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个既平常又有趣的事,一群人在一起,其中一人突然发现不远处有火警,大喊一声:火!便完成了向在场人报火警的任务。于上语言学家便认为仅这一个“火”字完成了交际任务,破格晋升它为“句子”。由于它只由一个词语构成,又给了它一个特有的“封号”—一独语句。意思是说,它只靠一个词语就完成了一个句子的交际任务.然而,还是这个“火”字,还让它起报警作用,只是稍稍变换一个条件,它就会现了原形。请看,还是这个人,现在要用电话向消防队报火警,如果它还用那个“独语句”——“火”字,去进行交际,就没那么幸运了。不要说一个…  相似文献   

2.
传媒小语     
《新闻与写作》2007,(6):16-16
记者不是无头无脑无思考的“笔杆子”,他们是“思考的笔”。记者的第一个任务是报道。但是如果不思考,你知道去报道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梦圆在深秋 青年记者大都有一个梦。 这梦,并不是登上奢华的殿堂,也不是拥有耀眼的财富,而是当个真正的记者。什么是记者?当你出现在突发事件的第一现场的时候;当你涉险历难,先于其他记者踏上一块“处女地”的时候;当你以亲身经历讲述读者急于知道的故事的时候;当你隐名乔装,不失冒昧地“骗”取第一手资料的时候……这时,你才能点点头告诉自己:我是个真正的记者。 当了十几年记者,圆此梦还是最近的事。  相似文献   

4.
你在初一零点刚过便急匆匆来到人间,带着母亲的温馨,带着父亲的慈爱,沐浴着助产士的关怀,又带着记者美好的祝愿,说你全家“三羊开泰”,说你长大后一定是个温顺漂亮的姑娘。“小羊羔”,为了等你,急坏了你的爸爸妈妈.知道还有  相似文献   

5.
记者有“富”的,也有“穷”的。“富”记者接受任务后,只要翻翻自己的小本或者储存的资料,就很快知道了什么地方是这次该去的,并如何把那里的新闻材料采到手,因而完成任务又快又好;“穷”记者接受任务后,因苦于没有线索,没有资利,也没有经验,则要“临渴掘井”,或需要临时同下面联系了解,或需要临时到下面去跑线索找对象,既费工又误时,完成任务自然很慢,质量亦不一定有保证。这两者的差别就在于平时对情况的了解、资料的贮存和经验积累的多与少。一个成功的记者必然是一个“富”记者。我初当记者时,有一位带我的老师,在他的办公室里,有门类繁多的资料:有剪报本,有各地资料剪辑本,有分年积存的采访本,还  相似文献   

6.
追问个究竟     
一天,我在机关电话室,电话员说:“今天又接了一个假火警,差一点把车调出去,真气人。”说者无心,听着有意。我急忙问个究竟。原来,社会上一些人经常乱拨火警电话,谎报火警,戏弄消防队员,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值勤.我又问电话员遇  相似文献   

7.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名记者的记者也不是好记者.正如不可能每个好兵最终都当上将军一样,每个好记者也不一定都能成为名记者.但是,好的记者总会把奋斗目标定得高一些,为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不断攀登. 在通往名记者的道路上有许多台阶、许多层次.既可以沿着这些台阶步步登高,又可以在某一个层次上横向扩展.对一个记者来说,提高知名度的天地是十分广阔的:  相似文献   

8.
“11月8日”这个日子,对于记者来说,不是一个狂欢的节日,也不是一个放松的日子。这一天,没有休假没有干杯也没有鲜花,报纸照常出版,电视广播照常播出,记者照常踏破铁鞋寻觅着;这一天,仅仅意味着要一如既往地勤奋工作,更是一年一度的提醒——被人们称作“记者”的人,永远不要忘记了做记者的职责和使命。  相似文献   

9.
《舞在天津》在3月1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一版《神州掠影》专栏刊出后,意外地得到读者的好评和热情的鼓励。一些新闻同行问我:“你是否事先知道天津舞会办得好,有意前去采访的?”实际上,这篇小特写,是记者偶然捕捉到的“意外之物”。今年2月底,纺织工业部组织首都8家新闻单位的记者前去天津进行为期两天的采访活动。星期六晚间出发赴天津,星期天上午即参加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的成立大会。为了赶写《服装科研要勇于创新美化生活与资产阶级自由化是两回事》的新闻,我又  相似文献   

10.
标题是新闻事实的提炼和概括。人们读书看报,首先浏览的就是标题。所谓“看书看皮,看报看题”,正说明了标题制作的重要性。消防工作因其灭火抢险救援的中心任务,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新闻事件,这些事件引人关注,具有相当的新闻价值。但也必须看到,正是因为灭火抢险救援中心任务的单一性,新闻报道的内容也很单一,在这种情况下,给消防新闻起个“漂亮”标题,无疑是吸引读者眼球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记者是什么?     
记者是什么?人们都说是“无冕之王”。正是这顶桂冠一戴,一些记者就不知姓甚名谁了。把自己当成了救世主,包打天下者有之;天马行空,我行我素者有之;自命不凡,自誉名人者也有之。但是,结果往往主观与客观相反。 记者不是无冕之王了,那么,记者是什么呢? 有人说,记者是抹布。不是吗?哪儿脏了,被人捡起,抹干净了,往墙角一扔,等需要时涮净了再用。还不是用时想起你,不用时则忘了你?听说有一个记者,第二次去先前去过的一个单位,自认为人家认识,结果人家问他“君从何处来?”弄得很是尴尬。他不说自己自讨没趣。反而直骂人情冷落。 有人说,记者是棍子。一头安着耙,一头可以打  相似文献   

12.
"如果组织上规定你报道哪一个领域的科技新闻,你就会有这样一个任务:跟科技人员交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你要知道这个领域的情况,单靠自己是很困难的."1987年4月17日,时任中国科协主席的钱学森在全国科技新闻研修班上,专门就"优秀的中国科技记者要考虑的几个问题"发表讲话.在钱老的眼里,"跟科技人员交朋友"是科技记者很重要的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13.
我这个人当记者,喜欢一个人背上包到处乱跑,经常一个人混在大众之中。这样,人家就不知道你是一个记者,或不相信你是一个记者。中国到处都讲等级,一个人到处跑,人家也就不知道你是一个什么等级的记者。或因为看见你是一个人,就认定你是一个等级很低的“小”记者。这就让我接触了许多社会上的有趣的事,这些事也反映了生活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4.
《舞在天津》在3月10日人民学报海外版一版《神州掠影》专栏刊出后,意外地得到读者的好评和热情的鼓励。一些新闻同行问我:“你是否事先知道天津舞会办得好,有意前去采访的?”实际上,这篇小特写,是记者偶然捕捉到的“意外之物”。今年2月底,纺织工业部组织首都8家新闻单位的记者前去天津进行为期两天的采访活动。星期六晚间出发赴天津,星期天上午即参加中国服装研究设计  相似文献   

15.
读报中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一篇新闻稿署着记者、通讯员的名字,可文中出现的却是“记者看到”、“记者了解到”、“记者注意到”之类的字眼,似乎整篇都是记者的作为,无意中把通讯员给“丢”了。类似这种不经意间“丢”通讯员的例子还真不少,大报小报都有,小报相对较多。有些记者采访写稿,喜欢把自己摆进去。有时为了给读者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和真实性,不少记者还采取目击式、现场随机调查的方法,这没有什么可非议的。但不要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去采访的不是你一个人,当地的通讯员大力协助你,有时甚至拿出了初稿。他们对此…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我到天津修改关于晚报的硕士论文,接站的好友一见面就建议:“你一定去《今晚报》的‘夜间记者站’看看,那可是咱们天津人最喜欢的专栏。”又说了一件趣事:在一个雨夜,他妻子下了班赶到公共汽车站。末班车提前开走了。乘客们滞留在站台上怨声不断。妻子焦急之下想起今晚报的“夜间记者站”,便拨了电话诉苦。没想到几分钟后,“夜间记者站”便催促汽车队派来了一辆车,把冒雨等侯的乘客们一一送回了家。我怀着极大的兴趣拜访了今晚报新闻部的负责人和记者。这里20多位同志分为3组,轮流担任“夜间记者站”的值班任务,女同志从晚上5点到9点,男  相似文献   

17.
有位青年同志来信问我:“你为什么老是有可写的题材?”过去也常有一些青年同行向我提出这个问题。我总是这样回答:一定要从“单打一”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学会东抓抓西摸摸。一看“东抓抓,西摸摸”这六个字,有些人就会摇头。他们不知道干记者这一行,就得学会这套本领,否则就只好常入“宝山”而依旧两手空空。比如,领导上交一个任务下来,记者带了这个任务采访,如果只顾“这一头”而不及  相似文献   

18.
还是在不谙世事的少年时代,范庆锋就做起了他的记者梦。1987年初夏,《青年导报》那个心地善良而又“爱才如命”的总编辑.把当记者的机会给了范庆锋。当他接过那个烫金的“记者证”时,却又突然觉得手中的小本本,份量是那样的重。范庆锋毕竟已不是儿时那个范庆锋,理智似乎早已战胜了激情。他知道,自己一个学物理的大专生,半路出家干记者,有可能一辈子成不了名记者,但总可以成为一个好记者。1987年11月17日,一个重大的机遇终于降临。那天,  相似文献   

19.
事件就必须是报道的重点.某些新闻事件的意义如果没有被记者发掘和报道出来,这个新闻事件可能就没有被报道的价值.如果你是一个称职的记者,你不能光简单地告诉读者一件事就完了,还应该告诉读者:这件事意味着什么.而后者,常常比你报道的那件事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总编: 你好。请原谅我使用“你”而不是“您”。你比我也大不了几岁,大家都是青年人,彼此都用不着客套。本来,我们这个由青年人组成的报社里,理应是存在着一种朝气蓬勃、锐意进取、不断开拓的氛围的,但是我却发现,那些不上而立之年的编辑记者现在一个个成了“小老头”,意志衰退,暮气沉沉,整天在混日子,出报成了“应付任务”。造成这种极不正常现状的责任在哪呢?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