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所谓网络媒体,简言之,就是媒体意义上的网络,恰如媒体意义上的报纸、广播与电视。它是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发布新闻和进行新闻等信息服务的一种传播媒体。与传统的报纸、广播与电视三大媒体相比,它是一种“第四媒体”,是一种“新媒体”.  相似文献   

2.
由于互联网媒体的独特性质,其在舆论监督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孙志刚案件”、“宝马撞人事件”等成为网络舆论监督的经典案例。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的讲话中强调:“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纪小乐  魏建 《出版广角》2023,(23):17-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项生生不断、绵延持续的历史进程。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应通过刊载最新学术成果、参与并引领认知变迁、推动文化思辨等方式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同时需要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成果向社会各界推广,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内和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发挥引领作用,与其他媒体行业形成传播体系的“雁阵格局”,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传媒》2017,(24):6-7
任贤良:一是要促进共同发展,传承创新,加强优秀网络文化产品的供给和传播.促进本民族文化在互联网时代薪火相传,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鼓励和支持优秀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推动网络文化内容、技术、模式和业态创新,为各国人民打造更富内涵和魅力的网上精神家园.二是要推动共同交流,深化合作,共同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三是要加强共同规范,激浊扬清,共建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四是要鼓励共同参与,以文化人,积极推动各国人民民心互通.  相似文献   

5.
徐乐 《青年记者》2016,(14):66-67
从媒体发展角度来看,互联网化的实质是媒体互联网模式化.互联网技术将大世界缩小的同时也将小世界扩大,即互联网模糊了传统媒体相互独立的“场”,突破了传统媒体固有的传播维度,既将基于网络平台的用户联结在一起,实现即时沟通,又使各种媒体之间实现资源整合、渠道共享和功能互增,它是互联网媒体自身渗透与其他媒体寻求自身革新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移动智能技术的成熟和普遍应用不断刺激传统媒体互联网化,追求降低成本提高用户体验,用最“简”的方式实现“价值即时创造”.T2O(电视媒体的网络化)正是在互联网生态环境中培育出的一颗新苗,也是传统媒体以互联网思维另辟蹊径的探索成果.  相似文献   

6.
杨迪 《出版参考》2015,(4):55-56
2014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正式成立,习近平总书记任组长,完成了国家在互联网层面的顶层设计.这一年,网络空间更加清朗,网络正能量更加巨大,网上舆论生态发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开始进入“互联网新常态”.如何认识、维护这种“新常态”,适应、引领这种“新常态”,成为摆在每位网络编辑面前的新课题、新任务.追根溯源,唯有全面提升网络编辑的整体素养,才是巩固、发展“互联网新常态”,营造绿色网络文化空间的根本途径.本文将从网络编辑应具备的媒介素养和职业素养两方面,探讨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网络编辑.  相似文献   

7.
一、“互联网+”时代,赛事类体育节目直播平台和主播概况 所谓“互联网+”,解构起来就是将互联网技术与其他行业相结合,更好地推动双方互惠互利的一种跨学科领域的发展模式. 在当今利好的时代背景下,媒体生态和媒介格局在不断发生变化,新媒体平台不断涌现和成熟起来,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是其快速发展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是这个时代的脉搏,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出版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出版业发展生态,是每一位出版行业从业者心心念念想做、在做、要做成的一件事情。如何让出版产业从所谓的夕阳行业,变成插上了“互联网+”这双翅膀的新型业态,成为朝阳产业,是出版业实现融媒体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本文从“互联网+”下用户数据的获取与应用方面,力求从自身所从事的编辑本职工作谈起,抛砖引玉,求得出版业融媒体发展的路径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警惕,网络上的文化殖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互联网,人们称之为“第四媒体”——巳开始对传统媒体和传统传播方式产生巨大冲击,并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特定文化类型,即网络文化。它是依附于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而形成的一种现代  相似文献   

10.
董晓伟 《青年记者》2012,(12):76-77
“围观”一词对中国人来说并不新鲜,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Web2.0时代,围观的意义已经发生变化,特指“网络围观”.在自媒体时代,网络围观成为一个普遍现象,2011年新年伊始,新华社发表了题为《新载体不断涌现,“全民围观”时代到来》的文章,称从2010年起,网络文化进入“全民围观”时代.  相似文献   

11.
陈智勇  戴剑平 《传媒》2015,(16):42-44
新世纪以来,网络时代给现代人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基于互联网的成熟应运而生的所谓自媒体与移动媒体早已深深地介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城市的主流人群几乎是在无法抵抗的情况下于一夕间变成了“低头族”:人们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认知行为都被牢牢锁定在小小的电子屏幕上.相较于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新兴媒体,曾独领风骚30余年的电视媒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无线网络及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快速普及,推动着社会进入泛媒体时代.在泛媒体时代,媒体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内容生产力得以解放,内容的地位凸显,其价值的实现方式也更加丰富. 一、泛媒体时代的传媒格局变化 所谓的“泛媒体”是相对于过去专门化的“媒体”而言的,在移动互联网普及背景下,面向公众信息传播不再是专业媒体的专利,任何人和任何机构都可以自建媒体,生产内容信息并向外发布.相对于过去,泛媒体时代下的传媒业格局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1 引言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 40号,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指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关于“互联网+”,可以从以下三个视角来理解:一是经济视角,“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二是技术视角,“互联网+”指以互联网为主的创新成果或者说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各领域的扩散、应用及深度融合的过程;三是网络视角,“互联网+”不仅是一个信息网络,更是一个物质、能量和信息互相交融的物联网.  相似文献   

14.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会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正处于一个新的快速扩张期,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和传播格局发生新的变化,互联网新兴媒体建设和管理面临许多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博客文化:网络文化的新美学形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教授在《全球化的文化挑战》一文结尾中这样写道:“全球化”不是一个普世的福音,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全球化也不是“历史的终结”的乌托邦,而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巨大“问题”。我们既不能简单地抗拒,也不能简单地认同。在批判和反思中探索应该是我们的目标。虽然这种反思和批判面对着巨大的困难。我们会发现中国的前途只能依靠我们自己的明智和敏锐。我的问题是:全球化会把我们带向何方? 本文不是回答张颐武教授的问题,而是试图根据他介绍的“解构主义”“新美学”观点分析“博客文化”特征。在展开论述之前,先定义几个各词的含义: “新媒体”这个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提出的,所谓的新是和旧相比较而言的,“旧媒体”指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等,“新媒体”指互联网。“传统媒体”主要是以文字、图片、声音和流动的画面作为它的传播的一种载体方式,“互联嘲”作为一种多媒体,兼并了传统的三种媒体即文字、图片、声音和画面,它是一个多媒体的形态。“博客文化”是指“互联网”中的一种网络发表——Weblog(中译名之一“博客”)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加以考察,它是“网络文化”的一种。“新美学”指把传统美学从神坛上请了下采,把大众生活中的美学理论化、高雅化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被称为“第四媒体”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根据CMMIC1997年7月份公布的调查报告,84%的网民上网是为了获取各类新闻。显然,传播新闻仍然是“第四媒体”最重要的一项业务。 目前,互联网中传播新闻的网站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媒体的新闻网站,另一类则是“土生土长”的商业网站。它们都是新闻传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媒介新形态,但在计算注意力的网络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热词在诸如新浪微博等自媒体平台迅速占据流量比重,互联网语境下的语言文化有了新的发展取向。以“马保国”“丁真”等人物衍生的网络新词为例,基于信息传播路径中网络新词的媒体表现、互联网语境下网络新词话语权力的建构、社交议题赋能下网络新词传播的支点呈现这三个方向对网络新词进行探析,以期促进网络新词理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第四媒体”互联网的普及,现代社会的人们更加便利地享受到了网络带来的巨大信息量和服务功能。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在互联网投入商业用途后,传统媒体的受众人数下降了20%以上,其中,受冲击最大的是电视媒体,观众人数下降了55%以上。 在早期的互联网上,文字传播是最基本的方式,随着网络科技含量的提高,音频和视频逐渐在网络传播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加之各网站服务质量的提高,网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社会公共文化载体,应当说,互联网在承载文化信息方面,已经大大超越了任何一种传统的媒体,并且,基于互联网的跨地域、跨时空、传者受者多元互动等特点,人们越来越多地从网上接受到本土和外来优秀文化的熏陶及教育。总体看,网络文化的主流是好的,应予以充分肯定。但也不容否认,迅速崛起的网络文化潮流中也存在着许多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现象,需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柴樱芝  殷俊 《青年记者》2017,(29):30-31
现代社会,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成员交流互动的重要介质之一,重构了社会信息传播路径与方式.所谓舆情,是指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某一载体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①移动媒体时代,互联网深度嵌入民众生活,网络舆情成为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搜集、研判与分析网络舆情信息,成为管理部门了解民意的重要途径.教育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重要子系统之一,民众的网络表达也很活跃,既具有网络舆情的同构性,也呈现出独特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