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雪梅  王学嘉 《青年记者》2016,(23):152-153
为体现与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2015年6月,由中国民协、中国摄协、中国文联以及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等共同举办的“全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冀南名城沙河市召开,众多文化名家共谋传统村落深入发展大计.古老传统的村落是我国农业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不可替代的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财富.由此形成的“古村落文化”,既是传承民族美德和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也是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基石.本文以河北省井陉县古村落为例,展现新媒体时代“记住乡愁”与“古村落文化”的传播,利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古村落文化”传播做出思考与探寻.  相似文献   

2.
诺邓是云南一座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白族村落,因受到现代文明的影响,古村落传统文化正在不断衰退。在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传统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诺邓村尝试通过兴办博物馆的方式展开相关保护和开发。实践表明,村内三家博物馆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神垕镇依托特殊地缘条件积累了厚重的钧瓷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街区风貌。文章跨学科视野关注神垕陶瓷古镇历史文化与历史街区规划问题,厘清钧窑生态圈所形成的人文与自然景观资源,挖掘地域文化,合理规划文化节点,整合居民区与传统老街的文脉空间,探讨神垕陶瓷文化空间的场所精神,提出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共生关系的乡村保护路径。试图从环境设计的角度思考钧窑文化资源的传承和保护,探索钧窑文化载体的现代表达形式,解决居民区与传统老街空间的视觉冲突,推动钧窑文化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5,(6):48-51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大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逐渐与城市的原有居民融合在一起。然而,这种融合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血缘或亲缘的融合,而是更多的表现为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三十余年来,城市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网络的迅速发展也使得外来流行艺术迅速在现代城市蔓延,然而,仍处在不断融合过程的市民人群中,以地方戏曲为代表的广场文化艺术活动依然是他们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以河南地方戏曲为主要内容的广场文化艺术活动对于丰富郑州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城市文化熔融,打造新的城市文化面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欣 《传媒》2019,(12):82-83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与各传统行业实现跨界合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进行深度融合与创新,创造出新的发展生态。VR与民族舞剧的结合,既扩大了优秀民族舞剧在社会中的传播范围,提升了民族舞剧的社会价值,也为互联网产业与新媒体技术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实践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佛教是外来的,有文献说中国的佛教经历了两汉魏晋的初兴时期、南北朝的发展时期、隋唐的鼎盛时期、宋元明清的初趋衰落时期、清末民初的转变时期等5个时期.①其中,魏晋南北朝是佛教"本土化"的大发展时期.之所以有大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精神上的:在战火连天、生灵涂炭的日子里,佛教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教义别具吸引力;也有物质上的:在官方的扶植下,寺院享受种种特权,拥有大量田地和劳力.  相似文献   

7.
张小辉 《青年记者》2009,(12):79-79
中国的佛教是外来的,有文献说中国的佛教经历了两汉魏晋的初兴时期、南北朝的发展时期、隋唐的鼎盛时期、宋元明清的初趋衰落时期、清末民初的转变时期等5个时期。①其中,魏晋南北朝是佛教“本土化”的大发展时期。之所以有大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精神上的:在战火连天、生灵涂炭的日子里,佛教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教义别具吸引力;  相似文献   

8.
永嘉县境内的楠溪江是国家级风景区,流域面积2429平方公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地形呈袋状。这里历史悠久,人荟萃,姓族兴盛,民风淳朴。远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已在楠溪江流域繁衍生息,故流传至今,古村落繁多,人烟稠密。楠溪江古村落群散落在楠溪江中游两岸,其数量之多,建筑种类之齐全,特色之鲜明,历史化价值之高,为国内所罕见,被誉为“传统化的璀璨明珠”与“传统化保存和发展的舞台”,已被国家建设部列为世界遗产侯选名单。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的崛起,使人的感性与理性关系在虚拟的世界中得到全新的融合,景观文化的传播必然顺应数字化的潮流。建立起数字化的虚拟景观是各种景观文化的必然追求,数字景观成为景观文化的另一种面貌。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数字景观文化的实现相对来说较为容易,但是对以文化为主或以文化与自然并重的景观而言,不仅要求要以感性为动力、文化为线索来实现数字化,而且在消费观念上也要从以"物"与娱乐的内涵转向以文化、"物"、娱乐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唐春妮 《新闻战线》2015,(4):129-130
作为旅游文化传播的载体,旅游纪念品有着鲜明的经济价值和特殊的文化价值,对旅游地形象的提升和传播有着重要意义。优秀的旅游纪念品可以促使人文精神的渗透、历史文化的交融,同时也能提升旅游者的人文素质,在旅游产业中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作为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师,如何设计出极具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设计之路面临着更大的思考和挑战。  相似文献   

11.
廖亮  花晖 《传媒》2014,(11):56-58
正新媒体的兴起,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我国戏曲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目前受到观众老龄化问题的严重困扰,因此,吸引年轻观众,确保薪火相传,是戏曲艺术创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微博平台所聚拢的用户资源蕴藏着解决问题的希望。以新浪微博为例:截至2013年,新浪微博注册用户超过5亿,就使用者的年龄分布而言,"90后"及"00后"占53%,"80后"占37%,两者之和达到绝对多数的90%;就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计算机与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元素渗透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技术改变命运,不再仅仅是一种姿态或者宣传,而将以不可阻挡的趋势,成为建构人类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作为人们生存主体的城市与城市文化,也必将在科技潮流剧烈的冲击中,寻求新的出路.如何利用新技术搭建新型平台,更好地保存和传播城市文化资源,是我们在新形势下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本文将集中对数字化虚拟技术在独具北京特色的"胡同与四合院文化"传播过程中有可能发挥的作用进行探讨,借此对该问题提出初步的思考与设想.  相似文献   

13.
牛妍 《新闻采编》2015,(2):46-48
“自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间传播者和受传者的界限,使得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可以是传播者,每个人都能做新闻,“媒介是人的延伸”,“人人即媒体”。传统媒体对信息所拥有的特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自媒体和“罗辑思维”“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是指一个普通市民或机构组织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访问网络,通过现代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的真实看法的一种途径和即  相似文献   

14.
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时代课题.媒介技术的发展固然给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展示平台,但娱乐至上的媒体文化,也使传统文化的传播在内容上变得平面和浅薄,媒体奇观效应表现得非常明显.现将妈祖文化作为个案研究,以媒体奇观理论为视角,揭示传统文化在当代所遇到的传播困境,并就如何突破这种传播困境提出建议.在当代社...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民族文化存留和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出发,思考电视文化传承与传播传统文化的问题,通过对陕西电视台近年来所作的实践探索进行个案调查,用符号学分析其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的生产空间,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为电视媒体如何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进而为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6.
17.
当前,传统民间文化在现代社会遇到的种种困境和危机。其生存境况日益受窘迫。产生于传统文化语境中的民阍信仰在这个高度蝶介化的社会里如何生存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以海峡两岸关于妈祖信仰的“媒介化”传播为例,深入分析了传统民间信仰能够适应当前的时代语境、能否有效传播并产生积极的现实意义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潮汕文化传播的历史阶段和模式进行了梳理,并根据潮汕文化新媒体传播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其新媒体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文化生态保护的关键在于对传统文化空间与文化传承主体的有效保护。针对广东省最主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连南瑶族聚居区在现代化进程中民族特色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应当按全面整体保护、特色村寨保护与遗址保护三类标准对连南排瑶传统文化空间予以分类保护,并建立涵盖瑶族民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组织机构在内的文化传承主体保护机制,唤醒作为文化传承主体的瑶族民众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其在传统人文土壤里继续生长,使保护工程融入民众日常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