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星期评论》于1919年6月8日在沪创刊,是一份时事政治性的评论周刊。它是在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申城实行“三罢”之际,在孙中山直接领导下创办的。《星期评论》的社址先设于上海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新民坚5号,后迁至白尔路三益里(今自忠路163弄)17号。《星期评论》起初每期四开一张,后增至八开四张,它除单独发行外,还随上海《民国日报》免费附送。廖仲消、李大剖、陈独秀、施存统、邵力子、刘大白、朱执信等都参与撰稿。该刊曾用许多版面来分析社会现状,对社会改造问题、劳动问题等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到后期则逐步倾…  相似文献   

2.
汤璇  赵云泽 《新闻界》2012,(10):69-70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每周评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的关键性报刊之一。该报先后由陈独秀、胡适主编,是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具有很大影响的政论性周报。1918年一战结束,国内民众对国内外时局日益关注,尤其是涉及中国切  相似文献   

3.
《每周评论》是我国五四时期著名刊物。它于一九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在北京创刊,一九一九年八月三十一日被北洋军阀政府封闭,共出了37期。1至25期由李大钊、陈独秀主编,从26期起,由胡适主编。《每周评论》的出版,正处在我国反封建斗争的新时期,由思想斗争转为政治斗争。在它出版四个多月后,就爆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因此,它和《新青年》虽然同属五四时期反封建的重要  相似文献   

4.
《曙光》是继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由爱国青年学生创办的一份在中国青年及学生中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刊物.该刊创刊初期宣传“改良主义、科学救国”,后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并成为中国共产党北方早期组织的宣传阵地.《曙光》编辑思想的转变,正是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中国一大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进步热血青年、先进知识分子对俄国十月革命较全面的认识,并进而接受社会主义传播过程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5.
刘志亮 《青年记者》2016,(23):141-142
五四时期《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历史背景 辛亥革命政治上的失败使知识分子们认识到要救中国必须在思想上革命,以此从根本上改变国家的沉疴旧貌.《新青年》率先发起了精神上的战役,以推翻封建纲常礼教作为解放人的第一战,以此来洗刷人的奴性.而女子在中国旧社会里“奴隶于礼法、奴隶于学说、奴隶于风俗、奴隶于社会、奴隶于宗教、奴隶于家庭”.①因而,要破除封建纲常礼教,突破顺从奴性,就必然先解放占人类二分之一的女子,只有受奴役最深的女子得到解放,人才会真正地解放.  相似文献   

6.
由于受到历史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李大钊的政治思想在五四运动前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主要从形成基础、传播途径以及贡献等方面来探讨五四运动时期李大钊对马克思思想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河南创办的第一份理论报刊,《中州评论》对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河南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该刊坚持马克思主义导向,开展理论战线上的斗争;宣传民主革命纲领,维护革命统一战线;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倡导工农联盟思想。该刊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留下宝贵的经验:坚持党性原则,勇担时代使命;突出地方特色,密切联系群众;实施分类指导,发挥政治引领。  相似文献   

8.
五四时期,各类社会思潮争相涌动,而一批组织严密的知识分子、进步青年和产业工人等社会群体,通过创办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共产主义小组和工人学校,以及发动联合爱国运动等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的方式,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深刻而广泛的传播,并逐步融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大潮中,成为挽救中华民族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
五四时期是一个思想活跃、百家争鸣的时期,在众多的思想、理论中,马克思主义脱颖而出并最终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主流思想,为多灾多难的中国指明了一条通向胜利的途径。广大爱国知识分子以火热的激情投入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当中,掀起了一股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促使其在五四时期得到进一步传播,并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对象上呈现出了其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陈文婷 《大观周刊》2013,(12):92-92,95
五四运动时期础版的为数众多的:报刊是研究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的民主主义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重要资料。本文对这一时期的报刊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以几个典型报刊为代表,具体分析其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大相径庭的两种评估说起五四时期的副刊改革,人们会很自然的想起号称“四大副刊”的《晨报副镌》、《时事新报·学灯》、《民国日报·觉悟》和《京报副刊》。事实上《京报副刊》与《晨报副镌》等并称为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不很恰当,它创刊于1924年12月5日,已进入大革命时期,而真正属于五四时期的《时报》副刊偏偏很少有人提及。即使偶尔谈到,也多是作为因循守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刊物——“新青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青年"与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新青年"是现代中国革命史上最重要的杂志之一.它由1915年开始出版.中间几经变动,直到1926年最后停刊,前后共存在了十年以上.它跨过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末尾,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准备期.它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反封建的文化思想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及其变为思想运动的主流的过程.对于研究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准备时期的中国报刊史,"新青年"是一个最重要的刊物.  相似文献   

14.
五四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刊物——“新青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青年"便在这个反动思想的逆流面前树起了保卫社会主义思想的大旗,由八卷四号起,连续刊载了许多论文,驳斥粱启超张东荪等的反动理论,展开了五四运动后有关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次大论战:"社会主义讨论".当时站在拥护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反对伪社会主义者的人,主要从下列三点驳斥了这些人的反动观点:第一,他们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血腥的剥削性质:"资本生产制一面固然增加财富,一面却增加贫困".他们举出欧美各国无产阶级的贫困和我国"被剥夺的劳动者实在未得着人的生活"的事实为根据,证明了张东荪等伪社会主义者所谓发展资本主义便能使中国人过着人的  相似文献   

15.
《新潮》是五四时期北京大学的学生刊物,它受《新青年》影响而创办,在五四时期推动了新文化思想的传播,成为新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不仅扩大了新文学运动的实绩,而且践行了新文学的主张;其办刊模式也被各地学生纷纷效仿,催生了一批进步刊物。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五四时期进步社团成立的历史环境,考察论证了五四时期进步社团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杜波 《当代传播》2013,(4):34-35
民国初年的文化场受到政治场的挟持,但社会文化变革的契机已经形成。五四时期具有变革倾向的期刊以西方文化为参照系,在破旧与立新的过程中,实现了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话语创造。期刊的传播过程增强了新文化的合法性,新文化逐渐被社会接受,并开始再生产自己的公众,社会文化发生根本性巨变。  相似文献   

18.
陈独秀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其所宣传的民主与科学思想对近代历史的发展轨迹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9.
人们不禁会问:当年晨报社是以梁启超、汤化龙为首的资产阶级研究系办的,梁启超对十月革命是深恶痛绝的,他的报纸怎么会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呢?原因很多,比如北洋军阀控制报刊舆论的经验在这一时期还没有完备;当时,对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只是作为一种学术研究来介绍,并没有像后来那样把它看作一种革命运动,视为“洪水猛兽”,等等。但最主要的,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一、新诗传播的使命担当 进入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国新诗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生机盎然的势头受到了阻遏,跌入了低谷.如果说《新青年》时代新诗的阻力来自于旧体诗的拥护者,那么此时新诗的萎靡则缘自双重打击:1925年鲁迅谈及旧文化的卷土重来,“看看报章上的论坛,‘反改革’的空气浓厚透顶了,满车的‘祖传’,‘老例’,‘国粹’等等,都想来堆在道路上,将所有的人家完全活埋下去.”①1927年10月之际,不仅尚在苟延残喘的北洋政府教育部下令国交课本“不准再用白话文体,以昭划一而重国学”,②就连刚取得政权的国民党所统治的南方教育界也忙活着“取缔白话”、“祭孔”诸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