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丹娟 《大观周刊》2012,(48):84-84,79
流通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它直接体现了图书馆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做好流通工作.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整体评价和满意度。作为流通部门的馆员,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立足本职岗位.相信细节的力量.用贴心的微服务满足不同读者的多层次需求,以打造图书馆文化品牌,提升图书馆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立法势在必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图书馆立法是保障、指导、协调图书馆建设和促进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国家履行国际公约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要大力宣传图书馆立法。籍以社会力量影响公共决策。要加强有关图书馆法的法律体系、图书馆自由权益制度、读者阅读权益制度、文献资源协作制度等方面的立法研究。  相似文献   

3.
尊重源于自重,尊重馆员的关键是馆员要让人值得尊重.尊重是相互的,馆员要尊重由其他社会成员构成的读者以赢得尊重.尊重是发展的,馆员乃至整个图书馆事业需要最大化地提升自身价值,最大化地实现社会价值,从而促进社会对馆员从不充分尊重到充分尊重的转化..  相似文献   

4.
义务馆员在图书馆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图书馆服务队伍中的重要力量。但义务馆员队伍流动性大,工作时间零散,图书馆必须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才能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创造馆员与读者双赢的沟通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读者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读者一踏入图书馆,就意味着图书馆与读者关系的建立,意味着沟通的开始。通过沟通,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利用图书馆,馆员能够更好地体现自身价值,从而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本文论述了读者与馆员实现双赢的沟通的重要性及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图书馆员的素质以及他们对图书馆工作的态度、对读者的评价和要求,加强馆员和读者的双向交流,更好地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我们对馆员进行了一次小范围的调查。  相似文献   

7.
克鲁普斯卡娅说得好:“图书馆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很多事要靠他来做。”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图书馆员”这一称号足极其光荣的,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向前发展的崇高责任。那么,“馆员意识”呢?所说“馆员意识”是指图书馆员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所具有的仅力、应尽的义务和职责,也就是对自己这一角色,有一个自觉的认识:要意识到馆员就是服务员,就是服务,任何懒于开口,惰于动手,甚至拒绝服务都  相似文献   

8.
分析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馆员素质现状和读者服务工作的特殊性,探讨信息社会下如何提高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馆员的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以及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图书馆正处于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转型的时期,人们往往过分崇尚技术的力量而忽视人的主体地位。管理者应在图书馆倡导人文精神,以读者和馆员为中心,实现人本管理,充分挖掘人的最大潜能,促进馆员和读者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图书情报工作人员(简称馆员,同下)高尚的情感品质不仅是推动馆员努力工作、使馆员在图书情报教育事业中有所创造和成就的动力,而且对读者起着直接的感染作用,影响着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进程。馆员的情感品质泛指馆员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馆员对现实中的事物和现象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它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功能,具有动力作用和信号作用。对图书情报事业、对读者、对书刊情报资料、对所分担的具体工作的热爱以及深刻的职业道德感、强烈的理智感、正确的审美感等都是馆员必具的情感品质.馆员的教育要求只有溶解在爱的情感里,只有对事业、对读者深沉的爱,才能转化为传播真理、培养人才的力量,引起读者的积极反应.  相似文献   

11.
馆员与读者--现代图书馆事业的两大主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读者被认为是图书馆工作的“上帝”和主体,从图书馆事业的目的和宗旨来说无疑是正确的。然而,近年来,在图书馆界时髦着这样一种观点:馆员才是图书馆工作的主体和核心,离开了馆员,图书馆工作将陷于瘫痪和停滞,作为“上帝”的读者也将不复存在。上述两种观点相互对立,各有道理。文章试从馆员、读者在图书馆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图书馆工作的现状以及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趋势和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表明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雅琴 《图书馆》2007,(6):83-85
1972年首先发轫于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型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制从1998年起陆续在我国各大图书馆引进和推广,受到读者广泛欢迎并得到图书馆界的普遍认同。高职院校建立学科馆员制是高职院校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深化学科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信息服务专业化的迫切要求。加强学科馆员制度的建设必须明确学科馆员工作职责,科学制定学科馆员制建设方略。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管理是对馆员和读者的管理,是针对人的人文事业,应遵循心理发展的规律,培养馆员积极情感,关注馆员心理健康。本文从心理学自尊、倦怠、职业效能感和工作满意度等方面,建言高校图书馆管理应注重馆员满意。  相似文献   

14.
姚兰玉 《图书馆论坛》2004,24(2):177-179
试从知识经济条件下图书馆员在图书馆的地位、作用的角度,来分析、阐述“馆员满意”与否对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还就图书馆管理层如何提高馆员在图书馆的满意度,图书馆员自身如何正确看待“馆员满意”。及就翟丽华女士文章中的个别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15.
孙明 《图书馆学刊》2010,32(2):32-33
高校图书馆员职业懈怠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消极作用和阻碍力量越来越明显。引进激励机制,积极利用不同的激励手段来重新焕发馆员的工作热忱,以求抑制职业懈怠,促进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公共图书馆是人类公共知识中心,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和读者要求的提高为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带来新的挑战。需要通过进一步转化服务理念,牢固树立“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完善管理制度,提高馆员素质来推动图书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17.
论馆员与读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图书馆中,存在着各种社会公共关系,其中,馆员与读者的关系,是最经常、最活跃、最为重要的。一旦失去了读者,馆员便成了盲人的蜡烛,失去了其存在意义。因此,图书馆工作必须以读者为中心、了解馆员与读者是图书馆工作中的两大重要要素,正确处理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是做好图书馆工作的前提条件。其它方面的关系,无论是图书馆内部之间,或与社区、与新闻界之间的关系等,归根到底,都是为争取读者、吸引读者和建立良好的读者关系而服务的。那么,馆员与读者的关系究竟如何呢? 一.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图书馆的服务性,决定了馆员是为读者服务的。在商业系统“信誉第一,顾客至上”,同样,“读者至上”就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图书馆一切工作都要体现读者第一,急读者之所急,想读者之所想,而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读者  相似文献   

18.
导读工作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使得高校图书馆更好地为学生读者服务,更好地体现馆员存在的价值,作者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的两个新设想:在网页上开辟书评集萃栏目和对学生读者进行一定的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导读对馆员素质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读是图书馆馆员为读者服务的重要方法。它在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自图书馆产生之日起 ,图书馆馆员就担负着阅读顾问、检索文献、指导阅读、推荐图书等古老而传统的职能。随着社会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社会文献信息剧增 ,读者文化素质普遍提高 ,阅读范围和阅读类型日益扩大 ,这就使图书馆的导读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 ,图书馆馆员必须把握导读的基本原则 ,探讨了解和分析掌握读者需求、阅读规律、阅读能力、阅读类型、阅读心理 ,以指导读者树立科学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 ,减少读者阅读的盲目性。目前 ,区级…  相似文献   

20.
冯军 《采.写.编》2016,(1):318-319
图书馆管理是对馆员和读者的管理,是针对"人"的人文事业,应遵循心理发展的规律,培养馆员积极情感,关注馆员心理健康.本文从心理学自尊、倦怠、职业效能感和工作满意度等方面,建言高校图书馆管理应注重馆员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