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入的准备是做好深度报道的前提 深度报道一般主题重大,与党和国家一个时期的方针、政策密切相关。这些重要的方针、政策仅靠记有限的记忆显然不行,需要我们翻阅大量的有关资料。这一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又是一个对新闻事件加深理解的过程。只有吃透了政策,记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准确地把握新闻价值,才能扩展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所属媒体,获"中国新闻名专栏"的,大河网"焦点网谈"在先,《大河健康报》"健康话题"在今。"焦点网谈"2006年获奖,是中国互联网首个"中国新闻名专栏";"健康话题"今年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中国新闻名专栏),是河南省纸质媒体首个"中国新闻名专栏"。"健康话题"为什么能获奖?评委们说,是因为它独具的科学评论的特色。为什么是"独具的"?因为其他媒体没有。什么是"科学评论"?就是以新闻评论的笔法阐述科学观念、科学知识。这就是特色。  相似文献   

3.
在改革的年代里,要报道的事情很多,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少。有的问题光发条消息,是很不够的,如果能很好地运用“记者述评”,则可以弥补消息的不足。从去年1至10月,本报发的25篇“记者述评”,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也证明了这点。这25篇“记者述评”,大体可分三大类; 一是针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问题。通过述评找答案。市民吃菜难在丹东是老问题,前年在蔬菜价格放开、敞开供应时,天不作美,丹东遭受同罕见的水灾,吃菜难的问题更突出了。当时,群众议论纷  相似文献   

4.
在改革的年代里,要报道的事情很多,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少。有的问题光发条消息,是很不够的,如果能很好地运用“记者述评”,则可以弥补消息的不足。从去年1至10月,本报发的25篇“记者述评”,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也证明了这点。  相似文献   

5.
《光明日报》(2012年6月22日第4版)以《龙年端午话龙舟》为题,报道了东莞中堂镇的龙舟文化。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珠三角河网密布,人们的生产、生活与舟船息息相关,固然这里龙舟群众基础深厚、制造技艺高超也就不难理解了。"这有点难以理解。"固然"之前是陈述中堂镇龙舟  相似文献   

6.
有的同志写文章,喜欢多用关联词语,动不动就“因为……所以……”,“不但……而且……”。结果文章虽然是通的,但却显得呆板,一套学生腔,使人读了讨厌。相反,有的同志写文章喜欢简古,当“因为”的时候不“因为”,该“所以”的时候不‘所以”。结果是诘屈拗牙,不相衔接。这两种偏向都是我们在报上可以经常碰到的。  相似文献   

7.
正在论坛、博客、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媒体或自媒体当中,存在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把标题制作得耸人听闻,经常会说某事惊爆或者催泪,结果只是一个很平淡的家庭纠纷;又说某人是史上最牛最牛XX,结果这种人遍地都是;有时候甚至会神秘兮兮地曝光XX秘闻XX必读XX真相,结果却是众所周知的陈词滥调……他们还特别喜爱感叹号,在词汇贫乏的  相似文献   

8.
深度报道,既要求新,更要求深。到这种境界,需要新闻工作者有深入扎实的采写作风,有勇于吃苦、敢打硬仗的爱岗敬业精神。应该指出的是,现在.我们的一些记者,特别是一些阅历不深的年轻记者,容易浮躁和满足于一知半解,沉不到火热的社会、经济生活之中,不能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进改革开放的滚滚洪流之中,只凭参加会议,听听汇报,看看材料,尤其对所抓的问题不作  相似文献   

9.
似乎是改革的大潮,推出了一个与消息、通讯、评论等新闻体裁相并列的新品类——深度报道。它被悉心倾听改革“潮声”的广大读者所关注;它被新闻界推举到第8届全国好新闻评选会上,做为新闻的一个独立品种,首次在全国好新闻评选中接受审议和授奖. 富有开拓精神的新闻工作者正在进行着有益的尝试。深度报道已经迈出了艰难的步伐。——《人民日报》抓住人们关心的“热点”和“难点”连续报道《中青年理论工作者答大学生问》引起各界共鸣之后,又推出了具有浓厚理论色彩的大型报道姊妹篇《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改革阵痛中  相似文献   

10.
据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介绍,南京将出台政务信息公开办法,行政单位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无故拒绝采访属违法,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新闻发言人应该坚决杜绝“无可奉告”之类的说辞。“无可奉告”作为外交辞令,用于外交场合,不但无可厚非,或许多少还可以反映某位外交官的机敏。而在内部场合,用“无可奉告”之类的“外交辞令”,恐怕就值得探讨。依笔者看,有些人既想掩盖某些事实的真相,害怕记者刨根问底,手中又没有大到足以发“红头文件”禁止记者采访的权力,就用“无可奉告”与记者打“迷踪拳”。记者依法进行正当采访,行政单位为什么要无故…  相似文献   

11.
卢文炤 《青年记者》2016,(30):23-25
理论文章是报纸中的一种重要体裁,面向社会大众,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如今拓展到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是关于社会发展问题、规律认知的一种思想交流.如何认识理论文章?理论文章怎样才能以理服人、增强吸引力?本刊记者就相关问题访谈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曙光、重庆日报理论评论部主任单士兵.  相似文献   

12.
口述者:张广时间:2011年5月14日地点:北京朝阳区望京西苑三区张宅口述者简介:张广(1941——),河北省乐亭县人。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东方美术交流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人民美术出版社专业画家。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在校期间,入蒋兆和画室专攻写实人物画,并得到叶浅予指导,奠定了坚实的写实...  相似文献   

13.
2000年4月,张兰的第一家以川剧变脸脸谱为Logo的“俏江南”艺术餐厅在北京国贸的高档写字楼里开业。当时追求高品位、富有文化内涵的品牌成为一种消费时尚,而多数的中国餐饮企业还处于传统粗放式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新闻媒体同质化现象严重的客观实际,指出,深度是新闻写作的"制胜之道"。作者结合自身新闻实践,着重探讨提升纸媒的新闻价值问题。作者认为,新闻易碎,但思想不朽,在重特大新闻事件中,要在关注新闻信息"第一落点"的基础上,深度挖掘新闻的"第二落点",从而更大满足读者的信息渴求,延长新闻生命。  相似文献   

15.
★“出境游”图书,路越走越顺 日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了国内第一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赴欧商务考察旅行指南读物“飞扬商旅书系”。它包括《欧洲商旅手册》以及《法兰克福》、《马耳他》、《海德堡》、《埃及》等,由生活在欧洲的学者、华文作家执笔或协助编写,并得到了德国飞扬商旅集团、欧洲90城市联盟和凤凰卫视欧洲台的支持。 ——摘编自 文汇报  相似文献   

16.
一天,四、五个农民来到北京第三热电厂办公室,吵吵嚷嚷地要见厂长.他们说,电厂1974年存他们田里建了深水井,把他们的地下水用了.电厂原说将工业废水返回指定地点,可好多年了,也没返回,影响了他们的经济收入,要求电厂赔偿这十几年给他们造成的损失,并声言,他们是村民们派来的代表,如果不给赔偿,村里  相似文献   

17.
“前途”变“钱途”,“慧眼”变“钱眼”,不是看穿了,是看反了. 无酒不成宴,无媒不成坛.论坛必谈媒体,谈媒体必谈融合,谈融合必谈媒体生死.如今,这似乎是个规律. 论坛是头头脑脑们的舞台,作为新闻媒体主体的记者,上不了论坛台面.论坛上现身的记者,不是去说的,是去记的,记下台上媒体和投资机构头头脑脑们的话,整理成篇,发到媒体上. 哪里有些不对劲儿?一群人在台上唾沫横飞讨论俺的生死,俺在台下眼睁睁看着老老实实听着认认真真记着.那群人聊到口干舌燥说散了散了,俺就赶紧收起背包找个地儿写成稿子去广而告之.是啊,你们讨论俺的生死,为啥俺就是个听众?!  相似文献   

18.
“在新年来临之际,福田到了,就是福到了。”在北京大学礼堂里,一向以严肃示人的福田康夫,用幽默的一句话为自己的演讲开头。  相似文献   

19.
新闻写作要求简洁、明快,忌讳啰嗦重复。然而,广播稿中的某些关键词语却不仅应该重复,诸如地名、物名、人名等,还应重复多次。不然就会违背听觉规律,难免要闹误会。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闻周刊》2009,(14):14-14
4月13日,三鹿集团的第四批破产财产拍卖会冷场一片,包括保定三鹿、天津三鹿各自51%的股权在内,11个项目似乎成了烫手山芋,无人问津。在此前的第二、三场拍卖会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