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耳畔时时回响着《蒹葭》之韵,其言语、意境、情感之美总引起我对当下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语文高效课堂中美丽的"伊人"到底在何方?我们如何才能正确把握方向去追寻她?打造高效课堂,对教材准确而有效的解读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堂不能仅仅停留在教课文的层面上,要立足文本,重拾语文的本色,教出语文的意蕴,使学生在阅读、听说等语文实践中同时受到人文的熏陶,让语言学习和人文精神不着痕迹地自然融合,从而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回归本色。  相似文献   

3.
语文就是生活,这种生活是充满人文关怀的生活。语文也是一种美的教育,在这美育中常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四周的空气变得更温柔,眼前的对象会变得更甜蜜,似乎觉得自身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使命,使人人能在保持生存以外,还能去享受人生。知道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更知道了人生的可爱,人与人的感情便不期而然地更加浓厚起来。  相似文献   

4.
孟佳君 《快乐阅读》2012,(19):110-111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从来不缺争议之声,也不能缺少争议之声。没有了争议,也就没有了碰撞和发展。但面对争议,我们首先要有自己清醒的认识。切不可盲从或跟风。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特级教师陈日亮先生提出的"我即语文"的观点得到北大钱理群教授的充分肯定。于是,有人问我:你能用简单的一句话表达对语文的理解吗?我觉得有点为难。但如果一定要这样说,我的回答是:语文就是语文。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课?"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以达到"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目的。叶圣陶先生对此已说得再明白不过了。语文教学,就是这么回事:教会学生读书和作文,使学生在读和写的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语言文字,并从中  相似文献   

8.
一、文本,一个岁月与激情交织的生灵 语文的激情.是生长于文本之中的。即使从最狭隘的观念出发来理解语文.我们也可以在撇开考试的功利目的后.欣赏到课文选文中那一篇篇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波澜。  相似文献   

9.
语文也是一种物质 ,也有三种形态 ,即“语言知识态”“言语行为态” ,“言语成品态” ,这三态是处在循环往复不断变化中的。语文的三态虽然彼此互联、循环往复 ,但在语文实践和具体环境中 ,它又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语文既包括知识的认识理解、又包括技能的训练和掌握 ;还包括文学的陶冶和滋养。从这个意义上说 ,语文应是完整的、结构的、基础的。  相似文献   

10.
黄厚江老师经常说:我们要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这句话真的很实在。笔者近日执教一节公开课《桥之美》,感慨良多,感觉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是无论什么文体、什么时候都要遵循。笔者想结合自己的课例《桥之美》粗浅地谈谈如何用教语文的方法教语文,教出语文味。  相似文献   

11.
<正>一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指出:"平平淡淡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这,就是语文本色;这,就是本色语文。""本色语文"就是母语教学,通过扎实、简单的字词句段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生的写字、读书、表达、思维能力,使学生得到人文熏陶的过程。如何做到这些呢?我认为要达到以下几点:(一)加强识字、写字教学。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  相似文献   

12.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改的亮点,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新课题。经过几年的摸索,不少语文教师已经一改“唯语文”的教育模式,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解决综合性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但在组织教学上出现了偏颇,忽略了语文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盲目地根据活动提纲引人不少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把综合性学习活动组织成了“生物活动”、“地理活动”甚至是“合唱活动”,忽略了语文课程的“语文味”,抛弃了语文课的“根”——“语文”。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以语言为根本的学科,语文的教育意义在于激发学生理解与表达的愿望,提升他们的读写能力,使学生在母语学习中不断加深对语言、对文化、对生活的热爱。如何使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培养具有良好语文素养的人.笔者认为,只有努力构建“学”的课堂.用语文的方式学习语文,让学生学得简单、自然、快乐,让学生学习呈现出专心、舒心的学习状态,才是真正有效的语文课,也是孩子们想要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14.
语文素养是指以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为核心的一种综合素养,语文教师语文素养的高低决定着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应从更新观念、学习与磨练、以身作则、跨领域学习与研究这四个方面来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识字、写字、读书、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关键。低年级阶段是为学生一生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时期,在这一阶段,我们要特别注重做好如下三方面的工作:引导学生广泛识字,帮助学生写一手好字,引发学生酷爱读书的兴致。  相似文献   

16.
<正>修养既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又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语文一方面是语言和文字,另一方面又是语言和文学的简称,语文的内涵就是过硬的基本功.包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学习母语的学科,是学习语言的学科。它具有其他学科不能类比的自身特点。中学语文教学只有遵循这些特点,才能真正地走出教学上少慢差费的低谷,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这话道出了语文课训练的真谛。  相似文献   

19.
"用语文的方法教学语文"是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的观点,它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规定了语文教学的特质. 这节课,用语文的方法教学语文,首先体现在朗读的运用.朗读的重要性自不需说,但现实往往是或停留在口头,课堂上不投入时间;或缺乏明确目的,只是渲染气氛的点缀;或形式单调,缺乏变化,停留在次数叠加的肤浅表层.这节课却相反.从朗读的单位说,有全文朗读,段落朗读,句子朗读,还有词语的朗读.从朗读的目的说,有为了理解课文的朗读,朗读在理解之先;有内化理解的朗读,朗读在理解之后.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师的语文情怀影响语文教学、语文教育,更影响学生未来的情感思想,生活与职业。语文教师的语文情怀是语文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培养人才的最佳捷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