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李文健  闫恺 《传媒》2016,(18):89-91
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崛起,传统电视新闻模式受到巨大挑战,受众新闻接受模式也发生显著变化.在此背景下,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自2012年起开始"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三步走转型战略",通过全媒体转型迎接新媒体时代的挑战.通过对央视新闻频道转型的讨论,将有助于从新闻传受方式、基于阅读习惯的内容生产、降噪与精确信息的获取等方面,加深对全媒体转型中受众新闻接受模式变迁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周善 《新闻知识》2012,(8):14-16
新媒体袭来,传统报业面临巨大的冲击。一方面是新闻信息载体发生改变,受众的阅读行为随之改变,数字化阅读日益兴盛,传统报业原有的受众在不断分化;另一方面则是数字技术倒逼传统报业不得不改革原有的新闻生产模式和流程。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数字化转型是传统报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方蕴翔 《出版广角》2019,(24):22-24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传播进入全媒体时代,移动终端新闻、有声读物、即时视频等新媒体产物,已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报刊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极大的压力,数字化发展和报刊媒体融合成为传统报刊业必须选择的转型之路。全媒体时代,报刊如何深入挖掘自身资源并与新媒体融合,从而提高报刊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成为报刊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案例分析,总结报刊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以期助力报刊媒体融合发展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4.
刘庆 《声屏世界》2013,(8):58-59
这是纷繁的数字化时代,技术发展催生了新的媒介形态,“无限内容、无限传输、无限需求"成为数字化环境下信息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新特征。传统受众测量方式和调查方法在捕捉新媒体受众行为的能力上乏力,数字化环境下的受众行为研究在摸索中前行。如果无法准确把握新环境下的受众,那么,观察、判断传媒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等一系列的相关问题都将遭遇瓶颈。  相似文献   

5.
移动互联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智能手机等便携式信息接收终端获得各类信息,数字阅读逐步超越甚至取代传统纸媒阅读而成为人们的阅读习惯.这使得地方党报的传统生存模式受到挑战,必须顺应受众数字阅读趋势,逐步实现数字化转型并着力打造和提升自身的传播力,将信息和宣传阵地逐步转移到网络新媒体上来.地方党报数字化转型方兴未艾,转型必须适应从传统媒介环境过渡到新媒体环境的变化过程,其传播力打造必然面临着内容生产、技术提升、服务等多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崔东昊 《视听》2018,(6):132-133
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成熟发展,各类数字化信息终端不断涌现,微信、微博等平台逐渐壮大,网络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种种表现都宣告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全媒体时代为传统报业的新媒体转型提供了条件和契机。本文将以"澎湃新闻"为例,分析其内容生产方式的变革,为我国报业的新媒体转型之路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核心阅读:面对当前新媒体的咄咄逼人,坚持“内容为王”仍是纸媒的安身之本。然而,在海量信息及碎片化阅读时代,要实现“内容为王”的发展战略,传统纸媒必须以打造“王的内容”的发展思路,坚持“内容为体,技术为用”的转型策略。“王的内容”务必要在功能、受众体验与内容形态上展示出与众不同之处。西方传统媒体的付费阅读模式即基于对“王牌内容”的自信。渠道垄断是霸道,在多元开放的新媒体环境下垄断渠道几无可能,因此内容生产与公信力建设仍是王道。  相似文献   

8.
先薇 《新闻传播》2022,(3):80-81
通过盘点包括纸媒、广播、电视在内几大传统媒体,几十年来由盛到衰的发展历程,对比分析其与移动互联网新媒体在传播方式、受众认可度等方面的优劣势,最终指出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媒体如何取长补短,完成转型,继续发展的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传媒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媒体在资本的强力运作下在传媒市场上攻城略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信息接收方式和传播方式,传统的报刊媒体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节节败退,受众、流量损失惨重,市场份额、广告收入大幅缩水。面临着险恶的生存危机,报刊民生新闻的优势在于其平民化和贴近性,在新闻语态、新闻题材和价值导向等方面带给受众耳目一新的感受,但在新媒体环境中,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使得报刊民生新闻的上述优势几近丧失,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报刊民生新闻能否通过变革转型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对新媒体环境中报刊民生新闻的困境及发展出路进行探索,以其与广大同行互相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数字化阅读正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满足受众数字化阅读需求的互联网产品也层出不穷、种类繁多,如简书、豆瓣阅读、多看阅读等等。本文对简书的内在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数字化阅读潮流下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人类从符号中获得意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也是信息知识的生产者和接受者借助于文本实现的一种信息知识传递过程。”最狭义的阅读仅指文字阅读,狭义的阅读包含图片与动态图像阅读,而广义的阅读似乎也可包含“听”,乃至其他感觉等接受信息的途径。受众的阅读习惯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主要是指受众在进行阅读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包括阅读的动机、阅读的心理、阅读的方式等等。随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多种新媒体以丰富的形式大量的呈现在受众面前,受众发现了利用新媒介进行阅读时的优势,更愿意使用这种方式阅读,进而阅读的习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受众阅读习惯的转型。通过对受众阅读习惯的分析研究,可以更好的了解受众阅读的心理和动机,对于传播者而言,传播出适合受众兴趣和要求的内容来获得更多的受众,新媒体才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而更好的创造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而这种发展变化又进一步影响了受众的阅读习惯。可见,受众阅读习惯的变化与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内容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相似文献   

12.
丁晓琴 《传媒》2019,(13):16-17,19
新媒体时代,老年读者对媒体的需求正发生怎样的变化?随着“老年流量”的“横空出世”,老年类报刊如何走出对纸媒的依赖,增强融合传播能力?如何向数字化平台转型,树立“媒体+”的理念,将媒体业务、电子政务和公共服务整合起来,走向智慧服务?近两年来,《浙江老年报》努力探索数字化背景下的运营实践,为传统报业的转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虽然教育报刊占尽地利天时,对国家教育的大政方针及相关政策把握准确,信息灵通,但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教育报刊在市场化的路途中肯定有一个调适的过程,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境.诸如互联网的发展,使读者的阅读呈多元化的趋势,从而造成了教育报刊市场一定程度的萎缩;由于新媒体时代受众阅读取向的进一步分化,出现了媒体分众现象,从而使教育报刊市场危机重重.如果教育报刊能适应时代,锐意改革创新,或走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道路,或确立品牌意识,以品牌赢得市场,最终是可以找到出路的.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报业开始了其数字化转型之路。在"三网融合"的新时代,报刊行业从新闻网站、电子版、手机报等形式不断向新媒体扩张,从原本传统的纸质媒体衍生至电脑、手机等终端。近几年来智能移动终端的兴起以及手机应用产品开发的兴起为传统报业向着数字化转型的道路又提供了一种新途径,那就是新媒体新闻客户端。基于此,通过结合《人民日报》客户端这一具体实例,探讨传统报业未来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付蔷 《青年记者》2017,(22):20-21
媒介技术的发展锻造了全新的受众-内容交互模式:一方面,信息爆炸、多端口的内容接入模式使得新媒体时代的受众养成了碎片化阅读的习惯,深度报道、调查式新闻中的垂直式、线性叙事与之方枘圆凿;另一方面,国内外各大媒体在内容制作方面,得以借助融媒体平台打造全新的内容展示模式,“文本”的载体不再是单纯的文字信息,图片、视频、甚至虚拟现实都能够成为“文本”的载体与平台.新的技术手段与媒介交互模式带来了改造媒介生态的可能性.在新媒体时代“娱乐至死”的幕布下,矫正新闻阅读中的碎片化倾向,让深度报道、严肃内容吸引更大的受众群体,不仅是提升受众阅读质量的不二之选,也是加强新闻公共性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产生,文学在新的语境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受众作为文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然也毋庸置疑地受到深刻影响。新媒体的数字化、传播主体的多元化等新特征必然会导致文学表现出与传统文学的不同,从而促使文学受众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具体表现在文学受众的阅读方式、接受主体地位、阅读目的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数字化时代受众阅读习惯之流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任何时代,阅读对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都具有重大意义。随着中国进入数字化时代,国民阅读发生了急剧变化,数字化时代产生的新媒介第一次真正延伸了人的大脑,同时也反过来影响人们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本文总结了传统阅读与新兴数字化阅读的特征,从阅读载体、阅读内容、阅读方式、阅读理念等方面归纳出数字化时代下受众阅读习惯的变化,最终提出应以“相对主义”的观点看待当今数字化时代受众阅读形态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8.
张海鹰 《新闻记者》2007,(12):17-19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变革的时代。“第三次浪潮”正在将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带入信息社会。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传播环境,我们今天面临的是一个数字化的多媒体传播环境,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传统媒体感到了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和竞争压力。事实上。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挑战和竞争压力并非第一次。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原有媒体而言的。对于报刊来说,广播是新媒体,对于报刊和广播来说,电视是新媒体,对于报刊、广播电视来说,互联网是新媒体。回顾大众媒体的发展,我们看到,至少到目前为止,新媒体的出现,并没有取代原有的媒体,相反,新媒体带来挑战和竞争,促进了原有媒体的发展和创新。计算机网络和数字技术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这就是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而数字化的传统媒体将跻身于新媒体的行列,以全新的传播方式为新一代受众服务。  相似文献   

19.
李旭 《出版参考》2016,(2):14-15
面对新媒体技术时代的来临和严峻的市场形势,时代新媒体出版社紧紧抓住“内容为王”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新的出路,借鉴新媒体的技术和平台,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发展之路——即“立体化的全媒体出版”之路.传统的电子音像出版主要是抓重大项目,要品牌,要影响,新媒体融合领域主要是抓“时光流影”,要未来,要大数据.时代新媒体出版社走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边上,由传统电子音像事业单位向新媒体出版企业全面转型.  相似文献   

20.
全媒体已经成为传统报刊发展的方向,随着互联网、手机移动端等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和技术的革新,传媒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并掀起了媒介融合的浪潮。本文试结合教育类专业报刊的现状,从企业发展理念、阅读方式、核心竞争力、新媒体特征等方面,探讨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教育报刊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