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朱萍  袁浩 《小学语文》2007,(4):35-36
语文教科书中有不少写景的课文,如何处理、把握这类课文的教学,使孩子们从中领略动人心魄、撼人心旌的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获得赏心悦目、催人奋进的审美享受呢?从王玲湘老师执教的《搭石》和李伟忠老师执教的《鼎湖山听泉》两个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学语文的主要目的是学习语言,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至于文字语言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方渐能驾驭文字”。  相似文献   

3.
对现代抒情性散文的品读,应从文化的角度,挖掘散文作品中的文化渊源,探求作者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应从意境的角度,探究文章如何以求实之境,传融情之理;应从语言的角度,探究作者如何将生活深处的原生美,创造为艺术美和音乐美。从而,体会其境界,探寻其精神,感受其真情。  相似文献   

4.
《鼎湖山听泉》这篇课文的文笔细腻、清晰,语句优美、流畅,是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好材料。本课学习的重点是背诵第四、五自然段,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美妙。教学前,我们认真钻研教材,围绕这一重点,理清了教  相似文献   

5.
曹丕的《典论·论文》高度评价了文学的价值,突出强调了文学的独立性,尤其对文学独立性的认同是他的观点,具有更为突出的理论价值。曹丕分别从文学价值论、文体论和作家论三方面确立了文学区别于政治和其它文体的独立地位,对汉代传统的文学观进行了彻底反驳,并对后世的文学理论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生命生命》一文用“飞蛾求生”“瓜苗破壳”和“倾听心跳”这_二个小故事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本文短小而精悍,语言简洁而朴实,思想含蓄而深邃,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是一篇极具生命教育意义的经典文章。就文本本身而言,文章说的是几个小故事,但透过文章语言,  相似文献   

7.
陈惠萍 《文教资料》2012,(28):41-42
不同时代,不同层次的人,对生命的认识都大不相同。个人的悟性和修养不同,当然对生活的认识就不同,从而人生观、价值观就完全不同。从实体中来看,就是对人做事的方式和理性认识不一样。在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第九版《大学语文》第十单元中,罗家伦的《生命的意义》、冰心的《谈生命》、阿尔贝特·施韦泽的《敬畏生命》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肖艳丽 《阅读与鉴赏》2007,(5):79-79,78
郁达夫先生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曾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怀着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  相似文献   

9.
广义的教学参考书(以下简称"教参"),指一切有助于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参考材料。教育教学类的报纸、杂志、专著、音像制品、网络乃至大千世界等一切服务于教学、有助于教学的资料都属于教参。而狭义的教参,则专指学校里教师案头与学生教材同步配套,  相似文献   

10.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是辛弃疾即景感事的名作,对这首词的表达方式,万骏云先生是这样认为的“全词用的是比兴手法”。周济《宋四家词选》说“借水怨山”就是说的比兴手法。“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二句用的是直书期事的赋笔。 (《辛弃疾词鉴赏》,齐鲁书社1986年版,苏救版《唐诗宋诃选读教学参考书》选了此)薛金星先生主编的《中学教材全解》也认为“辛弃疾此有《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手法,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愧为词中之瑰宝”,“词中运用比兴手法,以眼前景道心上事,达到意内言外之极高境界。”其实,这首词既没有运用比兴手法也没有运用赋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王升教授的新著《主体教学有效性探索》源于实践又归于实践。王升教授在书中首先从形而上的层面探讨了主体教学有效性的目标定位与主体教学运行的动力,确定了主体教学有效性的视阈;然后从形而下的层面制定了主体教学有效性的标准,并探索了确保主体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最后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这些策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魏东亮 《语文天地》2012,(12):23-24
《故都的秋》一文中有“秋天的果树”一段文字,最近出版的教学参考书对其所作的解释,笔者以为不妥,值得商榷。有的教学参考书对于这一段文字解析如下:在“整体把握”部分说,“共有五种景况,即……秋日胜果”。另外,在“有关资料”的第四篇,引用了方世教先生的《着意绘秋景闲笔出真情》一文,里面有这样的语言,“但故都,也有‘Golde...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为贯彻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教育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习惯在睡前阅读一会儿性情文字,让一天在愉悦中收尾.拿出学长兼老师刘炜评馈赠的新著<半通斋散文选>浏览,不想才看了几篇,就无法释手了.子夜时分,强迫自己合上书,却迟迟不能入睡.眼前仿佛竖了一面隐形舞台,书中所叙之人次第登场,对作者所记诸事来了个情景再现.索性爬起来继续看,每到会心处,忍俊不禁.第二天,西大1979级一学姐一见到刘老师,便抱怨炜评害人,原来她也和我一样,昨晚拿到新书后没能扛得住诱惑,直看到拂晓才入睡.  相似文献   

15.
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这样说过,小说“是在世界变成陷阱中对人类生活的探索”。在这个精神目益失重的年代,文学被置于消费的链条之上,它还能承受探索生活的期许么?它将如何在艰难处境中获得人性的永恒和对人生的哲学追问,导向对丰富精神境界的追求呢?这一语境同样昭示了文学批评的歧路和困境。  相似文献   

16.
《秋天的怀念》是当代中国作家史铁生的散文名篇,这篇课文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文章的主题并不难,但真正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感受母爱的伟大却颇有难度。课文对母爱的内涵没有做具体诠释,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深层诠释母爱的内涵,如何使学生的内心真正受到震撼,从而感恩母亲,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信念呢?  相似文献   

17.
八公的故事很简单:它在火车站走失,被教授捡到并且收养,后来深深眷恋着主人,一人一犬间形成了羁绊。八公每天送教授去火车站上班,下午五点在火车站等他回来。然而有一天,它怎么也等不到教授了。教授永远地离去了,八公却日复一日地等待着,宁愿从养尊处优的宠物狗变成火车站附近的流浪狗。它这  相似文献   

18.
人之所以为人,或许正在于人性固有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性。作家作为一种特殊的生命主体较之一般社会人似乎更具有其异样与多质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学作品的生命力来自于作家即创作主体内在的生命,故而把握了创作主体的复杂内涵方可真正走进具体文本,了解潜隐于文本深层的多重意蕴。基于此,把握作者生命主体构成的多元与社会的整体关联也便成为切人文本的有效路径之一,新的发现与言说也可由此而开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人多注重文本的外部研究,而忽视对作家主体做深入、具象的解析,  相似文献   

19.
群像类人物文章是指不以写某一个人物为主,而是写一群人,很难说文中的哪一个人物是主要人物的文章。这类文章往往通过群像人物的不断叠加、重合,表达某类人物精神层面的共同特质。  相似文献   

20.
宋远娜 《考试周刊》2009,(44):61-61
本文以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勾股定理”的第一课时的两节教学观摩课为例,从创设问题情境、探究活动、教学媒体的使用、例题习题的处理、作业的布置五方面,谈当前数学课堂教学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