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深化平行志愿改革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平行志愿和平行志愿改革的特点,指出平行志愿改革实质上是投档办法改革,这标志着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视角正转向以投档模式为核心的招生程序改革。在分析了现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的局限性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两种深化改革的对策,并简要分析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吴根洲 《江苏高教》2015,(2):75-78,85
院校优先的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在降低高分考生落榜概率与解决高校招生录取"大小年"现象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挤压高校招生自主权,降低考生专业志愿匹配度,加剧高校之间的等级分化。专业优先的梯度志愿投档模式则有利于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可以兼顾考生的院校志愿与专业志愿,有利于引导高校公平竞争,从而优化高校生态系统。改革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实现专业优先梯度志愿的投档模式需要两项配套改革措施:一是制定并落实专业录取标准的机制改革,二是保障落实高中课程标准的高校招生考试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高校招生录取制度经历了梯度志愿投档录取到平行志愿投档录取的发展演变。2014年,福建省首次在普通高校艺术类本科招生中实施"一档多投"录取模式改革,取得了很好成效。"一档多投"是高校招生录取机制改革的重大突破,不仅能最大限度实现考生的自主选择权,而且能满足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招生需求,还能克服"应试教育"的痼疾,引导中学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4.
"平行志愿"改革的理性审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平行志愿"改革符合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对于公平、公正、合理等核心价值的追求,其基本方向值得肯定.但"平行志愿"改革也可能会助长公众的惟分数论倾向,加速高校之间的等级分化,强化中小学教育的应试倾向,甚至引发一些新的社会敏感问题.因而需要理性审视"平行志愿"改革,科学防范其负面效应的过度释放,做好改革方案的科学规划和设计,科学地评价改革效果,注重推广的条件建设,树立务实作风.  相似文献   

5.
高考平行志愿是一种志愿设置模式,更是一种招生录取机制。四川省等省市通过平行志愿的改革实践,提高了考生、高校和社会的满意度。但目前平行志愿改革在公平性和操作性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在进行新一轮录取方式改革之前,应根据本省实际,进一步完善平行志愿录取方式改革。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2007年浙江省高校招生实行"平行志愿"的实践,分析"平行志愿"及投档方法之利弊,对其在贯彻"阳光招生"政策上的积极作用作了充分肯定,并从技术层面上,就高校招生"平行志愿"报考及录取方式中高职院校工作提出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7.
正9月4日,国务院公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强调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长期以来,高校招生录取批次事实上将高校划分出了三六九等,高校办学的自由竞争实际上无从谈起,这正是各高校争相"升格"、"改名"的根本原因;同时,因为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将高校划分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高考志愿设置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传统高考志愿设置的弊端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高考志愿设置改革势在必行。浙江省进行了"平行志愿"的改革探索,通过在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论证、制定方案,做好新的招生政策宣讲,畅通信息公布渠道,扩大信息公布范围,做好各批次的模拟投档工作等措施,使招生录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促进教育公平,应进一步完善平行志愿和申请入学制度,赋予考生更多的选择权,实现同步录取、自主选择。  相似文献   

9.
录取模式 普通高校招生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下称"平行志愿"),是指在某个规定的录取批次中,允许考生填报若干个平行但有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根据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情况和院校志愿顺序投档,投出档案均视为第一志愿,由高校择优录取.  相似文献   

10.
顺序志愿与平行志愿——不同投档管理办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高校统一招生录取目前主要实行的是顺序志愿与平行志愿两种投档管理办法,本文从现行高校招生录取管理体制的整体出发对两种办法进行了比较,指出投档比例和计划执行管理才是现行录取管理体制的两个关键问题,并成为投档办法改革的体制性障碍。本文对北京市近3年来本科录取实行小平行投档办法及2010年专科录取实行彻底大平行投档办法给出了政策解读。对于今后高校招生录取管理体制的改革,笔者明确提出,首先应使大部分高校都可以按规定自主选择不同招生形式,然后在不同的招生形式中,将学校的自主招生权与学生的自由选择权做对应式挂钩。在学校独立的各种自主招生形式中,学校自主考核录取学生;在统一招生形式中,学生按分排队,高分优先,学生自主录取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