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关注中国传媒产业化演进开始,笔者就对已有的经济理论对中国传媒业的有效性抱有怀疑.例如,从经济学的理论而言,单兵作战的传媒面对集团化的传媒往往处于劣势,因为集团化所形成的交叉支持往往会使得集团旗下的传媒获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徐泽民 《新闻战线》2015,(7):160-161
全球化背景下的体育文化产业持续升级和受众的持续增加,引起了传媒业内的文化震动效应,为我国传媒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体育传媒业应牢牢抓住发展机遇,实施体育传媒业的全球化发展战略,一方面增进与外界媒体的联系,另一方面不断提高自身实力,促进我国传媒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3.
传媒业如何面对“口红效应”的诱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口红效应",其有效性的边界十分清晰.这也是消费支出肾缩的大环境下,传媒受众对传媒产品要求更加苛刻的结果.在顺风顺水中快速积累起财富的中国传媒业,如何才能从这次经济危机中享受到"口红效应"带来的"豁免权"呢?在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的时刻,仅仅依靠"口红效应",所起到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文化传媒业一枝独秀的空间也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4.
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中,确立了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提出以培养新闻出版各类领军人物为目标,统筹抓好领导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与行业紧缺和急需人才队伍建设,要造就一批名作者、名编辑、名记者、行业技术专家和出版家、企业家.  相似文献   

5.
《传媒》2009,(9)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的传媒业面临着种种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寻求突围之路,成为中国传媒人共同关注的焦点。2009年,适逢《传媒》杂志创刊十周年,作为传媒行业的高端刊物,十年来,我们见证并记录着传媒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谭天 《中国广播》2006,(5):69-72
2005年中国传媒业在政治和经济两大力量影响下,仍然保持高速稳定的增长,并在新旧传媒的此长彼消中形成新的竞争格局。一、中国大陆媒体发展与广播市场已经拉开序幕的政治文明建设为中国传媒业的内容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提升了人们对政治文明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而且提高了人们对传媒业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地位与作用的认识。传媒业运用市场机制实现两个效益的最佳统一,走产业化之路,已成为我国的第四支柱产业。广告是中国大陆媒体的经济支柱,伴随经济的高  相似文献   

7.
2006年11月中国全方位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外资传媒加大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就目前外资媒介在中国的情况来看,外资在传媒投资政策、产业制度、市场准入和经营规制等方面仍有诸多限制,只能通过迂回渗透的方式进入中国媒介市场,无法起到推动中国传媒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传媒发展和经营,必须立足于中国的现实,不论是集团建设的战略构想,还是产业发展的宏观认识,都离不开中国的现状和国际环境的影响,此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国内媒体若要与国际传媒巨鳄相抗衡,决不仅仅是对国外媒体经营管理模式的学习与模仿,更重要的是找准战略目标和战略定位。《关于传媒发展和经营的若干宏观认识问题》和《借鉴创新 与时俱进》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给传媒管理和经营者以启示。  相似文献   

9.
媒体品牌的理论与实践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康 《新闻记者》2005,(11):13-16
自站在战略高度看媒体的品牌建设,便可发现这已是事关中国传媒业在未来竞争中能否发展并壮大的关键。能否以实施媒体品牌战略为抓手.大力发展并壮大传媒产业,不只是传媒本身的发展问题,而且关系到能否坚守舆论阵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大局。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媒体品牌的重要性,开展媒体品牌建设的急迫性。  相似文献   

10.
未来五年传媒业的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传媒产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0年新闻出版行业总产值已经超过1.22万亿元,广播电视业总收入超过2238亿元。然而,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广播电  相似文献   

11.
产业创新现今传媒业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伴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同时兼具经济属性以及意识形态属性的传媒集团必须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才能够获得生存的能力.具体的讲,只有媒体形态与经营模式需要不断地进行转变,才能够准确的掌握时代的脉搏,纵观影响传媒业产业创新的内外部环境:政府的积极推动、集团领导者的不断与时俱进,社会鼓励创新的氛围,产业为谋求自身的发展也在积极的进行创新,良好的氛围下,实现传媒业由技术进步转向产业创新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12.
2009年度媒介观察:社会视野下的传媒业热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发现一:以中国政治为"经",以世界的变化发展为"纬",是今天中国媒介发展的基本版图.有关中国媒介业文本下的内容搜索中"地理热词"的统计表明:北京在中国媒介的心理版图中居于中心位置,今天中同传媒业的版图边界已经达于世界(排位第二).提及中国媒介的地理方位时,人们更多地聚焦于北京、上海和湖南,而当人们将眼光转向世界时,人们的心理参照系则是美国. 发现二:新媒体的影响力如日中天.词频统计表明,"新媒体"是人们在观察和论及媒介领域时提及率最高的第一热词,比人们提及"传统媒体"的几率高2.8倍.  相似文献   

13.
陈迹 《新闻知识》2006,(9):53-56
众所周知,媒介经济是一种影响力经济,媒体是制造影响力的机器,中国传媒之间的竞争已经从过去单纯的收视率或发行量之争上升到“影响力”竞争的层面。影响力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策略的竞争。媒介产品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除了满足受众的共同需求,还要加上足以让受众付费购买的价值感,即差别利益,或差异化特色。中国传媒在传  相似文献   

14.
正主持人语:现今,中国传媒市场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受众接触传媒的习惯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传媒市场的结构与规模也发生了演变。面对一个变革的时代,在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传媒业面临着市场定位的不断调整。传媒定位是传媒竞争的产物,它标志着传媒竞争由原始的、无意识的竞争状态向有序的、有意识的状态发展,这是传媒市场发展进步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新闻报道关键词来分析传媒业的变动与趋势,是以一种跳出业内视角的社会视野来审视传媒业。新闻报道所用的词汇,本文首先通过词频这一量化指标客观呈现出来,再按照词汇的性质划分为地域词汇、媒体词汇、行业词汇、人物词汇、趋势热点等词汇类型进行具体分析,社会视野和定量分析是本文区别于其他传媒业年度综述的特点。本项研究的词频分析资料为  相似文献   

16.
《传媒观察》2009年第11期刊登的拙作《时代呼唤传媒人力资源管理学》,对为什么要建立传媒人力资源管理学作了浅显探讨。接下来很自然的问题是如何建立传媒人力资源管理学?我们认为,就宏观层面而言,传媒人力资源管理学应在借鉴过往前人、西方管理理论精粹的基础上,真正有所创新,立足中华民族新一轮崛起的时代背景和中国传媒的丰富  相似文献   

17.
《传媒》2014,(14)
正一、高屋建瓴论品牌推动品牌建设提升竞争实力传媒品牌是新闻文化的重要组成方面,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在文化强国建设背景下,在传媒业发展过程中,应当加以重视并不断加强建设。传媒竞争的最高阶段是品牌的竞争,品牌影响力将最终决定媒体影响力和传播力。我们看到,上世纪末的十几年,传媒行业处在发行竞争阶段;新世纪前十年,传媒行业进入资本竞争阶段;未来十年,传媒行业将进入品牌竞争阶段。  相似文献   

18.
因为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历史注定在2008年留下精彩华章。因为百年难得的历史机遇,传媒业注定在2008年群雄并起。当媒体幸逢奥运时,我们看到了展现在公众面前的一场场精彩演义。  相似文献   

19.
章艳 《新闻战线》2012,(2):70-71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广播、电视、报刊等传媒业迅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是,中国传媒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有些问题甚至成为制约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中国传媒业发展的新形势1、经济全球化对传媒业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这一概念一般指开放的世界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实现着整体性的经济发展和变动,具体指随着全世界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与相互依存日益紧密,世界市场正在加速形成。在经济全球化的态势下,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必须从全球经济的大局出发,规划和实施自己的发展战略和经济目标。对于中国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