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篇好的文章应具备三点:"凤头""猪肚""豹尾".开头,像凤头那样美丽精彩;主体,像猪肚子那样有充实丰富的内容;结尾,像豹尾一样有力.同样,一堂成功的课不但要有巧妙合理的导入使课堂"出奇制胜",灵活多样的讲授让课堂"引人入胜",还要有精彩有力的结尾使课堂"大获全胜".因此,结尾这一环节精彩与否,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几种不同的课堂结尾方式,结合自己平时的实际教学,谈谈如何巧妙运用课堂结尾这一环节,让学生出彩,让课堂生辉.  相似文献   

2.
高冬 《现代语文》2013,(4):75-76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课始的导入和课中的新授,而忽略课尾的作用,笔者经过长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种课堂结尾方式,如:归纳总结式、前后呼应式、触类旁通式、拓展延伸式、比较阅读式、课尾留疑式、作文练笔式。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完美有效的结尾深化知识的巩固和迁移,启迪学生的智慧和思想,引起情感的共鸣和碰撞。明朝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其意思是说,文章开头要响亮,使人为之一震;结尾要有韵味,使人觉得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课堂结尾的延伸形式:课尾设计,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尾设计,要为今后学习做好铺垫;课尾设计,要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课尾设计,要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课尾设计,要具有目的性与针对性;课尾设计,应具有欣赏性。  相似文献   

4.
<正>好的课堂结尾,不仅能梳理知识,便于学生知识迁移、举一反三,还能反馈教学,发现教与学的不足,为今后教学的改进提供借鉴,更能升华情感,使学生体验到"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意境。在教学中,我积极渗透本教研组课例研修活动的精神,尤其在"课尾"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通过多种设计,让"课尾"成就不一样的精彩。一、潜移默化,学以致用——生活化结尾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相似文献   

5.
古人说:"写文章要‘凤头、熊腰、豹尾’。"说明结尾的讲究。课堂导入做到引人入胜,课堂结尾做到创意十足,就能够使整个课堂效果回味无穷。为此,在教学时要巧设课的结尾,一定能引起师生的共鸣,形成教学的高潮。从具体教学案例出发,分析数学课结尾的一些有效方法,与同行交流经验。  相似文献   

6.
正每天的晨会课是班主任与学生心与心交流的"黄金时间",它宛如优美乐曲的前奏,为学生一天的学习生活奠定基调。因此,晨会课的结尾并不代表着这节课的终结,而应给学生带去余音绕梁的回味、发自心底的赞叹、恍然大悟的警醒、追根究底的探究……因此,晨会课应选择恰当的结尾方式,简短精炼不冗长,多姿多彩不落俗套。在课尾画个"逗号"一节课的最高境界并不在于这节课解决了所有的问题,把所有的问号变成了句号,而在于教师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课尾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一节课临近结束时,学生已显得疲惫,精神不振作,思维也处于抑制状态,缺乏灵活性、敏感性,因而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时。教师如能设计一个精彩的结尾,让课尾教学达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的境界,那么就会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尾教学活动中,愉快地动脑筋、想问题,让课尾教学在结尾中掀起高潮.  相似文献   

8.
《华章》2007,(10)
一首优美的乐曲,离不开一段好的"终曲"。好的"终曲"余音缭绕,回味无穷。同样,一堂成功的科学课,也离不开一段好的"终曲"——课尾,好的课尾可以发人深思,引人遐想。综观目前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教师们在"序曲"上往往是"浓墨重彩",而在"终曲"上常常是"轻描淡写",给人以"虎头蛇尾"之感,有时还因时间不够而"草草收兵"。结尾是一堂课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应当根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学生的求知情况,将课的结尾设计得灵活多样、激情激趣,使教师获得大量的反馈信息,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使新知得到内化,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结尾又称豹尾.精心构思完美的结尾,不仅能对一堂物理课起概括、深化、升华、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便于一目了然、生成记忆、增添学习兴趣,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滋增"欲知后事"如何启迪心智的作用,从而更好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倍增效率.一、物理课堂"豹尾"艺术的方法物理课堂是一片情感地带,给人情思的滋养和心灵的呼唤;课堂又是动感地带,流淌着生命节奏和动人旋律.课堂教学中优质的结尾方法多种,但旨在讲究实效.1.归纳总结法为帮助学生生成新概念,同时理清科学知识层次和结构、掌握外在形式和内在联系,开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结尾时可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文字、表格或图示将课  相似文献   

10.
古人说写文章要“凤头、熊腰、豹尾”,说明结尾的讲究。巧妙的结尾不仅可以系统地概括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能拓宽延伸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究。如何巧妙地进行课堂结尾,从而达到“课虽尽而趣无穷”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11.
古人说写文章要“凤头、熊腰、豹尾”,说明结尾的讲究。成功的课堂结尾,可以使一节课的诸多教学内容浓缩成一个“板块”,使之得以系统概括、深化,便于学生记忆;可以使课堂教学的结构严密、紧凑、融为一体,显现出课堂教学的和谐与完美;还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思维,使学生进入更为深层次的探究,得到精神上的满足。那么,如何上出精彩的结尾,给学生留下兴趣犹存、遐想无穷的余音呢?下面撷取几段精彩的课尾艺术,以飨读者。一、挈领式结尾在一堂课教学即将结束时,把学生所学的知识以准确简练的语言进行归纳、概括、系统整理,或出示一些提…  相似文献   

12.
古人说写文章要“凤头、熊腰、豹尾”,说明结尾的讲究。巧妙的结尾不仅可以系统地概括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能拓宽延伸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究。如何巧妙地进行课堂结尾,从而达到“课虽尽而趣无穷”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13.
古人认为好文章的章法应该是“凤头、熊腰、豹尾”,数学课堂教学与之相似,既要讲究开头,突出中心,更要注重结尾,就像大诗人杜甫所说:“意切关飞初,篇终接混茫.”教师作为数学课的组织者,不仅要设计“凤头式”的导入,也要设计“豹尾式”的结尾,一节课的结尾,犹如一首曲子的尾声,设计得好,就会收到意韵悠长、回味无穷、妙笔生花的效果,所以我们要精心设计一节数学课的结尾,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课已尽,意无穷”.  相似文献   

14.
一篇好的文章,应是"凤头、猪肚、豹尾".课堂教学的艺术也像写一篇文章一样,导入引人入胜,进程跌宕起伏,结尾情智共生.教师作为一堂课的总设计师,不仅要精心设计导语,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也要精心设计结尾.情智共生的结课是一堂成功数学课的闪光点,它理应成为每堂数学课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一篇作文好的结尾,要么快刀斩乱麻,干脆利落;要么情深意旷,余味绵长,要么激情励志,士气高涨。总之,要言简意赅,能让读者掩卷沉思,频频颔首。我们在此以课文为例,谈谈一些文章的结尾形式,或许于我们写作文时如何结好尾有所裨益。 1.议论抒情式。即结尾对文中所叙人物或事件发表作者的看法,抒发作者的情怀,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和切肤之体验。这种结尾往往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其结尾  相似文献   

16.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师上课是一个艺术创作过程,需精心设计。一节课的优劣当然和课头、课中、课尾都有密切联系,忽视任一部份都会影响教学效果。许多教师在探引入新课的规律,很注重导言的精构,也很重视课中的引导和启发,但常因“主体工程”完成,教学任务已落实或下课时间已到种种原因,忽视结尾。实际上,课堂结尾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结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遐想连篇。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课堂结尾的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中,怎样引入新课.教师都很重视.但对结尾教学却重视不够.笔者认为一堂课的开头固然重要,但结尾也不可忽视.一个好的“课尾”可以加强当堂课的教学效果.课的结尾设计,应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以及课尾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这些特点,确定设计方案.本文就数学课的结尾教学提供几种设计方案,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堂语文课要取得成功,开头和中间固然很重要,但也要注意课堂教学的结尾。这里介绍几种课堂教学结尾的方法。联系式——正向迁移语文课的编排先后有序,内在联系十分紧密,特别是同一题材、同一体裁的作品,总有一定的联系。教学时在课尾采用联系式,可以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准备,使新课教学省时省力,效果更佳。例如十一册  相似文献   

19.
明代文学家谢榛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一堂好课,应当精心设计好课堂结尾,使学生产生余兴未消、意犹未尽之感。1.问题解决型。扣人心弦的课尾小结必能达到"课虽终,思未了,趣不尽,情更浓"的境界。从儿童心理特点来看,一节课快结束时,学生的注意力涣散,情绪低落。此时若能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20.
为了设计出一堂好课,很多教师在备课中,特别注重教法灵活、重点突出,但往往容易忽略课的结尾。我认为课的结尾同样是一门艺术,应努力做到“畅、精、妙”。好的结尾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结尾要畅,即课的结束讲究流畅,与课的整体协调一致,衔接自然,不能虎头蛇尾,也不能乌鸦开屏。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所采用的结束类型应当各不相同,否则,就难免有东施效颦之嫌。结尾要精,指课的结束讲究精练,既能将全课内容高度浓缩,便于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