个极端,都是错的。这句话我们要小心听。每个人多少自己做一点事情,同时也要通过别人来完成一些事,只是在比例上不同  相似文献   

17.
等一等     
有一个人回忆,他父亲在过世前,告诉他一个很重要的人生哲理:"如果你想生气,不要立刻表现出来,要等24小时。24小时过了之后,你就可以做任何你想要做的事,即使想去揍人也可以,但一定要等足24小时才能行动。"这个人说:"这句话令我十分受用。从此以后,愤怒没再对我造成任何困扰,因为我必须等待24小时才能回应。而24小时之后,整件事情就会变得愚有不可及,甚至幼稚可笑。有时候我还觉得对方的立场是对的,反而跑去谢谢  相似文献   

18.
现在有两句话在教育界十分流行,一句是:"像专家那样去思考",另一句是:"让研究成为常态"。这两句话结合在一起就是要成为专家型的校长或专家型的教师,这个目标听起来非常让人向往。但这两句话能在自己身上实现吗?现实中的自己距离这个目标有多远?忙碌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校长和教师在不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博士导师黄克剑教授有一句名言:"教育所要做的事可以放在三个相贯通的层次去理解,即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偶然的机会,听了我市一位青年教师李老师执教的《三个儿子》后,对这句话的理解更进了一层——我们的教育就是教师和学生在"生命在场"中"点化或润泽生命"。  相似文献   

20.
冯旭晖 《小学生》2009,(4):31-31
我曾经问过一个同学,你认为最幸福的事是什么?他回答我:"整天都可以玩,要什么就有什么,没有父母的唠叨……"或许我当时也是这么想的吧。但"没有父母的唠叨"这句话太刺痛天下父母的心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