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求职过程中如何才能使自己脱颖而出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呢?专家提醒求职者,要想觅得一个良好的工作,一定要学会“推销”自己。在求职时扭扭捏捏张不了口,处于被动,很难在求职中取得胜果。  相似文献   

2.
求职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成功求职是每一个求职者所企盼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人才济济的求职大军中要想脱颖而出、成功就业,必须掌握以下七大要素:一、努力学习,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人多岗少,用人单位有充分的自由选择空间,对所用人员要求较高,往往求“专”、求“全”、求“新”、求“优”。所以,中职生应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求职地位,注重在校期间刻苦学习,掌握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考取社会需要和认同的相关技能证书,努力使自己成为思想品德优秀、心理素质良好、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熟…  相似文献   

3.
如何写求职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职信又称自荐信,是求职者向有关用人单位或其领导介绍自己的主观愿望与实际才能,表明自己具有何种专长,能胜任某项工作,以便使对方接受的信件。写求职信是目前毕业生求职择业的一种比较常用的手段。用人单位出于节约人力和时间的考虑,往往要求求职者先寄送自我介绍...  相似文献   

4.
求职应试者能否获得成功,从根本上说,除自己的知识能力符合用人单位的规定外,还取决于“面试”这一关,应试者能否充分地展示自己实际的知识才能,赢得考“官”们的青睐,则直接关系到求职的成败,那么求职者如何成功地应对面试呢?一要“知己知彼”。一般说,录用或招聘单位的招考办法是公开的,譬如招考人员数量、职位或工种、基本条件等。对此,面试前尽量做到全面了解,心中有数。同时,对自己的基本素质、基本条件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要作一个客观的分析,从中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二要“有备而来”。根据所报考的职位、工种…  相似文献   

5.
应聘6大战法     
《阳光搜索》2005,(11):38-39
走出校门后.青年朋友面对的第—件事就是找工作。有不少人感叹“求职难”难于上青天”。在求职过程中,要想把自己推销出去,应聘者应适当地为自己做宣传,使对方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才能和优点,这可以帮助求职者和招聘者双方之间建立信任、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女性如何才能取得成功呢?时代的进步、社会观念的改变已经使大部分用人单位在选择雇员时摆脱了性别的限制,但也还是存在着用人单位对女性求职者有更多更高的要求等现象。有些女性在求职过程中也常常摆不正自己的位置,一味委曲求全,导致工作的不如愿。其实具有良好的素质、优秀的学习工作业绩和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都会让女性在任何时  相似文献   

7.
正中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是否能够顺利就业,除了过硬的职业技术,与用人单位见面时的语言表达也直接影响求职的结果。一个求职者如果具备好的口才、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求职面试时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就能精彩地展示自己,给用人单位留下一个聪明伶俐、善于沟通的美好印象,从而在众多人才中脱颖而出,增加成功就业的砝码。所以,中等职业学校的  相似文献   

8.
虞小琴 《学子》2014,(7):22-23
中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是否能够顺利就业,除了过硬的职业技术,与用人单位见面时的语言表达也直接影响求职的结果。一个求职者如果具备好的口才、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求职面试时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就能精彩地展示自己,给用人单位留下一个聪明伶俐、善于沟通的美好印象,从而在众多人才中脱颖而出,增加成功就业的砝码。所以,  相似文献   

9.
最佳求职者     
谁是用人单位眼中的最佳求职者?最佳求职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最有发言权的还是用人单位。我们常常听到许多毕业生求职屡屡被拒时抱怨这世界上伯乐太少,这么优秀的人才都没有人相中。我们也经常与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经理讨论,为什么在老师和同学眼中的优等生到了单位却没法将自己的才华表现出来?他们或是太乖僻,或是太脆弱,或者太骄傲,或是太浮躁。人力资源经理们不仅在反思自己该如何正确对待这些职场新鲜人的不足,同时他们也劝诫这些年轻人,选择岗位时应该适合自己的特质与能力。我们在这里提出最佳求职者,本意不是要搞一个求职成功的…  相似文献   

10.
求职材料是求职者在求职时用来自我推介的书面材料,是求职者个人信息的集中体现。用人单位要从求职材料中获取求职者的信息,判断求职者的能力和水平,所以求职材料的制作不可不精心准备。为了能够全面地展示自己,求职者应该了解求职材料的组成,注意制作求职材料的相关常识和要旨,做好求职的心理准备和求职的基本定位,以便适应求职过程中不同单位和不同形势的要求,为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一般情况下,求职材料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1.
对一些求职者来说,落聘是很大的打击。它意味着求职者没有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或者求职者的条件与能力不适合所应聘的岗位。这种不被接受、不能得到认可的现实往往令这些求职者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而且会对他们以后的求职产生消极影响。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求职者能否靠自己的力量走出情绪低谷呢?有这样一个求职实例,可能对落聘者有所启发。小郭是学宾馆服务专业的,毕业后到一家外资宾馆去应聘。由于专业对口,小郭信心十足。然而,报名应聘者很多,竞争异常激烈,考试也非常严格,除专业技能方面的考核,还要进行笔试、面试及英语对…  相似文献   

12.
在电话、手机、小灵通高度普及的今天,求职招聘双方都离不开它。作为招聘单位,往往有意无意地通过电话、甚至利用电话这个窗口来考察求职者。而作为求职者,也会在电话中自觉不自觉地显露出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状况。因此,电话求职要想获得成功,无疑是要讲究技巧的。那么,电话求职要讲究哪些技巧呢?  相似文献   

13.
陈发达 《林区教学》2014,(10):124-125
求职是供求双方相互了解的过程,但在就业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主要还是求职者接受用人单位的考察。求职者为了获得所求取的工作,就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适时而得体地展示自己的知识、能力、性格和特长,以便使自己成为面试方所满意的人,因此,为了使求职能够成功,求职的策略和技巧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用人单位看重“职业资格证书”根据北京市劳动力市场调查报告,今年上半年,北京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更为重视,上半年用人单位对所招聘职业(工种)有明确的技术等级要求的占用人单位总量的29.5%,除了学历证书在求职过程中发挥作用,求职者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在求职过程中已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半年北京  相似文献   

15.
在求职过程中,除可以依靠信函渠道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外,求职者还可以通过电话了解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电话求职时,求职者应该注意以下方略:一、选择好通话时间。一般而言,求职电话不宜直接打到主管人员家中,也不宜在上午刚上班或下午近下班时打,求职者最好选择在上班中段时间与用人单位通话。二、事先准备好交谈内容。由于通话时间的限制,求职者不可能象平时闲聊一样比较全面详细地介绍自己,为此,就必须事先作好充分准备,考虑好要交谈的对象、欲告知对方的内容以及适当的表述方式,并最好将这些内容的要点、顺序写在便条上,以免…  相似文献   

16.
大学毕业生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就业的心态。毕业生只有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有良好的求职心态,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高校毕业生到底应具备怎样的素质,是学生本人、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们、用人单位共同关注的焦点。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就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常见的矛盾心态及产生原因、要具备的素质及其重要性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求职应聘的过程,实际是上各自能力比拼、意志较量、心理抗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取得成功,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调整自己的求职心理,以使自己的实力和职业需求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趋于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克服求职应聘中的“高攀”和“低就”现象,使自己找到适合发挥自己能力和发展自己实力的满意工作和单位。根据大学生求职应聘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认为,大学生要在求职应聘中理性地择业,顺利地就业,就必须把握好求职应聘心态调整的“六步曲”。  相似文献   

18.
暑期到了,也是新一轮“就业潮”的来临。而投递简历是许多学生在求职路上迈出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很多时候,简历是否对路决定着求职者能不能得到面试的机会。那么,什么样的求职简历才是合适正确的,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求职,简单来说,是用人单位和应聘者的双向选择,是一个应聘的过程。“求”是申请,而非“哀求”、“请求”。对所有求职的自考生来说,最关键的就是求职过程中的面试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面试能决定一个求职者的命运,而在面试中的表现,直接决定了个人的去留。所以,对广大的自考毕业生来说,在求职时一定要做好自我定位,以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与才华打动面试官,赢得岗位。当然,面试虽然关键,结果有时不可把握,但毕竟我们还是能从以往形形色色的面试中总结出一些经验的。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求职者在求职面试中与招聘人员沟通情况、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更是求职者敞开心扉、展示自己的知识、智慧、能力和气质的一种主要渠道。恰当得体的语言无疑会增强你的竞争力,帮助你获得成功,反之就会损害你的形象,削弱你的竞争力,甚至导致求职面试的失败。那么,在求职面试中通常有哪些影响自己成功的忌语呢?一、口语中的忌语1、显得缺乏自信“你们要几个?”这种问法显得求职信心不足。对用人单位来讲,招一个是招,招十个也是招,问题不在于招几个,而是你有没有成为百分之一或二分之一或独一无二的实力。“你们要不要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