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媒介安全的实质是通过媒介实现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群体安全.媒介安全包括了信息安全和产业安全,但媒介安全还必须把媒介放在媒介生态中加以研究,是媒介生态决定了媒介安全.本文还阐述了媒介安全的3个层次,并探讨了加强媒介安全的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介绍了操作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并介绍了操作系统安全所需功能,提出了操作系统安全方案,之后分析了安全操作系统的特点,说明了数字图书馆安全建设中操作系统安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安全文化是伴随着人类劳动的出现和发展而产生、发展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和“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那么,什么是企业的安全文化?安全文化的本质和作用是什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档案有哪些?如何管理这些档案,企业才能更好地发挥安全文化的作用?笔者就此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一、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本质、作用和建设安全文化初始于人类的生产活动,我国明代《天工开物》一书记载了煤矿开采情况,反映了古代安全管理状况。我国安全文化的真正形成是在建国以后,安全管理体系逐步形成和发展。党和国家确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制定了《矿山安全法》、《煤炭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法令,管理部门及企业单位做了大量实际工作,使我国的劳动保护和生产条件都有了很大改善与提高,从而保障了劳动者在生产建设中的安全和健康,形成了安全文化理论,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建设的发展。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内部人的安全行为(包括安全管理、员工安全心理、安全技能等)、物的安全状态及环境的安全条件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安全体系,是企业实现人本管理的核心基础。“一个企业的安全文化...  相似文献   

4.
邱忠清 《大观周刊》2012,(50):114-115
安全文化建设在我目企业界受到重视,但是缺乏安全文化建设明确、实用的方法。结合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过程、分析予企业安全文化创建的思路,总结了安全文化建设的多种实用的方法:逐步深入的安全文化建设方法、以班组安全文化促进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方法、基于员工认识、认知和认可的安全文化建设方法;提出了企业安全文化改进方法.并进行了实例论证.研究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模式,对示提高我国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唐云 《信息系统工程》2013,(7):73-73,92
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开展,信息系统安全越来越重要,对安全的要求逐渐提高。针对金融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需要构建包括物理安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存储备份安全和安全管理作为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的总体架构来完善金融风险的技术防范。本文系统介绍了金融安全系统的构成,提出了应采取的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信息安全的概念、策略和相关技术,分析了图书馆信息安全的重点内容,提出了基于安全需求、安全技术、安全检测和安全补救四维一体的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模型,并探讨了安全管理机制、技术防范机制、安全补救机制的建立和实现。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7.
提高公众安全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用户视角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安全信息服务的内容,剖析了公共图书馆安全信息服务的关键要素,构建了公共图书馆安全信息服务模型,得出公共图书馆安全信息服务应以用户安全信息需求为中心,通过对安全信息资源的分析、提炼和整合为用户提供服务,用户通过对安全信息资源的反思、评价与反馈指导图书馆改善服务。  相似文献   

8.
安全情报感知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支撑。为弥补传统安全情报感知的循证不足,基于循证安全思想,开展循证安全情报感知研究意义重大。首先,在明确了循证安全与安全情报感知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循证安全情报感知的概念。其次,从理论层面出发,构建循证安全情报感知模型,并解析其内涵。在此基础上,以疫情情报感知为例,开展循证安全情报感知模型的应用分析。研究发现,从循证安全视角看,安全情报感知旨在通过安全信息、安全情报与最佳安全证据的转换开展安全管理。循证安全情报感知是循证安全与安全情报感知的集合体,它可为循证安全理论与安全情报感知的融合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维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讲述了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及必要性,提供了实现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技术措施,包括网络实体安全、硬件软件防护、安全管理、互联网安全,病毒防护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的人们越来越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作为承担着国家职能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多年来我们严格履行国家赋予的职责,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以及有关上级业务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技术标准;制定了全区安全生产发展规划、工作计划、业务规范并组织了实施;定期分析和预测了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研究、协调和解决了安全生产中发生的重大问题;制定了全区安全生产重、特大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和协调了全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拟订了安全生产科技规划,组织、指导了重大安全生产科技研究和技术示范工作.  相似文献   

11.
网络环境下情报检索系统性能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网络环境下情报检索系统的特点,据此提出评价网络情报检索系统性能的指标体系,最后提出改善网络环境下情报检索系统性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Web2.0环境下的资源发现与服务传递:以Primo和Encore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eb2.0环境下图书馆面临一些问题,包括商业化信息服务系统带来的冲击、OPAC不能满足用户的检索需求以及电子资源服务系统的局限性。本文以Primo和Encore为例,首先对新一代资源发现和服务传递系统的功能进行了解析,包括一站式检索、丰富的信息组织和揭示、个性化和社会化功能,然后探讨了Primo和Encore的不同。最后展望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的发展趋势,包括进行统一资源管理,浏览和搜索并重以及在用户的环境中嵌入服务。  相似文献   

13.
���绷�����鱨ϵͳ�ı��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情报系统的组成要素、结构和功能三个方面分析情报系统在网络环境下的变革情况,并提出为适应变革所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韩国司书培养体系及资格制度,是随着图书馆的环境变化和1963年韩国《图书馆法》的制定修订而发展至今的。本文不仅考察了司书及其资格制度的变迁过程,而且考察了司书资格条件及制度的实施效果;探讨了现行的韩国司书培养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新型机构信息环境的建设思路及框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机构信息环境发展的趋势,调研了国内主要研究机构的信息需求,总结了国内主要研究机构进行高效率科学研究时需要提高的5种信息能力,提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需要为研究机构创建一个集成连贯的机构信息环境。主要论述了机构信息环境的建设思路,提出机构信息环境建设的框架结构,并对可能用于这一框架结构中的软件系统做了选择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对国内外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理论研究、服务数量、服务时间、服务模式、分布式合作的开展情况、虚拟咨询馆员的构成及虚拟参考咨询的软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根据比较分析的结果对国内虚拟参考咨询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改善网络环境、借鉴国外的协调组织模式、选择和开发实时咨询软件、建设与管理高质量的知识库、建立标准的分布式实时合作咨询系统、制订实施统一的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标准、加强咨询馆员队伍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E—science关注数字环境下的科研活动,然而随着生物医学大数据的爆发,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为e·Science~来了新的挑战。科学工作流通过形式化科学计算的流程,支持在一个专门的程序环境下自动协调多任务多步骤的处理,从而减少科研投入,提高科研效率。文章首先归纳筑总结了科学工作流的相关定义,然后分析了当前主流的科学工作流系统,提出科学工作流处理如何应对密集的生物医学数据,并基于Taverna开展了生物医学领域的科学工作流实验。最后总结了科学工作流当前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Web环境下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当前网络环境下应用的若干典型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介绍了个性化信息检索的一般模型,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对各种个性化检索技术做了分类,列举了主要的个性化检索个案,描述了个性化检索系统的核心模块,并简单介绍了如何提高个性化检索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对基于Web方式的本体构建系统进行特性分析,通过调研从语义协作、构建知识库、体系结构和可视化特征等几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最后针对有代表性的基于Web方式的本体构建系统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张业安  冉强辉 《编辑学报》2014,26(2):110-113
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和系统论,对体育生态系统及其结构、我国体育学术生态系统现状、体育学术期刊编辑在体育学术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定位等进行剖析。认为:我国体育学术生态系统中体育学术评价机制量化趋势明显,体育科研价值取向功利化趋向渐强,体育学术生态环境的局部恶化现象显现;在体育学术生态建设中体育学术期刊编辑应定位于体育学术研究前沿的引导者、体育科技信息传播的把关者、体育学术生态环境的护卫者、体育学术生态主体的培育者等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