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朗读者》是2017年年初,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档节目,节目以访谈加朗读的形式,根据嘉宾的情感线路,配合文化作品,以朗读的方式表达嘉宾内心情感。节目创作别出心裁,表达情感的方式新颖,节目制作精良,可以称得是一档大型的良心文化类电视节目。节目一经推出,大大激发了广大市民的朗读兴趣,全国各地掀起一股朗读风暴。从个人到家庭再到社会,《朗读者》的推出大大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也进一步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广。此类优秀的文化类电视节目应当得到支持和效仿。这种新的文化传播形式得到了部分群众的认可,然而像其它文化类电视节目一样,都存在关注群体小众化,关注阶层较为单一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廖立胜 《传媒》2019,(12):65-67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发展的背景下,电视媒体积极创新节目形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文化自信。《朗读者》《中华诗词大会》《少年国学派》《百心百匠》《我是讲书人》《喝彩中华》等一大批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应运而生。其中,大型原创戏曲文化类电视节目《喝彩中华》一经推出就以其浓郁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受到观众的喜爱,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节目“拥抱传统,喝彩中华”,以“人物+故事+戏曲”的新颖模式吸引了观众的广泛关注,引发了观众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3.
姬平燕  王洋 《青年记者》2017,(20):56-57
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引领的文化热潮,余温未退,央视便趁热打铁,推出新一档文化节目——《朗读者》,旨在唤醒受众对文学的温柔记忆.“朗读”,即清清楚楚地高声读诵,使诗文语气连贯而见情意,是把文字转化为声音,转化为自我精神的洗涤.“者”,助词,用在形容词之后,表某种属性的人.“朗读”重文字,“者”重人. 创新:三重创新彰显节目特色 《朗读者》致力于打造“无声的文字,有声的倾诉”的分享型文化节目.文字承载情感,朗读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去传达,“人”与“文”相结合,迸发最纯粹的爱.文字的魅力在于对生活的升华,但没有故事的支撑,文字会失去生命内涵.将人物感情注入“高冷”的传统文化,巧妙地转化为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既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又能引起受众情感的共鸣,可谓文化类节目的一重创新.采用“星素”结合的方式,折射出在文化面前,每个人都是有情感的物种,这种“文化”不会因为身份、地位而有所不同,平等是文化传播的前提,热爱文化的传播,便是对人尊严的肯定,谓之二重创新.“访谈+朗读”是节目的三重创新,会客厅式的访谈,私密性的空间,以朋友的方式交谈,更利于嘉宾情感的流露.  相似文献   

4.
丁婕 《东南传播》2021,(9):139-141
作为新闻工作者和文化自信的践行者,作为致力于文化传播的新闻媒体,2021年福建新闻广播开启"吾即潮流"年度宣传主题,以传媒人的视角,深刻解读阐释文化自信,体现责任担当.本文以福建新闻广播《新闻国潮风》节目为例,浅谈广播节目如何以新闻为依托,挖掘文化表达的多元方式,在节目创新和创作上如何为受众传递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文化类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了平台,带给观众耳目一新之感.其中,《朗读者》节目自开播以来获得很多现象级的成功,成为文化类电视节目制作的优秀典范.因此,本文从节目理念、朗读内容、环节设计和节目嘉宾四个方面入手,深入剖析《朗读者》节目的价值坚守和模式创新,以期为文化类电视节目今后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6.
《民族文化》是由广西广播电视台打造的专注于展示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电视节目.该节目坚持以人民群众为导向,以传播弘扬本土民族文化为己任,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通过故事化呈现方式将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内核展示出来,充分表现了主流媒体在传承创新民族文化上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节目以讲述民族文化故事为主要表达手段,开播以来受到广...  相似文献   

7.
张园园 《出版广角》2022,(22):59-63
中国动漫经过百年探索,成为增进世界对中国理解与接受的良好媒介。中国动漫的民族化不仅表现在美术风格的探索上,还体现在当代生活民族精神的传达上。中国动漫想要高质量走出去,就必须坚持民族性的表达,讲好中国故事,深化文化沟通,加快海外传播,营造多元立体的动漫走出去体系,传递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8.
培根铸魂是“以人民为中心”文艺观的具体阐释,为新时代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中国动画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树立基于核心价值重构和传统文化自信的动画文化观,秉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创作态度,才能担起为时代画像、立传、明德的时代文艺之责任。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题材影视叙事是讲好乡村振兴故事的核心,其通过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叙事手法的相互交织,刻画塑造了新基层农村干部形象与新农民形象,深刻展现了城市现代意识与乡村传统意识的逐步融合,彰显了人民美学与乡村美学叙事创作理念。同时,乡村振兴题材影视剧的创作和播出推动了中国乡村文化的繁荣,推进了中国乡村的文化自信自强,提升了中国乡村文化的软实力,促进了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和中国理念的全球推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日益受到观众们的喜爱.2017年初,央视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亦犹如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滋润着万千观众的心扉. 《朗读者》以嘉宾们的个人经历与传世佳作相结合,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积极作用,展现了文化的魅力.在《朗读者》节目中,主持人董卿曾说:"人不只靠吃饭活着,我们还需要别的东西来滋养."  相似文献   

1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社论中写到: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学习和重温《讲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  相似文献   

12.
詹建英 《今传媒》2014,(12):97-98
2014年暑假,江西卫视重磅推出一档以传播中国文化为主要目的的文化益智答题类节目。节目以全新的形式挑战智慧,分享文化,以唤醒观众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重塑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自信。自2014年7月20日开播至今,凭借节目形式、嘉宾的选取及对受众需求的满足引起良好反响。本文以该节目为例,试着从传播学的角度探析益智类电视节目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张琳  郭玉真 《青年记者》2017,(23):84-85
近几年来,以《朗读者》为代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出现和流行,既是当下我国电视荧屏的一股清流,也可以看作电视人对我国优秀文化节目传播形态的一种新探索.这种探索既与电视人的文化自觉有关,也与我国国力上升背景下国人寻求文化自信的迫切需求有关,是围绕中国现代文化的建设与复兴,电视人与观众的一种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群众观点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近年来,吉安广播电视台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断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导向,增强服务,创新类型,提升品质,精办节目,为广大受众提供味道可口的精神文化生活"大餐".  相似文献   

15.
如何策划电视民生新闻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做好民生新闻?笔者认为加强策划是做好节目、吸引观众的关键。确定节目风格,优化节目理念在节目风格定位上,要充分考虑到节目的权威性、服务性和时效性。同时在报道上要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和新鲜度,要力争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报道最近的新闻。注重传播形式,真实展现事件民生新闻应始终坚持"关注民生、反映民意、贴近民情"的理念,运用百姓的语言,报道百姓的故事,让普通人成为节  相似文献   

16.
林惠丽 《视听纵横》2008,(4):105-107
戏曲同广播的“联姻”由来已久,广播一直都是戏曲传播的另一个重要舞台。广播的戏曲节目精品创作也一直是广播文艺创作的一个重要领域。但随着电视、网络等多媒体传播的逐渐加入,广播作为戏曲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也在传播形态、传播意识上也做出了许多尝试性的革新。从2003年戏曲故事《第一次亲密接触》获中国广播文艺创新奖以来,我们宁波电台在这些年的戏曲节目创作中,一直都在体现这种创新。  相似文献   

17.
《朗读者》是由中央电视台自主创新研发的一档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节目邀请各行业领域内有影响力的嘉宾进行朗读,以"访谈+朗读+轻解析"的模式,让观众看到朗读的魅力,感受文字的力量,进而体会朗读背后的情感。本文尝试从节目的模式创新出发,探索分析节目的情感表现,以期为同类节目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罗琦 《今传媒》2020,(2):9-12
5G时代文化类节目正在迅速发展,中央广播电视台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引发观众共鸣和多元媒体互动等创新策略生产了《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朗读者》等现象级节目。本文在对此进行阐释的同时也提出,文化类节目只有深耕中华传统文化资源,采用形象化与交互式的方式呈现中国传统文化,引领全民核心价值观,并利用5G时代的传播手段,增强节目的传播力、影响力、互动性,才能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9.
2020年的新冠疫情给全世界都带来了前所有未有的冲击.河南广电全媒体应时而动,深入抗疫一线采访创作,在新闻宣传中攻坚克难、掷地有声,推出六集电视政论片《雄关》.该片以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标尺,彰显人民至上理念,下功夫讲好中国故事、河南故事.在创作中融入更多"情""理""趣"元素,传播策略上坚持移动优先,...  相似文献   

20.
刘媛媛 《传媒》2021,(23):73-75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历史文物的呈现与传承加深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提升与延续.传统文化节目《国家宝藏》依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经典文物为切入点,通过担任"国宝守护人"的明星视角,带领受众共同欣赏富有历史价值的珍贵文物,探索文物背后的人文历史知识.节目通过对历史记忆的挖掘,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实现新时代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播的交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